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重慶成為中華民國的“陪都”,康定這個地方湧來了更多的中國各地的人。本來就有些畸形繁華的康定,此時更顯鬧熱。以往到康定來的人主要是生意人和下力人,除開這兩種人,就是軍人。
而這時節來的人中還有好多文化人,文化人中有得誌的,但更多的卻是些失意文人。就是這些舞文弄墨的人在康定發現了“十大景”。這“十大景”中有一景叫做“四橋銀浪”,說的是康定城中有四座橋,由於水流湍急,騰起的浪花如白銀般燦爛。除了上文提到的“將軍橋”外,其它三座橋,分別叫做“上橋”、“中橋”、“下橋”。
中橋,就是當年康定城中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段之一。以全康定城最大的百貨商店“豐裕”為首,這一帶商鋪一間接一間,布匹店、綢緞莊、五金百貨鋪、藥鋪、糖果店、香煙店、書店、鍾表店,等等一應俱全。
就在中橋一帶,更是集中了大大小小幾家茶鋪,茶鋪裏每天從早到晚,可以說是座無虛席。有人借茶鋪一角說評書、有人在茶鋪裏打金錢板、甚至說山東快書,卻不是自己找樂,而是籍以掙錢養家糊口;也有喝茶的人、川劇的“玩友”在這裏“打圍鼓”,座唱川戲;袍哥公口的大爺們借用茶鋪“評理斷事”。中橋這一帶,三教九流彙聚於此,端的是每日人來如流,人往如潮。
臨河一側,有一處名為“康安旅店”的客棧。客棧臨街的圍牆高大平整,成了康定城中一處最為理想的“張貼欄”,那麵牆上張貼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從“小兒夜哭,請君念讀,小兒不哭,謝君萬福”到“美國駱駝牌香煙,長統絲襪,謝絕法幣”、從“今夜上演:嶽母刺字、川劇折子戲:櫃中緣、五台會兄”到“關聖帝君今晚下凡扶乩,信男善女莫要錯失良機”、從“歇業大酬賓,廣布每尺半價”到“苗女新舞豔唱,消魂好去處”,各色文字讓人目不暇接。
自從人民解放軍向西南地區進軍,那麵牆上張貼出的東西突然變了內容,人們每天在那麵牆前,關心的是時局,與時局不相幹的東西貼出來就有人把它撕掉。在西康省政府沒有宣布擁護西康省和平起義之前,人們人隻是看到牆上不斷有文章、消息貼出來,卻不曉得是哪些人在什麼時候貼的。
自從《西康日報》停刊後,這“康安旅店”的這麵牆,就成了康定城中人們獲取各種消息、信息的去處。那些貼出的消息,不是以“合眾社電”、“路透社電”開頭,便是以“中央通訊社電”開頭,自從人民解放軍占領了南京,以“新華社電”開頭的消息就越來越多,因為這個原故,中橋一帶更顯得比以往鬧熱。
就在西康省政府召開了擁護起義通電大會的當天下午,幾個人就拿著在大捆寫滿了字的紙張、提著一桶漿糊,公然出現在那麵牆壁前。正在街頭閑逛的人們一窩蜂就擁了過去。
牆壁上還殘留著一張前些日子貼出來的“國民黨中央通訊社電訊”,日期是1949年10月末。這則措辭考究,文字詭譎,表麵氣壯如牛,實則躲閃實質,屬於典型的新聞文字遊戲的電訊說“……我國軍進駐巴蜀,憑籍長江、劍門天險,國人努力,重兵扼守……決一死戰,以辨雌雄……”。
圍上來的人們看清了貼上牆壁的東西,才明白是省政府派出來的人在張貼《西康省政府安民告示》及《西康省政府、陸軍第二十四軍司令部會銜布告》。省政府的安民告示文字不長,一位早上去參加過大會的人說,張為炯代主席早上就在會場上宣讀過那則安民告示了。張貼完了人們才發現,以西康省主席和第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名義頒布的會銜布告卻長得多。
會銜布告全文如下:
本府治理西康軍政,十年有餘,素以維護人民利益,完成民主革命為職誌。惟因遭受國民黨反動派的歧視與壓迫,處境困難,有誌未遂。現在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即將完成。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力量,於人民解放軍瞬即完成解放西南之際,還妄想逃竄西康,作困獸之鬥。本府部為減除川康人民痛苦,適應革命要求,於本月九日聯絡川康各部,通電反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統治,竭誠擁護中央人民政府及人民解放軍。在毛主席、朱總司令領導下,為人民解放事業,為實現全國人民所渴望的真正和平與民主的統一,茲宣布本府部轄省軍民注意事項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