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白宮的新主人(2)(2 / 2)

盡管希拉裏最終不得不同意克林頓的預算改革,但是她在行動上並不積極,這倒也有一些好處:她可以不時提醒丈夫和白宮其他人員,不要忘記他們從大學時代一直提倡的基本信仰和原則;她還可以提醒他們,不要忘記或放棄競選時最重要的承諾。

克林頓的經濟團隊和政府中的其他機構不同,都是由華盛頓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和華爾街精英組成的。在征得希拉裏的同意後,克林頓邀請了得克薩斯州的參議員勞埃德·本特森出任財政部長,前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加利福尼亞國會議員利昂·帕內塔出任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曾在投資巨頭高盛公司擔任總裁的羅伯特·魯賓負責克林頓剛剛成立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他經常指導希拉裏,很顯然總統對此十分感激。

魯賓的計劃相當長遠:他希望在他的調教下,希拉裏能夠像她的丈夫一樣在政治上更加靈活變通,並且最終成功地將她宏偉的醫療保障計劃縮減到一個可行的規模,但是事實證明他過高估計了自己。

“魯賓被她把國家推向懸崖的計劃嚇壞了,他很擔心。”一位高級助手對克林頓說,“魯賓很早就發現自己必須參與它(希拉裏的醫療保障計劃),而且不管出現什麼問題他都會和與自己意見類似的勞埃德·本特森共同竭力解決。”

在明白自己所繼承的財政赤字的真正含義之後不久,克林頓從已經決定和自己競爭1996年總統的民主黨多數派領袖、參議員鮑勃·多爾那裏得到了這樣的信息:參議院的所有共和黨成員都不會讚成總統所推行的預算和經濟計劃。這樣,在接下來的幾乎一年中,克林頓團隊都不得不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政治爭鬥上,而且在接下來的8年中,國會和一些檢察官對克林頓夫婦無休止的調查還將進一步毒化華盛頓的政治空氣。

如何處理赤字問題以及希拉裏的醫療保障計劃問題,在克林頓團隊內部引發了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鬥爭。克林頓的大部分高級競選策略顧問——詹姆斯·卡維爾、保羅·博格拉、曼迪·格倫沃爾德、吉恩·斯珀林和鮑勃·賴克都質疑經濟團隊中所謂“赤字鷹派”的財政理念,他們堅持繼續推行中產階級減稅政策,以及競選中“以人為本”承諾中的大部分投資。不管希拉裏如何分析醫療保障計劃所需要的資金,它似乎隻會促使大家放棄克林頓對選民們的承諾。這種想法在她的心頭一直揮之不去。

由於她是對總統最具影響力的顧問,因此她的保守態度多少對他產生了影響,但是這並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他告訴助手們說,自己必須首先處理赤字問題,讓經濟步入正軌。隻要完成這個目標,他相信政府的國內政策計劃肯定能夠成功實施。

但是,在政府最初的混亂狀態中,不管是赤字減少還是隨之而來的經濟繁榮,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且,新政府的政治傾向在白宮內外都引起了爭議,包括媒體的廣泛關注。

1月23日,也就是克林頓入主白宮的第四天,這天也是羅伊訴韋德案20周年紀念日,在該案件中,最高法院確立了女性墮胎的權利。當天,電視直播了比爾·克林頓在總統辦公室舉行儀式,終止了裏根、布什時代嚴厲的墮胎、避孕和計劃生育政策。高級民意調查專家斯坦·格林伯格一直在努力勸說總統把這些措施向後推遲。格林伯格認為希拉裏在公布這個熱點問題的時機選擇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認為,把墮胎作為新政府上任的“三把火”會讓人們對總統以及希拉裏產生左翼分子的印象,遠離競選時的新民主黨人形象,從而威脅到總統的連任。但是希拉裏認為,禁止墮胎是裏根時代政策的重要象征,因此這是勇敢宣布克林頓時代已經開始的大好良機。而且,這種做法對他們來說還有一個吸引力:不需要花費任何資金,也不需要通過冗長的立法程序。

在希拉裏看來,羅伊訴韋德案紀念活動是一個展示新政府保護婦女權益的大好良機,而且可以向宗教右翼以及保守派表明,他們的統治期已經結束。這一次,希拉裏對於大選勝利的錯誤理解又將引發事端,要知道60%的選民都沒有投票支持克林頓。

從政治影響上看,行政命令公布的時機是很重要的。格林伯格這位深得希拉裏和克林頓信任的競選總策劃師,對允許同性戀參軍引起的爭議以及後果已經深感不安。格林伯格準確地察覺到,國會的共和黨人,特別是鮑勃·多爾這位獨臂二戰英雄,肯定會非常高興地利用這些爭議。多爾已經在大聲叫嚷著(在克林頓和希拉裏看來是無恥的叫囂)取消總統在此類問題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