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以阿肯色為家(3)(3 / 3)

沒有說服希拉裏留在華盛頓,於是埃爾曼主動提出要開車送希拉裏到阿肯色去,同行的還有另外一位朋友艾倫·斯通,斯通本身就是阿肯色州人。希拉裏將自己的書籍、音響和衣物都裝進了埃爾曼的大眾汽車裏,她在華盛頓很少有機會騎的自行車也被綁到了車頂上,然後她們開始向南進發。

希拉裏急於趕到費耶特維爾,為即將見到克林頓而興奮不已,但是埃爾曼卻在托馬斯·傑斐遜的故鄉蒙蒂塞洛耽擱了下來,繼續開始努力遊說希拉裏,帶著她四處遊覽曆史名勝。

然而,此時的希拉裏非常堅定。

“你確定嗎?”薩拉不停地問。

“不確定,但是無論如何我要去看看。”

希拉裏唯一確定的事情是她愛克林頓,並且願意碰碰運氣,冒一下險。“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認為我瘋了。對此,我也有點兒擔心。”她後來說。

費耶特維爾與華盛頓之間的距離看起來比它們之間實際1225英裏的距離要遙遠得多。當她們到達阿肯色州立大學的時候,幾乎整座城的人都在為該校的橄欖球隊野豬隊加油助威。球迷們戴著印有野豬圖案的帽子,高喊“噢……噢……豬、豬、豬”。“我簡直嚇壞了。”埃爾曼回憶說。第二天,當埃爾曼跟希拉裏一起去一個競選宣傳點聽克林頓演講的時候,埃爾曼立刻意識到了吸引希拉裏穿越千山萬水而來的那股力量。她現在第一次知道了,希拉裏說這個年僅28歲、正在爭取第一個政府職位的小夥子將來會成為美國的總統,這並非胡言亂語。而且,埃爾曼第一次覺察到希拉裏其實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考慮,打算在他通往總統的道路上成為他的合作夥伴。

在希拉裏到達費耶特維爾兩天之後,傑夫·德懷爾意外死於心髒衰竭,時年48歲,這很有可能跟他多年的糖尿病有關。第三次成為寡婦的弗吉尼亞和比爾·克林頓的弟弟羅傑都因為他的死而崩潰。克林頓與母親的親密關係、他對母親的惦念和一輩子都想要取悅她的深情、他對麻煩纏身的幼弟羅傑無盡的關懷和愛護,這一切都令希拉裏感動,盡管她還在為弗吉尼亞的敵意而煩惱。克林頓曾經滿懷柔情地向希拉裏表達了想要跟她一起建立自己從未體驗過的那種家庭生活的渴望。他們兩人的童年都傷痕累累,也都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許多還沒有複原的、深深的傷疤。

傑夫希望自己死後被火化,但是整個阿肯色州都沒有火葬場。剛剛到達阿肯色的希拉裏對於這個州的狹小和落後還是充滿疑慮,這個小插曲也加深了她的擔憂。為了完成傑夫的遺願,其遺體被運到得克薩斯火化。傑夫的骨灰被運回來之後,克林頓讓人將他的骨灰撒在了城外他最愛的垂釣碼頭附近的湖水中。

希拉裏到法學院報到的時候已經是開學前一天了,而之前她還一直沒有準備過自己將要教授的課程。除了課堂教學工作之外,她還受命主持當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和囚犯援助項目。

開學剛剛一個禮拜,幾乎阿肯色州立大學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希拉裏是比爾·克林頓的女朋友了,還知道她之前為尼克鬆彈劾調查組工作。她的能力和對學生的高標準、嚴要求很快就凸顯出來,但是比起這些,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是她的個人風格、她的口音以及她的舉止和著裝。學校裏的人都感覺她穿得像個北方來的嬉皮士。反傳統文化思潮及其影響在亞特蘭大、新奧爾良甚至達拉斯這樣都市氣息不濃鬱的南部城市還不是很顯著,而跟杜克大學或者得克薩斯大學的師生比起來,她所任職的阿肯色州立大學的學生和教師見過的世麵更少。

費耶特維爾有一個有趣的老派小廣場,廣場的四周整齊地排列著許多小商店(其中包括比爾·克林頓的表兄羅伊開的坎貝爾-貝爾百貨商店),而市政郵局就坐落在中心位置。這個小城跟希拉裏離開帕克裏奇之後的經曆,包括在華盛頓、新英格蘭甚至是得克薩斯的生活,都格格不入,節奏、激情和衝突都是那樣不同。自從1965年離開家去韋爾斯利學院上學之後,希拉裏事實上一直都在經曆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對此她也甘之如飴。她總是渴望成為主角。費耶特維爾與帕克裏奇也有些相似之處,街上的人似乎彼此都認識,見麵時會相互微笑致意,而且行動節奏也慢一些。到達那裏之後不久,希拉裏打信息台的電話查詢一位失約學生的電話號碼,而接線員直接告訴她:“他不在家,出去野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