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企業,管理者一定要懂得追隨趨勢,順勢而作。要跟對形勢,要研究政策,明了大勢。很多管理者不太注意這方麵工作,認為政策研究“假、大、虛、空”,沒有意義。實則不然。對一個經營者來說,大到國家領導人的更迭,小到一個鄉鎮芝麻小官的去留,都會對自己有影響。比如說,在政策方麵,國家鼓勵發展什麼,限製發展什麼,對創業之成敗更有莫大的關係。做對了方向,順著國家鼓勵的層麵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某個行業、某類型企業,國家正準備從政策層麵進行限製、淘汰,你偏趕在這時懵懵懂懂一頭撞了進去,一定會招致失敗。

從隨卦六爻情況看,隨,首先要識時務。情況有所改變時,要當隨而隨,不該隨時不要隨。在行動上則表現為主動走出家門,與外人交往,交往就會有所得。與外界接觸,及時了解信息,如果把自己關在家裏,外麵情況變化了也不知曉,辦事猶如瞎子摸象,沒有不出差錯的。因此,企業經營者要明了市場趨勢,市場上現在流行什麼,人們現在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可能就標明了你的經營方向。當然,經營者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盲目跟風。

跟隨與領跑

隨卦講述隨從和追隨別人時遇到的種種問題。九四爻“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追隨別人,一心想著收獲,結果大多凶險。如果心懷誠信,以明智處於正道,會有什麼災難?

企業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是:應該做什麼產品或者服務?應該進入什麼樣的行業和領域?解答這個問題的基本辦法有兩個:跟隨與領跑。跟隨,就是看看別人在做什麼,分析他們是發展還是停滯,是賺錢還是賠錢,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人家是發展、賺錢,或者即使停滯、賠錢,但我有把握消除停滯、賠錢的因素,那麼我就跟隨別人進入這個行業、領域,做這個產品、服務。跟隨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發現現成的需求信號、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避免不確定性,避免需求判斷失誤、技術路線失誤、商業模式失誤帶來的成本。要知道,這種成本巨大得可以將一個企業徹底壓垮。跟隨者的缺點就在於喪失了進入市場的先機,如果先進入者的規模很大,壟斷了技術,或者品牌吸引力很強,進入的門檻就非常高。

領跑,就是自己開辟全新的產品、服務,進入全新的行業、領域。領跑需要超過別人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全新的行業、領域以及產品、服務有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領跑者可能麵臨技術上的不確定性,也可能麵臨市場需求和商業模式上的不確定性。技術和市場需求、商業模式的成功將會為領跑者帶來巨大的獨占市場和獨占利潤,而技術和市場需求、商業模式的失敗必然會給領跑者破財,使其巨額投入打水漂。

跟隨還是領跑,無所謂對錯,企業都在采用。但是,企業在跟隨與領跑之間掌握分寸是很重要的,這種分寸需要優秀的企業家來把握。如果因為過大的領跑雄心而過多地進行研發投入,將會帶來成本的無法承受之重。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跟隨仍然很重要。

既濟:大功告成穩健守成

既濟卦是變革卦, 闡發了守成艱難的道理,提醒我們在成功時更要防患。既濟卦是已獲成功,一切即將過去,進入完滿結束的階段。其卦下離上坎,是水火相交相濟、互相為用之象。剛上柔政,柔從於剛,是“剛柔正”;三個陽爻都居陽位,三個陰爻都居陰位,是“位皆當”。在這一階段,六爻皆正,秩序井然,陰陽相濟為用,舊的矛盾得到克服,事業發展平穩推進。

君子思患預防

既濟卦卦辭“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象征事業已經成功,連柔小者都會亨通,需要謹慎和持守正固。開始階段吉祥,到了最後階段就呈現亂象。

《象傳》說:“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預防之。”從此卦的卦性來看,是水在火上之象,稱為水火既濟。水與火相處,水的寒潤與火的燥熱,可以彼此補益相濟,但也存在著水火不容及相滅的危險。在禍患未到來之前,君子就應該考慮如何預防它。

既濟卦六爻三陰都居陰位得正,三陽都居陽位得正。三陽三陰都兩兩相應,形象最完整,稱作既濟卦。造物的微妙正在於此,陰陽錯綜複雜,意味著各種力量參與博弈,才能產生變化,生生不息;過於完整,反而僵化,形成體製化困局,以致喪失積極奮發的活力,不能再有大的作為,隻有小事,勉強還能亨通。凡事在成功之後,跟著來的必然是頹廢鬆懈,趨向沒落。這一卦的卦辭並不吉祥,以下六爻的占斷,也都有警惕的語氣。宇宙中一切看似最美滿的事物,也愈隱藏著危機。由此卦可以看出《易經》的意蘊深長。

