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時刻準備著”(2)(1 / 2)

讓那些被她大大限製的白宮記者憤怒的是,希拉裏和《紐約時報》的美食版編輯瑪麗安·伯羅斯談了好幾個小時關於食物的話題。她的媒體秘書莉薩·卡普托事先說明了一些特別規定:不能討論諸如醫療保障計劃之類的實際工作話題,或者剛剛滿一個星期的總統任期,隻能討論食物、娛樂、裝飾和其他“第一夫人事務”。而且,采訪內容必須在克林頓夫婦從戴維營回來當晚舉行首次正式宴會招待州長的兩天後發布。

希拉裏、卡普托和白宮新任社會秘書安·斯托克非常認真地練習了想要向公眾傳達的觀點和態度(一個比剛剛上任的“醫療保障計劃皇後”更加溫和、文雅的希拉裏)。希拉裏熱情地向伯羅斯表達了自己多麼喜歡準備州長宴會,包括從準備菜單、挑選瓷器到最後一刻改變宴會所用的鮮花和桌布的樣式。

這篇報道出現在了頭版,旁邊還配上了新第一夫人身穿黑色露肩晚禮服(與芭芭拉·布什的風格大相徑庭)的照片。希拉裏對伯羅斯表達了對於公眾關注自己雙重身份——傳統的第一夫人,白宮女主人和醫療保障改革項目負責人的不理解,她把自己比作所有要照顧家庭的職業女性:“她們早晨起來為家人準備早飯,然後上班從事另外一種工作,午飯時間跑出去給女兒買做衣服的布料或者宴會請柬,下班後接孩子放學,然後和丈夫出去吃飯。我們的生活就是這些不同角色的組合。我還是有些不明白人們為什麼如此關注我的雙重生活,其實靜下心來想想看,所有的女人都是如此。我希望,最終這不再是一個熱門話題。”

白宮的“新聞”就是,家常便飯和國宴都會更多采用美國飯菜,而不是以往政府部門所鍾愛的法式飯菜。這個決定讓這位在法國出生的白宮行政總廚皮埃爾憤怒不已(《時代》雜誌倒沒有提到這個)。

“我們正在努力成立一個廚房內閣,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邀請人們為我們提供新菜單、新想法。”希拉裏說,“這樣會使我們了解最新的美式飯菜。不管是國家大事還是食物,向人們征詢意見,都可以增加大家的參與感,而且我們肯定會收到好的建議。”

這種直言不諱的性格(包括對食物)往往會讓希拉裏的反對者們發狂,更不要說行政總廚本人了。“我不認為自己很高興。”皮埃爾說。在希拉裏的授意下,大約三十多本強調低脂肪的美式烹調書送到了皮埃爾那裏。在這位行政總廚的眼裏,老布什夫婦是完美的客戶,不挑剔而且見多識廣,因為“他們在世界各地都居住過”。他的言外之意很明顯:克林頓夫婦就是土老帽。

現在回想起來,這也許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在華盛頓這個隻有政治的城市裏,這些小事就是社會政治界大腕、喋喋不休的評論家和白宮長期工作人員關注的焦點之一。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那些克林頓夫婦的反對者們就已經把他們看作是絲毫不尊重傳統及華盛頓慣例的鄉下人。經曆了幾十年的公眾人物生涯之後,希拉裏最暴躁的一點就是把自己當作擋箭牌來反擊真實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批評,宣稱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言行會成為大家質疑的對象。在和伯羅斯的談話中,她說那些想要給她貼上標簽“傳統主義者”或者“女權主義者”的人們肯定會感到失望。她可以負責政府的重要工作,也可以同時照顧好自己的家庭。但是,她認為“人們隻會看到我的一個方麵”。

希拉裏還選擇在《時代》雜誌的采訪中宣布白宮全麵禁煙的決定(“因為這裏的氛圍,考慮到古老的家具和建築”)。她在小石城時也采取過同樣措施。“一些人可能需要調整自己,”她說,“我們會盡力不要求過於嚴格。健康在我看來是頭等大事,因此我認為沒有什麼理由反對禁煙。”在總統辦公室,人們經常會看到總統叼著一支沒有點著的雪茄。

在1978年到1996年間,除了克林頓夫婦自己之外,很少有人能夠像迪克·莫裏斯那樣了解他們的政治構思、成長裏程、思想和策略。莫裏斯這位總統前三年半任期的直接目擊者是個聰明、有遠見、心存偏見、極度狂躁而且不忠誠的家夥,和總統一樣自戀。即使沒有因1996年被小報揭露嫖妓醜聞而被迫辭職,莫裏斯也會被克林頓和希拉裏解雇,所以他開始仇視克林頓,而且他的證詞也是帶有一定偏見的。但是,他和其他仇恨克林頓的人還有所不同,因為這種仇恨不是來源於意識形態或者黨派鬥爭。當然,在被解雇後他擔任了福克斯的評論員和默多克的專欄作家,為了配合自己的這一身份,他轉變成為一名右翼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