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團隊的智慧(新)12(1 / 3)

下篇 有原則才能反轉逆境 第八章 學會在逆境中展現風度

第八章 學會在逆境中展現風度

每一個發展中的團隊都免不了遭受挫折、遭遇危機,當逆境來襲,員工人心惶惶,這正是考驗領導智慧和能力的關鍵時刻。

危機之中,領導人強大的責任感和堅不可摧的決心,能夠使員工迅速擺脫不安與糾結,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渴望在不平凡的境遇中彰顯自己的忠誠、勇氣與魄力,他們需要一個帶領者,用信念決定氣勢,決斷開辟出路,風度展現希望。

危機在眉,決意在睫

在中國,一位企業領導幾乎時時都會麵臨危機。國企領導要麵對政府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私企領導麵對傾斜性政策;國內企業發展不成熟,管理模式落後,國內市場同樣不成熟;盲目投資和盲目擴大都會使企業的資金鏈出現斷裂,麵臨風險或直接破產;好不容易產品能夠出口到國外,卻發現缺乏品牌力和競爭力,隻能靠低成本占領市場,沒多久,又會被國外市場認定為“傾銷”,說不定還要打反傾銷的官司……

成熟的國外市場也未必是商人的天堂,嚴格的市場監控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都讓企業疲於應對四麵八方的壓力;即使將蛋糕做大,占據了市場地位,又要麵對防治商業壟斷的反托拉斯法等一係列審查……古今中外的企業家們都在競爭中成長,在考驗中成熟,危機,是他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成功擺脫危機,考驗他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在危機中,最先產生波動的是員工們的心態。員工們是慌張的、惶恐的,他們擔心自己會因此失去飯碗,他們擔心今後的出路,他們擔心自己付出心血的公司毀於一旦。他們固然會絞盡腦汁,但同時也暗含著期待和僥幸,因為首先承受這一切的人不是自己,天塌下來的時候會有人撐住,這個人就是領導。

危機考驗領導的決策能力,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有效的決策,危難的時候,領導者必須知道該怎麼做,這是人們對領導者的心理期待。一旦領導人表現得跟眾人一樣驚慌失措,再強大的團隊也會變成一盤散沙,頃刻失去凝聚力和戰鬥力。相反,能夠做出決策的領導者,即使員工對這項決策心存懷疑,他們也不會像迷途羔羊一般彷徨,而是跟著領頭人有序地前進,這就避免了企業的內部潰亂。

1990年,40歲的約瑪?奧利拉成為芬蘭諾基亞公司的總裁。

此時的諾基亞公司可謂內憂外患,約瑪?奧利拉成為總裁,固然是因為董事會看中他年輕有為,更是因為前任總裁因為受不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受不了公司連年下滑的業績,不得已選擇自殺。董事會希望年輕的約瑪?奧利拉能夠拯救這個已經日薄西山的大企業。也可以說,選擇約瑪?奧利拉,是諾基亞董事會的無奈之舉。

約瑪?奧利拉入職後著手的第一項工作,是徹底地調查諾基亞公司的各項事業,諾基亞公司的投資覆蓋了林業加工、電信、電視等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林業加工占有大比重,芬蘭又是個多林地的國家;而電視項目也是諾基亞公司的重中之重,這個公司是歐洲最大的電視生產商之一。

很快,約瑪?奧利拉宣布了他的第一項重大決策:放棄林業加工。

無視董事會的震驚、員工的不滿,約瑪?奧利拉以總裁的身份推行這一決策。

緊接著,約瑪?奧利拉又宣布了他的第二項決定:放棄電視業務。

不但董事會開始指責這位新總裁,公司員工更是怒火滔天,他們集體罷工反對約瑪?奧利拉的決定。放棄了公司最基礎、最有競爭力的林業加工和電視製造,等於抽去了公司的主幹,今後公司靠什麼盈利?難道約瑪?奧利拉想讓公司倒閉?

在反對浪潮中,約瑪奧?利拉宣布了他的第三項決定:今後,電信業務是諾基亞公司的中流砥柱,諾基亞公司要成為世界性的電信公司。

董事會和員工們別無選擇,破舊的諾基亞大船隻能在新舵手的指揮下駛向未知的海域。這些對新總裁抱有敵意的人卻沒想到,正是這個自裁式的決定救了公司。

約瑪?奧利拉經過調查發現,公司的業績下滑並不是因為技術和人員素質,而是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芬蘭因為林地麵積大,有不少大公司搶林業加工這塊蛋糕,市場已經飽和,繼續搶下去的結果是魚死網破,約瑪?奧利拉雖然砍掉了公司最大的業務,卻也讓公司避免了被惡性競爭拉垮的危險。

在電視領域,約瑪?奧利拉敏銳地注意到,公司的研發部門缺乏想象力,電視業務雖然仍有豐厚的利潤,但今後不會有大的發展。而電信業務卻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新領域,可以想見,今後全球對移動電話的需要都會持續增長,諾基亞公司正宜輕裝上陣,率先搶占這個龐大的市場。——約瑪?奧利拉的決策果然不錯,他以退讓求得生存,將芬蘭諾基亞公司從惡性循環中拉了出來,實現了企業戰略轉移,使諾基亞成為全球第五大品牌。