成功不易,成功之後的吉祥終會消失,又陷入到混亂之中。特別是至既濟的上六,其道窮也,是說物極必反,僵化的所謂完美必將會破壞。因為它容不得任何創新和進步,已經成為繼續改革的阻撓者。任何事物到峰巔之後,都仍將麵臨新的挑戰,從來就沒有大功告成而一無可為的時候。

海信集團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又是一個保守型的企業。海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厚健倡導管理上的保守觀念,即“穩步+健康”。周厚健說:“企業不應求一時一事的高低,不應求大而做,而應求強而做,大的企業照樣會死掉,而強的企業一定可以做大”。

周厚健認為,一個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實際上是企業管理水平數字化的體現。可能有一些企業沒有把財務與管理密切聯係起來。財務係統是一個科學的管理係統,它最容易分析、比較容易發現問題。將財務與企業管理,市場割裂,會導致無法收拾的結局,韓國的大宇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大宇一度擴張得特別快,一個星期創辦好幾家企業,這種擴張是在脫離財務承受能力的情況下進行的,盡管金宇中是個經營奇才,大宇也發展得夠大,但說垮還是垮掉了。財務狀況不好,一定能找到經營上的問題,隻是它沒有去找而已。

正是看到了財務不健康是造成企業破產倒閉的重要原因之一,海信集團才十分強調財務的“保守”,這實際是在貫徹“要發展,更要健康”的發展思路。集團重視企業的發展,但更重視企業財務狀況的健康。海信集團將財務健康的目標鎖定為向國際先進企業看齊,按國際上企業隻要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即倒閉的標準,牢牢地控製資產負債率,提高資金周轉速度。集團要求各子公司在作經營計劃時要嚴格遵守“既突出效益又追求規模,保證在財務健康的條件下尋求更好的發展”的原則,防止子公司一味地追求冒進。“保守”的財務管理使海信集團成為一個理性、穩健發展的企業。

當企業進入一個高速增長期時,管理者容易出現盲目和驕傲自大的傾向,在一片熱鬧中喪失了應有的冷靜,瘋狂擴張,導致企業無力支撐龐大係統的正常運營,企業王國轟然倒塌。企業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之後,應該步入穩健經營期,注意內功的修煉,避免“初吉終亂”的悲劇。

安時思危,治時思亂

六四爻“終日戒。”《象傳》說:“終日戒,有所疑也。”六四時已過中,或將有變,故疑其生弊而終日戒。管理者應當常在有時思無時,常在安時思危時,並且要充分做好各種準備工作。隻有這樣,自己才能時常有危機感,即使災難來臨時也不至於驚慌失措。

在現代競爭中,領導者的能力更能決定企業的成敗衰榮。領導者不要為一時的成就迷惑,見喜不見憂,甚至妄自尊大。綜觀當今世界,企業間更新、淘汰的速度越來越快,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當一些著名大企業江河日下,難挽頹勢之時,一大批中小企業卻如旭日初升,光華顯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競爭是一場不進則退、永無止境的競賽。管理者要有成時思敗、安時思危、治時思亂的憂患意識。

在事業發展進入平穩推進階段後,要防止急躁冒進,穩紮穩打,為下一步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事業進入一帆風順,大功告成的既濟階段後,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當今社會,風雲變幻莫測,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悲劇。如果沒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等到一敗塗地時東山再起就十分困難了。因此,高明的管理者對此都深有感觸,他們永遠以失敗者自居,不斷地提醒警告自己、更新改造自己,以保證自己的“真正不敗”。所謂“自敗者不敗”,就是這個意思。

未濟:以終為始循環往複

未濟卦講以終為始、開拓進取。隻有創業沒有守業,當一個階段性的事業完成後,則意味著另一事業開始了。

未濟卦為六十四卦的最後一卦,含有揭示《周易》真諦的深意。未濟就是未窮,未窮則有生生之義。這樣,《易經》雖隻有六十四卦,但最後一卦的生生之義使它不僅沒有在終點停下來,反而以終點為起點又展開新一輪的矛盾運動過程。

凡是有大成之人都具有不斷進,取積極開拓的意識,當別人認為他已經取得成功時,他卻認為自己並沒有成功,這種意識驅使他們進入新的領域,創造新的輝煌。由於在事業追求上永不滿足、開拓進取,他們真正做到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一個高度走向另一個高度。

