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Loudcloud沉浮錄:我會活下去(3)(3 / 3)

邁克爾是Loudcloud公司董事會的成員,從前的名氣非常大,許多觀察家稱他為“好萊塢最厲害的人物”。28歲時,他創辦了一家演藝經紀公司,即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該公司後來占據了好萊塢娛樂業的半壁江山。創新藝人經紀公司的走紅使邁克爾的事業如日中天,以至於以前那些從未有人達成的棘手交易,他輕而易舉地就能達成。

我們到邁克爾辦公室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似乎在處理一大堆各不相同的事,最後,他終於出來會見我和約翰。我們向他說明了情況:我們正在爭取時間,目前有兩位買家,但我們沒有好辦法讓這兩位買家乖乖地朝最終目標前進。邁克爾頓了頓,思索了片刻,然後說出了他的建議:

“先生們,我做過很多交易,通過做交易,我研究出了一種做事的方法,當然,你們也可稱其為哲理。在這條哲理的指導下,我有一些信念。我相信虛假的最後期限;相信應該讓兩個買家互相競爭;相信除了違法或違背道德的事之外,我們可以不擇手段地達成交易。”

邁克爾確實很有一套,他總有辦法扭轉乾坤。

謝過邁克爾後,我們前往機場,並分別給EDS公司和IBM公司打電話,告訴它們,我們將在8周之後結束收購程序,把Loudcloud公司賣給其中某一家。如果想繼續參與收購,他們要麼在最後期限內完成收購,要麼立即撤退。我們知道,也許最終,我們會被迫延長最後期限,但邁克爾令我們相信,與沒有最後期限相比,延長最後期限更為可取。

7周之後,我們和EDS公司達成了協議,他們用6350萬美元現金買下Loudcloud公司,並承擔Loudcloud公司的相關債務和現金消耗,而我們將保留知識產權和Opsware,搖身一變成為一家軟件公司。接下來,EDS公司還以每年2000萬美元的價格用我們的軟件運行Loudcloud公司和EDS公司。我認為,這次交易無論對EDS公司還是我們自己來說,都非常劃算,這肯定比破產好得多。18個月來,我第一次可以大大地鬆一口氣了。可是,事情並不是表麵上這麼簡單。出售Loudcloud公司還意味著要將大約150名員工一起轉給EDS公司,同時還要辭掉其他140名員工。

我打電話給比爾·坎貝爾,告訴他交易已經達成,我們將於周一在紐約宣布這一消息。比爾說:“你不能去紐約參加發布會真是太遺憾了,不過你必須派馬克去。”我問:“為什麼?”他說:“你必須守著公司,確保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處境。你一分鍾都不能拖,大家有權知道自己現在是繼續跟著你在EDS公司幹,還是要另謀出路。”噢,真該死!比爾說得對。我派馬克去了紐約,然後準備告訴大家他們現在的處境。事實證明,比爾的那條小小的建議為我們日後重建公司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如果我們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那些即將離開公司的人,那些留下的人就永遠不會再信任我了。隻有親身經曆過極其可怕並極具毀滅性的大風大浪的CEO才會在那樣一個時刻提出這樣的建議。

[1]1平方英尺=0.092903平方米。——編者注

[2]好市多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製倉儲量販店,在2009年是美國第三大、世界第九大零售商。

[3]財捷集團,位於矽穀山景城,是一家以財務軟件為主的高科技公司。

[4]《紅鯡魚》是最知名的互聯網投資、技術雜誌之一。該雜誌於1993年創刊,多年來被創投界譽為“矽穀聖經”。

[5]反向股票分割:指將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數量縮小至少量股份,而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不變,這不會對股東造成損失。通常,這隻在股價較低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