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自己求全責備
因為自己的一個小小失誤,把本來應該順利完成的事情搞砸的時候,千萬不能一味地去苛責自己,而是要把事情與個人的價值分開。此時要告訴自己:“這件事情沒有順利地完成,是我做的不夠好。但是我的出發點是好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把它做到最好,隻是出現這樣的一個結果,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而已。”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並不代表著以後做事情的能力就差,出錯是每個人都難免的,隻要吸取教訓,不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有勇氣重新開始也是一種成功。
換個角度看問題
不要一味固執地認為事情出了差錯,全部都是自己的責任。比如,你在休息時間講了一個很搞笑的小笑話,可是你們的經理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這時候你應該意識到,也許是因為經理一直在專注地想事情,根本沒有在意旁人在說什麼;又或者是經理在某一點上聽錯了;再或者就是經理這個人本身就缺乏幽默感。如果這樣想的話,你就不會輕易地將整件事情的原因都歸結在自己身上了。因此,遇事我們要多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這樣就能減少自己給自己造成的過大壓力。把原因進行分散,這樣思想的重擔就會減輕,因而也就能重新打起精神繼續奮鬥。
多給自己一些空間,常常鼓勵自己
要允許自己犯錯,不犯錯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容許自己把一件事情做得不那麼完美。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此時要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去熟悉並掌握。要把生命看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拿今天的自己去和昨天的自己比較,哪怕隻是進步了一點點,這也算是人生路上前進的一小步,也算是一種成功。哪怕自己現在與別人比還是差很多,還是做得不夠好,都沒有關係。因為現在不夠好並不代表著明天依然不夠好。每天堅持進步一小步,明天就會前進一大步。
浮躁心理: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節奏與步伐越來越快。於是有一部分人開始急功近利,開始不滿足於目前的工作與生活,開始想著用一些蹊蹺的方法在短時間內為自己贏取更多的利益。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就很難看清自己的未來,經常患得患失,焦躁不安,夢想著早日“實現”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做了多年公務員的李東,最近一段時間,對自己的工作總是心不在焉,總想著把目前的工作辭了,下海闖蕩一番。看見別人的房越換越大,車子越換越高級,“口袋”也越來越鼓,他心裏開始發慌了,於是也開始自己折騰了起來,炒股票賠錢之後,又開始了買彩票,一心就想著中個幾百萬,可結果卻不盡人意,花了上千塊錢全都打了水漂。一番折騰下來之後,心裏更是發慌。
安穩的公務員工作並沒能夠留住李東,為了追逐“更好的生活”,李東後來接連換了好幾家公司,他不是嫌這個公司待遇不好,就是嫌那家單位專業不對口,再就是嫌公司離家太遠,上下班不方便。反正就這樣一直在換來換去,找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對於他來說也許真的很難。
浮躁不安的李東,後來得知自己的某個親戚很有錢,就給這位富親戚寫了封信,訴說自己目前窘迫的境況。可是那位富親戚卻對他置之不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李東為了發泄心中的怒氣,居然又去信將其大罵一通。這位曾經堂堂的公務員,在眼下一些“富貴浮雲”的繚繞之下,居然連個人基本的素質都丟棄一旁了。
像李東這樣浮躁的人在當今社會並不少見。因為隨著社會的變革,對原有的製度、結構衝擊都很大,社會的這些發展變化,隨之帶來的就是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的變化。在這些飛速的變化中,有一部分人較早獲得了成功,這樣對一些滯後者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刺激。而有些心理適應能力差的人,在與他人的攀比過程當中,往往會產生浮躁心理。
那麼浮躁心理在心理學上又是如何界定的呢?在心理學上,浮躁主要是指那種由內在衝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緒狀態或人格特質,甚至把其納入到了“亞健康”當中去。心理學專家解釋說,浮躁的人做事情沒有恒心,經常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安分守己。總是在想著通過投機倒把,盲目冒險,去獲得最快最多的利益。產生浮躁心理的人,終日會心神不寧,焦躁不安。時間久了臉色也會暗淡無光,眉頭緊鎖,就連大腦也會變得呆若木雞。脾氣也越來越古怪,看誰都不順眼、逮著誰就跟誰急,長此以往,他就會被生活的急流所擊倒,喪失收放自如的生活彈性。
在心理學上,急躁作為一種普通的心理現象來說,其實質是人的一種樸素的、本能的生命衝動和物質欲望。浮躁的深層特點,概括為“四重四輕”:重外延輕內涵,重數量輕質量,重表麵輕實質,重短期輕長遠。浮躁會使人失去正確的人生方向,失去對自我的一個準確定位,從而使人容易隨波逐流、盲目行動。浮躁之人,對個人和集體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益的,因此必須早日減少和消除這種不健康心理。具體方法如下: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如今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要堅決抵製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要樹立起一種積極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遇事要學會認真思考,從現實的角度出發,以一種客觀冷靜的心態來考量探究。不為新事物所迷惑,不為新潮流而左右。古語說“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保持這樣一種心境,我們就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長短目標相結合
務實是一種“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精神,對待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既要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更要注重腳踏實地。務實是我們開拓人生道路的基礎,是我們事業創新的源泉。成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該學會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不斷向前推進。花拳繡腿隻能算是一種虛張聲勢,形式主義更是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練就一顆平常心
對於身邊人的成功,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在背後付出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努力。因此,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中,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總是想著“天上掉餡餅”會砸在自己頭上。同時,要正確地去看待他人的缺點和錯誤,對人和事不能憑一己之見草率地下結論。隻要能時時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能逐漸地克服浮躁心理。
憤怒心理:
不能怒的人是愚人,不發怒的人才是聰明人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上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此時,發怒就成為了一種最常見也最直接的發泄方式。尤其是當我們遭遇重大的情緒波動之時,就更容易怒氣衝冠,控製不住自己。但是,即使有千萬個生氣的理由,也應該盡量地控製自己一下。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憤怒使別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
有一天,成吉思汗親自率領一隊人馬到森林中打獵。可是一直到中午的時候,都沒有一點的收獲。無奈之下,隻好敗興而歸。然而,熱衷於打獵的成吉思汗心有不甘,於是又再次帶上皮袋、弓箭以及自己心愛的雄鷹,隻身一人又回到了森林裏。
此時,正當中午,烈日當頭,成吉思汗獨自一人沿著山中的小路向上走去,漸漸地口幹舌燥起來。過了很久,他抬頭看見了一個山穀,隻見細細的水流從山穀上麵流下來。
成吉思汗喜出望外,趕快從皮袋裏掏出一隻杯子接水,當容器裏的水才盛滿七八分時,饑渴難耐的成吉思汗就拿起杯子,準備一飲而盡,可是一股疾風卻將杯子從他手中打翻,剛到嘴邊的水就這樣全部灑了出去。
他抬頭望去,看見自己心愛的雄鷹盤旋在山穀上,方知剛才的一切都是這個家夥搞的鬼。雖然氣憤,但是也無可奈何。所以,成吉思汗又重新撿起杯子,繼續耐心的接水。當杯子中的水再次滿到七八分的時候,又是一陣疾風過來,再次將水打翻了。
兩次喝水都沒成功,而且都是自己一直心愛的那隻雄鷹鬧的。此時的成吉思汗也已經忍無可忍,頓時怒從心生,決定懲治一下這個專門破壞自己好事的鷹。當成吉思汗重新拾起杯子,再次接滿水,假裝喝水的時候,他悄悄地取出了身上的尖刀,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尖刀,這時,頭頂上的飛鷹再次向他襲來,成吉思汗趁機快速拿出尖刀,一刀便將這隻跟隨他多年的雄鷹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