在重大危機到來的時候,很少有員工立刻想到卷鋪蓋走人,一種長久性的習慣,使他們不願意自己為之付出心血的事業付之東流;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感情,使他們不願放下危難中的事業;而責任感、使命感,也讓他們願意放手一搏。但是,員工的這些心理都是不穩定的,與猶疑、擔憂、焦慮等情緒交替出現,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有人領導。在危機中,人們希望看到自己的領導有這樣的表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本土被德國納粹的戰鬥機狂轟濫炸,倫敦一片廢墟,防空警報聲時刻都會拉響,人們不得不在防空洞內不斷祈禱。這個時候,支撐英國人信念的人是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他剛毅沉著的態度和抵抗到底的決心,讓全體英國人看到了希望。

每個晚上,首相丘吉爾都會通過無線電台對倫敦人民發表演講,鼓舞他們堅持下去,被視為國家代表的英國君主喬治六世,也和王後、兩位公主留在倫敦,沒有扔下人民躲到安全的地方,在領導人的英勇氣概感召下,英國人發揚了大無畏的精神,終於抵抗住了德國人的進攻,讓孤島成為反法西斯的強大陣營,保衛了他們的國土,並最終迎來了二戰的勝利。

在危機中,信念的力量大於一切。反敗為勝,化不可能為可能,靠的都是一分堅強的信念。對一個團體來說,領導就代表著相信未來的信念,代表克服困難的自信,代表剛毅、執著、勇於決斷的團隊精神。每一個成員都希望有一個無私、勇敢、承擔責任的領導,帶領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勝利”,這樣的豪言壯語,也會激發員工們的豪情。

領導人不能逃避責任。他們必須讓員工看到自己剛強的一麵,當危機到來之時,穩定局勢,做出決斷,以最快的速度告訴他的員工:“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這隻是我們必須經曆的考驗,我們的團隊有資本戰勝它。”當員工們看到領導者在風吹浪打中閑庭信步,他們的懷疑全部都會化作勇氣,化作對領導人風度的崇敬,化作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念。

警惕,亂局中的多米諾

一個普通青年正和鄰居玩台球,他看起來心神不寧,簡單的一局,他卻輸了球。另一個青年問:“這麼簡單的球你竟然打不進去?”青年說:“我的媽媽今早突然說,村裏會有大難。”青年的媽媽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另一個青年回家將這件事告訴家人,家人沉吟道:“這些老人家說話都有他們的道理,還是小心點吧。”

接下來,很多人都聽說了這件事,去買肉的人害怕有大難,比平日多買了一倍的肉,以備不時之需;賣肉的人會憂心忡忡地對顧客說:“多買點吧,都說村裏要有大難。”很快,他的肉全賣完了;有人覺得天氣比平日更熱;就連廣場飛來一隻小鳥,村民們也大驚失色地說:“不好了!廣場上竟然飛來一隻小鳥!平時這個時間可不會有小鳥!”

終於,有人開始搬家,將家具裝進車裏,又怕房子遭難,一把火燒掉了房子。村裏一片鬧哄哄,一批又一批的人逃難去了,就連那個輸球的青年也準備帶著他的母親離開這裏。那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看到混亂的人群,搖著頭說:“看吧,我就說村裏有大難!”

多米諾是一種用於娛樂的骨牌,將一副骨牌立在桌子上,推倒其中一張,其他骨牌也會接連不斷地倒下去。因為一件事的失敗引發一連串的失敗,被稱為多米諾效應。多米諾效應經常被用在負麵語境中,例如,一種動物的滅亡引起相關動物的滅亡;馬蹄少釘一個鐵釘,導致國王落馬戰爭失敗國家毀滅。

事實證明,越是動蕩不安的環境中,越容易產生這種負麵連鎖反應,多米諾的可怕之處在於一旦開始,就再也無法阻止。在亂局中,領導,就是擺在第一位的那張骨牌,隻要他沒有倒,盡管風聲不止,風波不斷,牌局已然在繼續,但如果他倒下,整個團體就會飛速崩潰,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馬爾克斯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真正導致混亂的原因,也許並不是我們隨時警惕的外在風險,而是來自內部的一個有悲觀色彩的判斷句。如果判斷的人是個無知的小孩,是個愚鈍的主婦,是個無所事事的青年,人們會當作笑話。但說這句話的人倘若有一定的閱曆和智慧,還有相應的身份,那就會引起人們的恐慌。

在危機中,領導的話,就像老太太的預言。一句有負麵意義的評價,會讓員工們立刻喪失信心。“看來的確不行了,連領導都放棄了!”就是他們的想法。即使那些有心繼續努力的員工,看到領導泄氣,也會跟著泄氣。這個時候,即使領導解釋自己並沒有放棄,也挽不回員工們已經崩潰的意誌。

所以,情況越是不樂觀,領導越要收斂所有負麵情緒。在危機中,天性樂觀的領導者無疑更能鼓起員工的自信,平日不苟言笑的領導者此時也無需強顏歡笑,一種嚴肅端正的氣場更能讓員工體會形勢的險峻和領導人的毅力。何況,唉聲歎氣無濟於事,隻會讓自己更被動、更為難、更想不到主意。

