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宣誓就職(1)(2 / 2)

後來,因為道德問題被媒體和共和黨搞得焦頭爛額的克林頓夫婦痛苦地抱怨,從他們進入白宮第一天起就受到了“特別禮遇”,成了無數政敵和過分熱心的媒體的犧牲品。毫無疑問,在擔任總統期間,他們所受到的批評和攻擊的確比20世紀所有的總統和第一夫人都要嚴厲、嚴重得多,而且引發了無休無止的調查(特別是有關所謂“白水案”的調查就是以《紐約時報》的一些報道和《華盛頓郵報》的類似報道開始的),其中許多指控和聲明都在誤導、誇大,有時候甚至根本沒有事實依據。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克林頓夫婦本身的言論也給自己引來了許多麻煩,比如在1992年競選中關於正直的激情洋溢的承諾以及宣誓詞中的堅定主題——華盛頓的道德風氣改革。他們的態度中似乎隱含著挑釁,甚至是魯莽,這很像不知深淺的加裏·哈特向記者們挑釁,要他們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忠實於婚姻的聲明是個謊言。

在阿肯色州和競選期間已經有足夠跡象表明希拉裏和克林頓的政敵們的尖酸刻薄以及反對他們的堅定決心。當然,失敗的共和黨團隊沒有任何繳械投降的打算,擔心所謂“克林頓主義”的他們在右翼分子的支持下已經打算重新發動一場聖戰。誰能比準第一夫人更明白,尼克鬆的下台已經在國會和媒體催生了一個調查的新時代,而且現在這種氛圍比20世紀70年代更加肆無忌憚呢?1992年的總統競選清楚地表明,希拉裏和克林頓已經成為眾多反對者的活靶子。最初人們很難理解克林頓夫婦為什麼沒有預測到這些顯而易見的危險。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在華盛頓所遭遇的災難不能完全歸結於敵人的陰險和狡詐,還要考慮到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保護自己秘密的需要。

在克林頓夫婦看來,宣誓日的第一個公開活動——早晨8點鍾在華盛頓最重要的黑人聖地非洲人衛理主教派教會舉行的祈禱,有著非常重要的象征和實際意義。原因之一就是電視報道將會從教堂開始,而且祈禱儀式的錄像會在當天循環播放。美國黑人為比爾·克林頓的競選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他們在民意調查中也堅決地站在他這一邊。從童年開始,對黑人的關切、理解和友情就是克林頓性格中最基本的元素,這一點在他的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動中都得到了體現。他和希拉裏都致力於推動種族平等,這一點確屬難能可貴,特別是在這個白人專業人士和政治家越來越難和黑人保持親密關係的時代。

克林頓夫婦在華盛頓最親密的顧問弗農·喬丹就是黑人。在希拉裏的密友中,黑人和白人各占一半。比如她的導師瑪麗安·埃德爾曼和她的準辦公室主任瑪吉·威廉斯都是黑人。新政府中的許多高級官員都曾經和馬丁·路德·金共同參與過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民權運動。

“金是為自由和公正呐喊最雄辯的聲音。”克林頓在宣誓就職前一天的哈佛大學演講中對應邀前來的一千多名非裔美國官員說。這一舉動在剛剛結束的老布什時代是不可思議的。結束演講後,他和哥倫比亞特區長官以及希拉裏一起拍手鼓掌,並帶領大家共同唱響了著名的黑人勵誌歌曲《勝券在握》(We Shall Overcome)。

按照傳統,宣誓日清晨,離任的總統和第一夫人要在白宮迎接新總統和第一夫人,然後兩位總統驅車前往國會山。這個慣例給總統交接增加了不少困難,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哈裏·杜魯門與他所厭惡的繼任者艾森豪威爾共同乘車時的爭吵。

盡管競選中老布什夫婦與克林頓進行過無數唇槍舌劍和交鋒,當天他們還是非常有風度。“歡迎來到你的新家。”這位連任失敗的總統對12歲的切爾西說。“很高興見到你。祝你好運。”布什對自己的繼任者說。此外,他還在總統辦公室留了一張便條表達自己的祝福。

喝過咖啡之後,即將離任的第一夫人引領希拉裏來到南草坪,大批攝影師和記者正在那裏等候。11月19日克林頓夫婦競選勝利後來到華盛頓參觀白宮時,希拉裏和芭芭拉·布什就被大批記者包圍。“要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開這些家夥。如果他們招惹你,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的厲害。”布什夫人建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