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虛受人

鹹卦卦辭“鹹。亨,利貞。取女吉。”鹹卦象征感應:亨通順利,有利於堅守正道;娶妻可以獲得吉祥。上卦為兌為少女,下卦為艮為少男。山澤通氣,有了相互交流與了解,男女兩心相悅,接而達到兩心相傾,心靈的相通利於婚嫁。《象傳》說:“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山上承,澤下潤,山澤通融是鹹卦的表征。君子效法山水相連這一現象,以虛懷若穀的精神容納感化他人。

鹹卦通過男女相感而成婚的道理,揭示了管理之道。領導者必須致力於感化下屬,虛心容人,才能實現上下協調,贏得下屬的擁戴。謙虛卑讓是德之基,《詩經》言:“溫溫恭人,為德之基。”將自己置於低位,對別人以禮相待,這就是謙虛。與此相反的是驕傲,即自大自滿,時時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別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應該永遠保持一顆謙虛之心,永不放棄警覺的態度,永不驕傲自滿。

《貞觀政要》中曾記載了唐太宗的卑謙恭讓之德。貞觀二年(628年),太宗與臣下言說:“人們說做天子的就可得自尊崇,無所畏懼,朕則以為天子應自守謙恭,常懷畏懼。過去舜曾告誡禹說:‘隻要你不矜持自誇,天下人才無人能與你爭;隻有你不事征伐,天下人才無人能與你爭功。’《易經》上經:‘人本能上是厭惡驕傲而喜好謙遜。’凡作天子的,若自以為是,妄自尊崇,不守謙恭之道,如犯了錯誤,誰肯犯顏諫奏?朕常畏懼天,不時傾聽朝臣們對我的批評和建議,務求謙虛為懷。對於自身的一言一行,無不反躬自問。是否合乎天道?是否符合臣子的意向?務求謹言慎行。天雖高,但地上事無巨細皆看得一清二楚;臣雖下,亦不時注意君主的一言一行,故我必須力求謙虛,並經常反省所言所行是否合乎天意民願。”一位居於萬民之上的帝王,能有此徹悟,實在是難能可貴。

許多優秀領導者深深明白這樣的道理:謙虛卑讓決不會使自己損失什麼,相反會贏得許多出乎意料的收獲。欲成就大業,除了要虛懷若穀之外,對自己的言行舉止也必須十分慎重。古語講“論言如汗”,說出的話就像身體流出的汗一樣,一旦流出來了,就不可能再回到體內。正因如此,做人實在不得不謹言慎行,這種謙虛的態度對於領導者來說十分重要。

下情上達,上情下達

鹹卦初六爻“鹹其拇”,感應發生在腳的大拇指上。六二爻“鹹其腓”,感應發生在小腿肚上。九三爻“鹹其股”,感應發生在大腿上。九四爻“貞吉,悔亡”,內心保持純潔無邪的態度可以獲得吉祥,沒有後悔。九五爻“鹹其脢,無悔”,感應發生在脊背的肉上,不會發生後悔。上六爻“鹹其輔頰舌”,感應發生在牙床、臉頰、舌頭上。感應由下向上,吉祥無悔。管理就應該像這樣,下情上達,下麵的情況或意見能夠通達於上。《管子·明法》說:“下情不上通,謂之塞。”領導者要能做到平易近人,體察下情。如果使人敬而遠之,造成疏遠,就難以下情上達,可能會造成誤解。

沒有溝通,領導的作用就無法發揮,領導才幹就無法施展,領導職責也無法完成。其實管人就是管心,管住了對方的心,就管住了這個人。人與人隻有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溝通。領導者要明白,自己與下屬之間雖然有職位高低、權力大小的差別,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維護自尊的強烈心理需求。因此,決不能在溝通中擺架子。否則,必然會招致下屬的不滿,對你敬而遠之,甚至怨而避之。溝通時要做到坦誠相見,說真心話,用真感情。隻有這樣,在溝通中才能叩開下屬的心扉,達到溝通的目的。

要準確地理解他人,換位思考極為重要。隻有站在對方的位置和立場上來思考問題,才能夠更準確地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心理狀態,才能找準溝通的結合點,增強溝通的針對性。領導者若隻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體諒下屬的想法,就很難走入下屬的內心世界,很難被下屬接納。如果彼此產生親近感,溝通就很容易。

