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 / 3)

華崇俊問道:咋個會?擁護或不讚成,那是涇渭分明的。

楊仲華連看也沒有看華崇俊一眼,接著說:自然,劉文輝主席等人的打算,本也是無可厚非,避害趨利,人性使然。國民黨之敗,敗在內部不和睦,關鍵時刻反水,也不是劉主席開的頭。本人作為國民黨之一員,忠誠於黨國實乃本分。我今天在這裏表示擁護起義通電,就是對黨國的不忠,即便如此,共產黨來了對我們這樣的人認可不認可,我看還是另說。我要是今天在這裏說不擁護劉主席的起義通電,顯然又是在同劉文輝主席、張為炯代主席唱對台戲,這個態實在難表,所謂左右為難。

楊仲華,康定人。國民黨西康省黨部執行委員,國民黨康定縣立法委員,曾在南京“中央政治學校”受訓,與國民黨陳果夫、陳立夫派係搭上了關係,這引起了劉文輝對他的猜疑和防範。回來任過一年的甘孜縣縣長,後成為西康省參議會議員。原省參會議長胡恭先當上國民黨中央立法委員,去南京上任,他也為謀求西康省參議會議長與高上佑等人較量,到底沒有坐上省參議會議長的交椅。

因為在官場屢屢不順利,其精力就放在擔任康定縣銀行經理職位上。由於他有著公認的才氣,對西康地方的經濟、曆史頗有研究,受邀擔任“西康省經濟研究社”編輯部主任,曾著有《西康紀要》,受到專門家的肯定。

他的一番話,頓時讓本來就不活躍的會場鴉雀無聲。高上佑不得不又開了口:仲華這樣就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諸位的意見,其實是應該代表諸位身後一批人的想法,所以還得把你們的想法都說出來,我作為代議長,也隻不過是把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到頭來,還得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

一直沒有出聲的何伯康議員此時開了口,說,我隻有一句話,我是擁護起義通電的,我以為,省參議會應當與省政府口徑一致才是。

華崇俊接著說:伯康的意見極是。根據我所接觸的人群所談、所議、所盼望的情況來看,和平起義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西康省參議會實在犯不著為一個行將倒台的政權跑了。

夏仲遠也開了口:我同商會的人、做生意的人接觸多。人們都是擁護和平起義的,炮火連天,玉石俱焚的景象誰也不願意看到。劉文輝主席、張代主席選擇這樣做,順應了民心,我的看法是和平起義這條路走得對。

會場上的風向一下就有了變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在一起開會的省參議員們都表示說,擁護起義通電,願意接受毛主席、朱總司令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

楊仲華笑著說,勝敗之間,成王成寇。牆倒眾人推,獨木豈能支大廈?我這個人是心頭有話不吐不快,大家都了解,就這麼個脾氣,不是說我的看法就對了。大家都這麼認為,肯定是有道理的,參議會嘛,就是發議論的機構。所謂議論,總不能是隻有一種意見,隻有議論過了,結論才出得來。

看到眾人的意見到底一致,周馥昌就拿出幾張紙來,把紙上寫著的幾條有關省參議會、各縣參議會去向的意見念出來征求與會者的看法。這幾條意見的內容不多,主要是要求省、縣參議會從即日起停止一切活動;必須把屬於省、縣參議會的一切財物清點造冊;妥善保管文書檔案,也要一律造具清冊,聽候接管。等等。

見大家都這些條款都無異議,周馥昌秘書長就說,以省參議會名義向北京發出的通電會後就辦理。這次會上所議定的一切,作為省參議會最後一次會議記要,借用省府的電台以電報形式發往各縣,要求各縣參議會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