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憾事如風(1 / 3)

第三章 憾事如風

別輕信陌生人的信誓旦旦

年末歲首,老總終於把我喊到了辦公室說,小李,有個業務主管的位子,你有沒有興趣競聘?

有興趣呀!我喜出望外地說。

那你有沒有信心?老總繼續問。

這還用說,我從事業務銷售工作近6年,積累了相當的人脈,且我在公司裏的銷售業績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我信心滿滿地回答。

那好,你就準備競聘吧!

出了老總辦公室的門,我滿臉春色,競聘日期就在本周五,我還有兩天的準備時間。下班後,我衝到家裏就寫競聘報告,還千方百計地背誦,然後如是再三地朗誦給自己的愛人聽,一切準備停當,靜候東風吹拂,我的人生前景就可以滿目春綠了!

周五很快也道了,我第二個上前發表競聘報告,兩個小時後,成績出來,我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列為考察對象。

然而,就在當晚,我接到了公司一個同事的電話,該同事信誓旦旦地對我說,你要小心你的競爭對手阿根,他目前正在千方百計的拉攏領導,正走關係呢!某日某晚,我曾親見阿根去老總家裏“走動”。距離正式聘任還有一個星期,小心你被翻盤呀!

我一下子就慌了,阿根的成績名列第二,是我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我也不能坐以待斃。

第二天,我也買了兩盒上等好茶,借著夜色沉沉走向了老總家。

敲開了老總的家門,老總一臉和藹地把我迎進去,一番我也不知道說了啥內容的攀談之後,我放下茶葉,起身要走。老總卻一把把我拉住了,說啥也要我把茶葉拿走,我不依,起身便逃,領導急了,追出門去,在靜悄悄的小區裏,老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小李,你不要心存顧慮,還是我對你說的那句話,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自信,敬候佳音吧。

我無功而返,心裏一陣忐忑。

一周後,競聘結果下來,我順利坐上了銷售主管的位置。當晚,那位曾規勸我上領導家活動的同事再次給我打了電話,二番信誓旦旦地對我說,其實,那晚是他看走了眼,不是阿根,好在你的功課沒有白費……

我沒有聽完他的話,就掛斷了他的電話,早就知道我們老總最討厭別人走歪門邪道,這次聽信這位同事的謠言,差點讓老總對我產生了反感。

經由此事,我發現,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信誓旦旦,交淺言深者,不可交,交則受累。

風了然檀香的心

一個鼻子不靈的人特別愛點檀香。

檀香很懊惱,說:“跟著這種人,白瞎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用燃燒的方式取悅於他,沒想到,所有的功用全是白費。”

檀香發牢騷的時候,一陣風從旁邊經過,暖心地說:“你別灰心,我時常經過你,最了解你的香味。”

檀香苦了:“若不是你,我還能燃得慢一些,你的到來,加劇了我的傷心。”

【感悟】古語雲: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不必要的關心,看似暖心,有可能是加劇事物的沉淪。

山村裏,農人在做熏肉。炭火上,鮮肉被嗆得淋漓流淚。

鮮肉說:“我鮮嫩的軀體卻要被人做成木乃伊一樣的肉幹,真是可悲。”

扇子聽到了,趕忙安慰說:“那我就多賣些力,把活燒得旺一些,以減少你的痛苦。”

鮮肉說:“那樣的話,我痛苦的時間,可我也瞬間從吹彈可破的肌膚變成了石頭一樣堅硬的肉板,今後,隻有刀斧才願意親近我了。”

扇子眉頭舒展,指著旁邊被剔掉的骨頭說:“你看看那些骨頭上殘留的肉,雖被狗瞬間吃掉了,新鮮倒是新鮮,可是,經不起一天的消化,就變成了糞便!”

【感悟】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頤養萬年還是很悲摧。太多的人妄圖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體麵,卻禁不住一點煙熏火燎就大發埋怨,不勞而獲的美好其生存的意義也等同於糞便。

牛頭鮮血直流,農人正在穿破它的鼻孔,給它安上鼻圈兒。

牛聲淚控訴道:“此等做法,簡直慘無人道!”

一旁經過的蜻蜓聽了牛的控訴,輕聲細語地說:“耕牛先生,你看到附近養牛場裏的那些牛了嗎,它們倒是不用做鼻穿孔,戴牛鼻圈,可是,它們一旦成年就要被送到屠宰場了。穿鼻圈兒是為了掌握你前進的方向,你就安守眼下的疼痛,來換取通往生命的方向感吧。”

【感悟】有時候,方向感就是生命力。而方向感的獲得多數是以疼痛來作代價的。但這痛感恰如分娩,疼痛之後,就有新生了。

憾事如風

很多人懼怕失敗,甚至連生活中的些許小小遺憾也不敢去碰,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精神上的潔癖,也就是所謂的完美主義者。

我最不讚成的是《設計災難》新書預告文案裏的一句話:“失敗作為我們活在世上的部分印跡,會活得比我們長久。當你已不在人世,你的失敗仍然活著,無聲無息、巋然不動,泰然地等待著你的後人喚醒它們。”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前事,莫留死後憾。有一定道理,但也容易讓人畏首畏尾,不敢做事。

一個老園丁在夕陽裏談起他的過往,他說,他一生跑過船,後來因專注賭博沒有避開風暴翻了船,他被海員救上岸;他又做起了藥材生意,逐漸風生水起的時候,遭遇了假藥騙子,萬貫家財再次賠光;50歲後,他逐漸有了一些積蓄,炒起了股,結果再次輸了個底兒掉;今年他62歲,在在教堂裏做園丁,每天侍弄一些花花草草,日子過得恬淡安寧。當他回憶起人生裏的那些遺憾,他說,遺憾就像我們毛孔裏排除來的汗液,流過就不記得了,被歲月裏的風蒸發掉了。