領導者在溝通時要盡可能地在平靜的情緒狀態下,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溝通效果。領導者還要樂於傾聽,積極地傾聽,給下屬以表現自我的機會,可使下屬產生一定的歸屬感,配合意識和參與溝通的積極性便會明顯增強。在溝通過程中,下屬在意的不是領導者聽到了多少,而是聽進去了多少。

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動性,以你的真誠去換取別人的真誠,才會心心相印。領導者如果能做到這些,就能達到下情上達和上情下達。

益:損上益下互相增益

益卦講損上益下,互相增益的智慧。管理者應以恩惠誠意去對待部屬,部屬也以同樣的行動去回報。 益卦是增益的卦象。上卦為巽為風,下卦為震為雷;風愈強雷愈響,風助雷威;雷愈響風愈急,雷助風勢;風與雷相互助長,氣勢增益。下卦震是動,上卦巽是木是風,卦象又為木船為風所漂動,故有“利涉大川”的比喻。益卦講,增益過程由雷霆般的主動進取與微風般的溫和謙讓組成,一天比一天發展而沒有盡頭。

見善則遷不斷增益

益卦卦辭“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益卦象征增益:利於前去行事,利於渡大河越巨流。《象辭》說“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益卦的卦象為狂風和驚雷互相激蕩,相得益彰之表象,君子應當看到良好的行為就馬上向它看齊,有了過錯就馬上改正,不斷增強自身的美好品德。益卦強調管理者施恩惠給人民,做有利於人民的事。

初九爻“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利於大顯身手幹一番事業,如果能獲得大吉大利,就不會遭到責難。《象辭》說:“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大吉大利,沒有什麼災禍。用自己的才能為民眾謀利但不以自己的才能為自己謀取重利,得到增益之後,就可以有功而無過。

六二爻“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若想為為人民做有益的事,隻要不違背古聖人的崇高品德,就能永遠符合人民的利益而吉祥如意。堅持中正之德,虛懷若穀,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

六三爻“益之用凶事,無咎。”將所得到的好處用來幫助他人解除危難和災禍,這樣才不會引起麻煩。將得到的好處用來解救他人的危難,是保全自身的最好辦法。因為身處顯赫地位,得到許多好處,同時也埋下了禍根,隻有把這些好處用來助人,才能得人心,免除災禍,從而可以牢固地保持所得到的好處。

六四爻“中行,告公從。”采取溫和寬厚的中庸態度行事,有事求告於王公的話,王公會很樂意的答應。並不是由於別的原因,完全是甘願自我減損而使天下大眾受益的誌向感動了王公貴人。

九五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滿腹虔誠地懷著一顆使天下人受惠的仁慈之心,不用占卦問卜就知道是大吉大利,將心比心天下人必然也都虔誠地懷著施惠於我、感我恩德的心願。這種萬民歸心的盛況,使我自行減損造福大眾的心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施行仁政,用道德為天下民眾謀利益,以積累我的德行,就會得到天下民眾的信任。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的變化規律是將自己的光熱減損而用以照耀缺少光熱的萬物;而做人的基本準則則是不斷的摒棄自己的不足之處,將自己的能力無私地奉獻給天下民眾,為天下民眾謀利。在上位的管理者應像天一樣,將自己的才能、熱情、精力奉獻給在下位的部屬,為民眾謀利,辛勞奔波,但又不自我誇耀,自高自大,不倚仗功苦勞高而欺淩民眾,使民眾得利,使民眾喜悅擁戴。

領導者要有公益心

益卦損上益下,就是減損高位者,使低位者受益,象征管理者減損自己的財富而使團隊受益,能做到減損自己而使別人受益,自然會受到歡迎,而且誠心誠意地去幫助別人,也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回報。能如此則進行任何事都會有利,也有利於從事如涉大川這樣的冒險之事。一切減損的動機要純正,目的要正當,不可違背道德且要適度。

上九爻“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上九,沒有誰來讓他受益,倒是有人來攻擊他;內心拿定主意卻不能持之以恒,必然會有凶險臨頭。因為背離了損己益人的宗旨,由損上益下變為損下益上,必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要求受益的呼聲隻能是一廂情願之辭,倒是有人來攻擊他。如果一個管理者貪得無厭,隻計較個人私利,不考慮員工利益,一味要求別人奉獻,不和別人分享成果,沒有人會理睬的,反而會引起憤怒,進行攻擊。隻重利益的人,意誌無恒,結果必然凶險。管理者要有公益心,做事情時要多為大家著想,有施惠於民的寬大胸懷。

