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宣誓就職(1)(1 / 2)

世界上沒有第一夫人培訓手冊。——《親曆曆史》

在新政府艱難的誕生過程中,新政府以及克林頓夫婦的矛盾簡直是數不勝數:完美的理想、大膽的籌資、嚴肅的政治、對好萊塢的沉迷、理想主義、衰竭的體力、種族問題的敏感、出人意料的天真心態、民眾對新總統和第一夫人的虔誠、他們的親民風格、第一夫人對華盛頓陳規和媒體的蔑視、她與阿爾·戈爾的敵對、她的優越感、她對丈夫的本能保護、她含糊的女權主義傾向、她時而發軟的耳根子、她缺少的圓滑世故、她對選民關於醫療保障期望的錯誤理解、政敵的攻擊,等等。人們沒有看到的是,文斯·福斯特與希拉裏已經出現了最初的裂痕征兆。

希拉裏在宣誓周的表現和丈夫一樣搶眼,她也從此開始了自己作為總統幕後策劃的生涯。自從與戈爾夫婦乘坐大篷車來到華盛頓之後,希拉裏和克林頓就開始了連續5天的慶賀活動。但是,新大眾主義的宗旨和複興計劃形象的真正策劃人是希拉裏、蘇珊·托馬西斯、哈裏·托馬森和琳達·布拉德沃斯·托馬森。對於希拉裏來說,喜氣洋洋前往白宮的漫長旅程中的最後一段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段路程正好和1974年理查德·尼克鬆辭職後,她離開華盛頓回到阿肯色的行程相反,當時比爾·克林頓隻有29歲,政治生涯剛剛開始。前往市區的公路沿線幾英裏的路上,站滿了滿懷希望和虔誠的民眾。在1月凜冽的寒風中,許多人都打出了祝福新總統和第一夫人的標語,祈禱他們平安、有成。

此後在就職前的每一次公開露麵中,希拉裏和克林頓始終不忘宣揚自己的偶像。這個星期的活動目的就是讓人們關注一些寶貴的曆史財富,克林頓夫婦把複興美國精神並且將其帶進新千年視為執政目標。這種精神包括:傑斐遜精神、林肯精神、約翰·肯尼迪精神,以及馬丁·路德·金精神。

他們抓住每一個機會來顯示克林頓夫婦的平等主義價值觀,以及他們的年輕活力與裏根、布什的特權時代是多麼不同。希拉裏比克林頓更加堅定地相信,那個由富豪統治的時代已經結束。而且,他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向公眾表明自己的政府是多麼公開透明,它將掃除白宮中的一切秘密和偏執。

一位曾經親眼目睹過幾位總統就職的記者在高處的看台上草草記下了幾筆:“想起了肯尼迪總統的就職,這個雪天中的美國再次為這位年輕的第一夫人而陶醉……這次的重點不是重新裝修白宮或者請大提琴家帕布魯·卡薩爾斯到白宮東廳演出。希拉裏想要和丈夫一起改變國家而不是改變發型,她將讓女性的價值在美國得到體現。”

1月20日淩晨兩點,克林頓夫婦回到了布萊爾家中,此刻離克林頓宣誓就職還有10個小時。他的就職演說還沒有最終定稿,助手們對它的內容和長度都有些擔心。在一間狹小的接待室裏,希拉裏、切爾西和阿爾·戈爾坐在折疊椅上,克林頓則站在講詞提示機前麵開始練習。希拉裏和往常一樣,是他最重要的聽眾和批評家。自從他在小石城開始寫草稿起,希拉裏一直都在和他討論演講的主題。演講必須要為新政府定下正確的基調,肯尼迪總統——第一位在四十多歲當選的總統,激勵了一代人的演講一直就在他的腦海中。

肯尼迪當選總統的時候是43歲,克林頓是第二年輕的總統,當選時46歲(希拉裏45歲)。

“我們必須相互關懷。”克林頓字正腔圓地練習,突然他的目光跳過講詞提示機,直視著妻子和女兒。停頓了一下後他說:“或者我應該說,‘我們必須相互愛護?’”希拉裏痛苦的表情已經表明了她的意見,一旁的切爾西模仿媽媽的表情做了個鬼臉,把大家都逗笑了。“不夠強硬,”希拉裏告訴他,“會讓人們想起卡特的。”這次練習持續了3個小時,演講稿中詳細闡明了新政府的執政目標:為所有美國人提供良好的醫療保障——這是引起共鳴最強烈的承諾,重新調整經濟發展重點,恢複經濟公平性為中產階級增加機會,以及淨化華盛頓政壇空氣等。

他鄭重承諾,克林頓政府將成為曆史上最清廉、最公開的政府,並將重塑政壇的誠實與坦率。講詞提示機還顯示了即將建立人道主義政府的承諾。在他最後一次練習的時候,希拉裏已經相當滿意,不住地用力點頭。

他們在競選中最真摯和有效的承諾之一,就是終結裏根、布什時期任人唯親、包庇下屬、非法籌資、謊話連篇和故意模糊措辭的現象。這些弊病最好的例子就老喬治·布什袒護了向國會撒謊的前國防部長卡斯珀·溫伯格,以及其他卷入伊朗反對派醜聞中的5名官員。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老布什和他的律師團一直拒絕把伊朗反對派事件的相關資料交給檢察官。老布什赦免了醜聞中的重罪犯,致使那些資料失去了意義,因為案件已經沒有了被告。這件事情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爭議。司法部的許多民主黨和一些共和黨官員都認為,老布什其實是在包庇自己以免受到指控,因為溫伯格的罪名之一就是撒謊並否認其參與了伊朗反對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