讓尼安德特人再現
然而,遺傳基因學家想改造的還不隻是現有的生物,甚至也想讓已絕種的動物再現身影。而且對象還不隻是像電影《侏羅紀公園》演的恐龍。從西伯利亞冰層裏挖掘出長毛象遺體之後,由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組成的科學家團隊最近已經完成長毛象的基因定序。他們正在計劃要拿一個現代大象的受精卵細胞,將大象的DNA換成長毛象DNA,再重新植回大象的子宮。隻要再經過大約22個月,長毛象就能在絕跡近5000年後再次重現於地球。{123}
然而,又為什麼要畫地自限,隻做長毛象呢?哈佛大學的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教授最近指出,完成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計劃(Neanderthal Genome Project)之後,我們就將能在智人的卵子裏重建尼安德特人的DNA,在3萬年後再次誕生一個尼安德特人的小孩。丘奇表示,隻要給他少少的3億美元預算,這就可能成真。而且已經有幾位女性自願擔任代理孕母。{124}
我們為什麼需要讓尼安德特人再現?有些人認為,如果我們能研究活生生的尼安德特人,就能解決某些關於智人起源和獨特性最難解的問題。隻要能比較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大腦,找出兩者不同之處,或許我們就能知道有什麼生物上的變化讓我們產生了現在的意識。而且,有人認為這也有倫理道德上的理由:如果是智人造成了尼安德特人滅絕,豈不該負責把他們救回來?此外,有尼安德特人這種人種也可能很好用。許多產業可能很高興,因為兩個智人才能做的粗活,尼安德特人一個就能搞定。
然而,又為什麼要畫地自限,隻做尼安德特人呢?為什麼不回到最初上帝的那塊畫板,直接設計出更完美的智人?智人的種種能力、需求和欲望都根源於智人的基因,而且智人的基因組其實並不比田鼠或老鼠複雜太多。(老鼠的基因組有大約25億個核堿基,智人約有29億個,也就是說智人隻比老鼠複雜了14%。){125}在基因工程的中程發展(或許就是幾十年內),基因工程和其他各種生物工程可能有辦法帶來影響深遠的改變,不僅能夠改變人類的生理、免疫係統和壽命長短,甚至能改變人類的智力和情感能力。如果基因工程可以創造出天才老鼠,為什麼不創造天才的人呢?如果基因工程可以讓兩隻田鼠長相廝守,何不讓人類也是天生彼此忠貞不貳?
認知革命後,智人從幾乎微不足道的猿類變成了世界的主人。然而智人的生理並沒有什麼改變,甚至連大腦的容量和外形也和過去幾乎相同。可見這隻是大腦內部幾個小小的調整罷了。也或許,隻要再有某個小小的調整,就會引發第二次的認知革命,建立一種全新的意識,讓智人再次改頭換麵、徹底不同。
雖然我們目前確實還無法創造出超人類,但看來前方的路上也沒有什麼絕對無法克服的科技障礙。現在真正讓人類研究放慢腳步的原因,在於倫理和政治上的爭議。然而,不管現在的倫理論點如何有說服力,未來的發展似乎勢不可當;特別是這有可能讓我們無限延長人類生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以及強化人類認知和情感上的能力。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本來隻是想治療阿茲海默症,但發現藥物的副作用是大幅增進一般健康民眾的記憶力,又該如何?這種研究擋得住嗎?而等到藥物開發生產之後,會有哪個執法機關能夠規定僅得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一般人不得用以取得超級記憶力?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生物工程是不是真能讓尼安德特人再現,但這很可能將為智人拉下終幕。操縱基因並不一定會讓智人大批死亡而絕種,但很可能會讓智人這個物種大幅改變,到最後就成了另一個物種,而不宜再使用智人這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