亂局考驗領導的能力,展現能力之前,先要做足領導的樣子,不要對困難搖頭,對困境回避,即使再大的考驗,也要先穩住員工們的心,讓他們相信隻要有領導在,一切都有希望。所謂領導,就是要牢牢地站在第一位,剛毅、果斷、萬夫莫開。

危機處理,目的是及時止損

一位餐館老板去他新開業的第二十家連鎖餐廳視察,他並沒有事先通知任何人,這是他的習慣,他喜歡以顧客的身份進入餐廳,詳細考察餐廳的衛生、服務、食品味道,然後思考如何改進。他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觀察每一位餐廳服務員,確定他們是否盡職盡責。

他走進餐廳的時候正是午餐時間,因為開業期間派發了優惠券,餐廳裏人滿為患,老板皺了一下眉頭,他沒想到這個街道客流量如此大,看來,要不了多久,他就要考慮這家餐廳的擴建問題。他點了一份套餐,一邊吃一邊看那些忙得焦頭爛額的服務員。

這時,一個正在打電話的壯漢突然激動地站了起來,正好撞到了捧著餐盤送餐的女服務員,顧客們一陣尖叫,隻見女服務員用盡全身力氣,將餐盤推向斜對麵的牆壁。砰的一聲,可樂在雪白的牆壁上開了花,醬汁灑在地毯上,還報廢了牆下的一個瓷瓶。餐廳經理趕了過來,向受了驚嚇的顧客們道歉,嗬斥了女服務員的粗心大意。

當晚打烊後,女服務員被叫到經理辦公室,她以為經理會要求她賠償牆壁、地毯、花瓶,說不定還要辭退她,沒想到經理告訴她:這家餐館的老板親自打來電話,從明天開始,她升任這家店的副店長。年輕的女服務員受寵若驚,但也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項人事任命,而且,她擔心以她的資曆,會引起其他服務員的不服氣。

經理告訴她不必擔心,老板早就安排好了。

第二天一早,經理召集餐館所有人訓話,首先宣布了老板的任命,眾人果然一臉不服,有人當即反對說:“她工作還不到一個月,昨天還差點把餐盤扣在顧客身上!”

“對!這就是原因!”經理說,“如果是你們,會在餐盤即將撞到顧客的時候,想到馬上將餐盤推開嗎?我們這家餐廳能夠一直興旺,就是因為一貫以顧客至上。昨天,倘若餐盤真的弄髒了顧客的衣服,後果比損失一塊牆壁、一塊地毯、一個花瓶嚴重得多!在事情發生的時候能立刻想到減少損失,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管理人才!”

人們很難完全避免失敗,總會有突如其來的意外,計劃外的紕漏讓人陣腳大亂,頭腦一片茫然。企業的意外更讓人手足無措,那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損失、聲譽的打擊、政策的重壓,或是對手的圍剿。領導的職能之一,就是在這個時候第一個做出正確的反應,為企業爭取時間,帶領員工度過困境,這就是危機公關。

那麼,危機公關的最重要任務是什麼?不要指望靠著一人一時的力量就能扭轉乾坤,也不要在這個時候安慰自己“困境就是轉機”,那些美妙的顛覆性案例隻存在於極少數情況下,多數時候,危機就像一個人的雙腿已經陷入泥沼,能爬出去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所以,在危機中,首要任務不是突破困境,而是最大限度減少自己的損失。

止損是下意識的自保行為,損失已然存在,與其痛心疾首,不如趕快思索如何避免更大損失。壁虎是最懂得止損哲學的動物之一,當它被敵人踩中尾巴,命在旦夕,它會以最快的速度掙掉自己的尾巴,逃之夭夭。尾巴會再長出來,倘若舍不得尾巴,就連命都沒了。成語“壯士斷腕”的含義是什麼?同樣是止損。手腕雖然不能再長出來,身體也不再健全,但命還在,好過一死了之。

思考的時候要想到最遠的地方,做事的時候要把手伸向最近的地方。危機來臨難免打亂陣腳,所謂的出路,並不是一下子想到扭轉時局的辦法。何況,危機的原因可能是無可逆轉的外界環境使然,可能來自競爭對手精心設下的陷阱,可能來自團隊內部長久的積弊,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扭轉的。在這個時候,出路,就是盡快確定該做什麼,判斷做什麼對團隊最有利——答案很簡單,用盡一切辦法先中止損傷,休養和反擊,都是止損之後的事。

堅定的大目標,是團隊最後的氣勢

重複企業目標,可以有效地對員工進行激勵。這個目標往往是企業的口號。微軟公司的口號是要讓千家萬戶使用電腦、使用微軟軟件;萬科集團喊出“成為中國地產業領跑者”;日本鬆下集團提出的“鬆下七精神”……IBM前總裁沃森說:“企業精神遠遠比技術資源重要得多。”所有團體都有目標,成員們最初都被這些目標吸引過,所以,在危難時刻,這些目標格外醒目,提醒了他們曾經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