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工業的巨輪(2)(3 / 3)

有時候,你該好好享受一下。有時候,你就是需要多一點能量。雖然有時候得注意體重,但也有時候就該盡情放縱……像是現在!泰爾瑪為你提供各種美味穀片,享受美味,沒有後顧之憂。

而且,同一個包裝上還有另一個品牌“健康零嘴”(Health Treats)的廣告:

健康零嘴有大量穀類、水果和堅果,為您提供美味、愉悅而又健康的體驗。在非正餐時間解您的嘴饞,完全符合健康生活習慣。真正的美味,讓您享受更多。

在曆史上的大多數時候,這種文案不但無法引起消費欲望,反而還會激起極度的反感。在過去的人眼中,這種內容真是自私、墮落、道德淪喪!消費主義除了自身非常努力,還在大眾心理學(像是“做就對了!”)的推波助瀾之下,不斷說服大眾“放縱對你有益,而節儉是自我壓抑”。

而且,這套理論已經成功了。我們都成了乖巧的消費者,買了無數種我們並不真正需要的產品,而且有的根本就是昨天才知道的。製造商設計產品的時候,刻意讓它在一段短時間後就被淘汰;而且就算舊型號明明就足以滿足各種需求,廠商還是會不斷推出新型號,我們如果不跟進,就仿佛顯得落伍。購物已成為人類最喜愛的消遣,而且消費性產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間不可或缺的中介。各種宗教節日(例如聖誕節)都已經成了購物節。甚至像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原本莊嚴肅穆的一天,現在的重點全成了跳樓大特價。許多男男女女紀念這天的方式,就是跑去血拚,大概是想證明這些自由的捍衛者並不是白白送死。

消費主義倫理開枝散葉,在食品市場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過去的傳統農業社會,饑荒的陰影總是揮之不去。但到了今日的富裕世界,一大健康問題卻成了肥胖,而且對窮人的衝擊更大於富人(因為富人懂得選擇有機沙拉和水果奶昔,但窮人常常是大啖漢堡、比薩)。美國每年為了節食所花的錢,已經足以養活其他地方所有正在挨餓的人。肥胖這件事,可以說是消費主義的雙重勝利。一方麵,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會導致經濟萎縮,這可不妙;另一方麵,大家吃多了之後,就得購買減肥產品,再次促進經濟成長。

然而,如果根據商人的資本主義倫理,所有的利潤都該再投入生產而不是白白浪費,這樣一來,消費主義倫理和資本主義道德該如何共存?沒問題!就像過去的年代,今天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眾的勞力分工。在中世紀歐洲,貴族浪擲千金、盡享奢華,而農民則是省吃儉用、錙銖必較。但今天情況正相反。大富豪管理資產和投資非常謹慎,反而是沒那麼有錢的人,買起沒那麼需要的汽車和電視機卻毫不手軟。

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倫理可以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麵,將這兩種秩序合而為一。有錢人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投資!”而我們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則是——“購買!”

這種資本/消費主義的倫理,還有另一個革命性的意義。過去的倫理體係,常常要求人類做些難如登天的事,告訴他們照做就能上天堂。但總是要求他們慈悲、寬容,克服各種欲望和憤怒,還得放下己身的私利。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實在太過強人所難。所以翻開倫理道德的曆史,雖然會看到許多美妙的理想,但遺憾的是幾乎沒人能做到。大多數基督徒的作為不像基督,大多數佛教徒沒聽佛陀的話,大多數儒家子弟可能會讓孔子頻頻搖頭。

但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了,大多數人都能輕鬆達到資本/消費主義的理想。想要進入這種新倫理所承諾的天堂,條件就是有錢人應該繼續貪婪下去,把時間投入賺更多的錢,至於一般大眾則是要盡情滿足自己的欲望和熱情,想要什麼就買什麼。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信眾終於真的能夠做到宗教要求的條件。隻不過,我們又怎麼知道它承諾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答案是:看看電視,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