夕陽熔金,老園丁多像一位智者,細數過往。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在張愛玲看來,雖說人生有恨,但你不妨看看她所恨的,非花即草,非吃即讀,都是些非有不可的事物。海棠無香,其他花朵還有,鰣魚多刺,我們可以吃別的魚,紅樓夢未完,其餘的小說還算詳盡,何必非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我們大可不必怨聲載道,也沒有必要斤斤計較。

在香港油麻地的小吃街上,遇見一位阿婆。早年,她拉扯著一雙兒女在路邊賣雲吞麵時,一輛麵包車馳來,兒子和女兒均被碾斷了雙腿。如今,悠悠數十載已過,她依靠自己的一雙手,讓兒子成了大學教授,女兒成了殘疾人運動員。每每談及多年前降臨在她身上的厄運,她總是指著鍋上的水蒸氣說,誰也不能留住沸水上的水蒸氣,就像我們無法預料厄運,但是,水蒸氣又能存留多久呢,都被穿街而過的風吹走了,鍋還是鍋,我還是我……

是呀,憾事如風,卻不是台風,是風總是要停下來的,風吹過,我們還會在自己的土地上安然地生長。

南懷瑾送他一件坎肩

1967年,著名詩人周夢蝶還在台灣的武昌街擺書攤維持生計的時候,生計還相當窘迫,盡管如此,聽到了南懷瑾將來講學,他還是事先幾天就暫停了生意,托了朋友關係終於搞到一個門票,做好一切準備,隻待當日能夠前往建國北路的文華學院哲學研究所聽南懷瑾講課。

此時的周夢蝶,已經在詩壇嶄露頭角,有了不小的名氣了,但是,提起南懷瑾,還是崇敬無比。因此,講座舉行那天,周夢蝶生怕錯過了機會,飯也沒有吃,提前兩小時就到達了會議室,靜候著大師的到來。講座開始前半小時,南懷瑾終於來了,身材不高,手裏拿著一本書,舉止儀態一看就氣度不凡。

南懷瑾學識貫通儒釋道三家,自成格局,授課恢弘大氣,周夢蝶聽得如癡如醉。南懷瑾的第一堂課很快就講完了,周夢蝶依然在教室裏帶著,沒有離去,隻為能與南懷瑾交談一次,近距離地和大師暢談一次。

因為朋友事先就向南懷瑾引薦過周夢蝶,說他是台灣新詩的代表人物,已經出版了詩集,在文壇引起不小的轟動。南懷瑾見到周夢蝶後頷首打招呼,並不多說話,隻是靜靜點燃一根煙。

那時候的周夢蝶已經46歲,體型消瘦,衣衫單薄,枯坐在那裏,在穿堂而過的風裏,多少顯得有些怕涼的意思。南懷瑾看到這裏,關切地問他:“你冷不冷?”

周夢蝶趕緊回答:“台灣是亞熱帶,一年四季,有三季是熱的,不會冷!”

“萬一你冷怎麼辦?”南懷瑾繼續問。

“那也是一下就過去了!”周夢蝶笑著說。

“萬一還是冷怎麼辦?”南懷瑾還在問。

看到南懷瑾如此關心自己,周夢蝶隻有笑著,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這時候,南懷瑾走過來,把一件坎肩披在周夢蝶的身上,瞬間,一股溫暖融滿全身。

這是發生在周夢蝶和南懷瑾之間的一則溫情軼事。南懷瑾先生向來寡言少語,卻步步春風。後來,已經也成為詩壇巨匠的周夢蝶拜回憶起恩師南懷瑾,仿佛肩上仍有南懷瑾先生披上去的暖意。

這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溫情——兩位大師,一件坎肩,交彙出無限溫情。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切可能隻言片語,但一起身、一舉手一投足,卻能在在切切實實的舉動裏給人春風撲麵。

你忽略身邊人的感受了嗎

他是一家建築集團的科長,在年度財務審核時,有人寫了他的人民來信,說他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收受客戶欠款若幹,集團監察部門找他談了話,言辭極其嚴厲,甚至稍顯刻薄,他極力解釋自己,監察部門回複,在事實沒有清楚以前,他的年終獎將被扣除,待審查清楚以後,再予以核發。

當晚,他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一下子吞了半瓶安眠藥,幸虧搶救及時,才挽回了一條命。後來,經證實,受賄一事純屬子虛烏有,監察部門再三向他道歉,麵對道歉,他隻說了一句話:當初,你們若不是言辭這般激烈,我也不會走這條路。

當然了,你也許覺得此事此人太經不起“敲打”了,怎能動輒尋短見,可是,我們反過來想過沒有,若是我們在行事過程中多一些溫暖,少一些不必要的嚴肅,是不是結果要稍稍緩和一些呢?

前幾日,在當地的晚報上看到一則十大新聞人物評比的人物展示。其中,某交警的事跡中我看到了這樣煽情的一段:該同誌身為交警,在自己的母親遭遇車禍的情況下,還在瞞著領導,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

我對這樣的人物十分質疑。一個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愛,我們有什麼理由相信他能愛社會愛工作?

再說一個自己朋友親身經曆的事情。

朋友有段時間總是給我埋怨自己的妻子,說她動輒總喜歡哭鼻子,像個嬌滴滴的林妹妹,一開始,朋友很煩,什麼事情不能說,稍稍語氣重一些,就要承擔妻子的一陣淚雨。後開,他看開了,把妻子的眼淚看成是女人撒嬌的一種方式,時不時還喜歡逗逗她,惹一下妻子的眼淚。有一天,他下班回來,照常推開了門,卻發現妻子已經停止了呼吸,手腕下,一灘血汙……身邊放著一份妻子的病例——嚴重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