隻有創業沒有守業

未濟卦在既濟卦之後,表示結束,但並不是終極。一元結束,意味著新的一元開始。凡事不可太滿,滿則溢。未濟恰好是既濟的反卦,它的爻序與既濟正好相反,它是坎下離上,火水不濟。未濟陰陽六爻全部出班離位,陰差陽錯,表示未成功、未完成、未停止的意思,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

對於管理者來說,最可怕的是那種誌得意滿、功成名就的浮躁意識。其實不管你做得多麼好,多麼強盛,如果在危機四伏的競爭中,不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也是很難保證企業長盛不衰。競爭沒有終點,沒有勝負,沒有時間再陶醉在曾經獲得的輝煌中。管理者要麵對現實,從頭做起,創造嶄新的每一天,永遠地去再贏一次。

1993年,張瑞敏在一篇文章中談到了氣盛而不能浮躁的憂患意識:巨人歌利亞不可一世,但麵對牧羊小鬼大衛手中的彈弓卻應聲倒地。這說明了什麼?盛、衰、強、弱、大、小之間不是一成不變。企業亦然,昨日成功的楷模皆可成為今日失敗的典型。20年前IBM、通用汽車分居世界第一、第四位,而今天卻隻能拱手讓座。

張瑞敏在多種場合表示,盡管海爾仍能以很快的速度發展,但極限隨時都可能出現,這與公司大小無關。當一個企業感到疲倦,不能創新,不能戰勝自我的時候,極限隨時都會到來。海爾一旦決策失誤,也許就像泰坦尼克號,頃刻沉沒。

1995年10月,張瑞敏針對集團幹部員工關於“守業”還是“創業”的不同認識,寫了《海爾:隻有創業,沒有守業——“草創與守成”之我見》一文。文中說:“我認為企業無‘守’勢。一個企業要想高速發展就不存在創業和守業的界限。確切地說,隻有原始資本積累階段的初期創業和不斷發展的再創業。否則,進入守業的定位,就等於從思想上解除武裝,你會認為你過去做到的一切已是巔峰狀態、是極限,不再需要進軍了,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但苟安不得安,守的結果隻能是一場空。再創業時最難的是如何保持不斷進取、自我加壓的氛圍。有的人曾為海爾出過力,立過功;有的人也曾為一個局麵的開拓作出過貢獻。但在獲得一定的成功後,他們身上的那種銳氣卻不見了,代之以誌得意滿故步自封,工作當然每況愈下。可以說在再創業時擺在我們麵前的是這樣一個難題:一方麵生存的壓力小了,至少感覺是這樣;另一方麵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卻更高了。因此如何能不斷地自我加壓,始終保持初期那種創業的衝動和激情,不斷學習提高素質和覺悟,成了企業能否保持高速增長的關鍵。”

領導者不能為眼前的成功所陶醉,為暫時的勝利而忘形,要時常在盛時思衰,常在熱時想冷時,時時提醒,日日警覺。一個人勝利了就會被成功衝昏頭腦,樂而忘憂,這就失去了正道,於是又潛伏了從既濟向動亂的未濟再度轉化的禍根。

開始新一輪的成功之旅

未濟卦象征未完成,雖剛柔都不在位,但三陰三陽皆相應,這正預示著變化正在醞釀中,新的一代正在成長,使未來產生希望。幹一番事業,日日維新,這是人生的意義。世界上很多人一輩子一無所成,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太容易滿足了。隻有擁有成大事的信心,才能最終成就大事,真正的大人物是不會躺在安樂窩裏回味自己的成就的,對於他們來講,未來是一個永遠做不完的夢。 宇宙間的一切不可能永遠圓滿,就此中止。事物的發展永遠不會終結,始終在醞釀之中,必然由虧而盈,由滿而損,反複循環,繼續演變,發展於無窮,具備無限潛力。我們在事業追求上永遠需要保持不斷開拓的進取精神,這樣才能使企業真正做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一個高度走向另一個高度。 以未濟而不是既濟作為六十四卦的結束,是沒有結束的結束,確是易理高深精妙之處。它體現了易家對宇宙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運動發展和生命規律的清醒認識,體現了易家不迷信絕對的完美和終極真理的神話。永遠將每一個勝利和成功,當做新的起點的辨證思想,這正是東方古老易學的哲學光輝,無限的生命力和無窮魅力的奧秘所在。所有領悟到未濟卦和整個《易經》精神的人都會感到,人生有涯,知也無涯。上下求索,慎終追遠,無悔此生,我們追求的事業就會永遠隨《易》道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