奇美集團創始人許文龍很懂得損上益下的哲學。他領導的奇美石化公司是生產ABS樹脂的全球最大的廠商,其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值的20%。許文龍可以說是最不像生意人的大企業家,他認為賺錢隻是手段,應該將所賺的錢發揮功用,使自己,也使大家過得更加幸福快樂。

許文龍除了將一部分錢繼續投資,擴大再生產外,更多的錢都是用於回報社會。除了建醫院,擴大奇美藝術館的收藏外,他還利用奇美基金會,做了許許多多不願意讓人知道的善事。他曾經說過,不打算將錢留給他的孩子,也不會把自己創造的事業移交給他們。 許文龍說:“我自認為命很不錯,凡事放得下,看得開。”他還認為:“錢聚則人散,錢散則人聚,隻要人聚,沒有賺不到的錢”。他認為這句話知易行難,因為越有錢的人,越愛錢,而他相信,要追求心靈的舒暢和淨化,隻有將利潤分給員工,也要把利潤回贈給客戶,錢要大家一齊分享才有意義。

利人是善,損己利人是大善,而利人便是利己。德不美,大才必妨大善。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領導者的行事原則是做而不爭。正因為不爭,所以普天之下的人們都無法與之爭。高明的管理者懂得為而不爭,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無害於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爭而勝。如果隻顧自己,不顧別人,會如何?老子說:“出生入死,何以故?以生生之厚。”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大善、通達、適當、能幹,就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了。

師:賢明中正人得其位

師卦講統率下屬的方法。統帥如何統領眾人?如何帶領一支軍隊用兵作戰?今天的領導如何提高領導力?怎樣管理屬下?這一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師卦的形象是水在地下,水不流出地外。同理,士兵在民眾當中,意味著在柔順的民眾中隱伏著軍隊與凶險。領導者要能夠從治軍、用人、策略三個方麵管好自己的下屬。首先,是治軍。初六爻辭“師出以律,否臧凶。”出師征戰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如果軍紀混亂必然有凶險。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其他領域,嚴明的紀律約束都是十分必要的,沒有紀律必然鬆散,一盤散沙,將一敗塗地。其次,是用人。上六爻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論功行賞,應對每一位將士進行客觀中肯的評價,獎賞賢能之人,拒絕無能和品行低下的小人。這時一定要“守持正道”,做到公平公正,否則,必定會導致內部混亂。最後,是策略。師卦強調師出有名,即首先讓自己的軍隊成為正義之師,這樣才會得到大眾的支持,才會有群眾基礎,其次要知己知彼,謹慎用兵,進退有度。

統帥必須賢明中正

師卦卦辭說:“師,貞丈人吉,無咎。”賢明長者統兵,能使眾多部屬堅守正道,勢必獲得吉祥。對於企業來說,領導者應該是一個特殊的人物,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行為與公司員工無關,因為領導的行為往往對員工起表率作用。

九二爻“在師中,吉,無咎”。這裏強調做一個領導一定要剛毅中正,要德才兼備。六三爻“六三,師或輿屍,凶。”陰柔之人擔任統帥,又處於凶險之位,是很危險的。這提示我們,統帥有很大的職權,一定要剛強有力,如果柔弱無能,終究不會取得成功。

日本當代著名管理學家土光敏夫一生救活並發展了幾個大企業,從石川島造船公司到東芝電氣公司,成為日本公認的企業領袖。

1965年5月,土光敏夫接受石阪泰三的委托從退休中複出,擔當了東芝的重建任務,那年他已69歲。此時東芝電器公司因經營方針出現重大失誤,負債累累,瀕臨倒閉。在這個生死關頭,東芝公司希冀能借助土光敏夫的“神力”,力挽狂瀾,把公司帶出死亡的港灣,揚帆遠航。土光敏夫就任東芝電氣公司所“燒”的第一把“火”是喚起東芝公司全體員工的士氣。土光敏夫指出:東芝人才濟濟,曆史悠久,困難是暫時的,曙光即在前麵。他說:“沒有沉不了的船,也沒有不會倒閉的企業,一切事在人為。”在喚起東芝公司全體員工的信心後,土光敏夫大力提倡毛遂自薦和實行公開招聘製,把每一個人的潛力都發揮出來。

土光敏夫還大力提倡敬業精神,號召全體員工為公司無私奉獻。土敏夫光的辦公室有一條橫幅:“每個瞬間,都要集中你的全部力量工作。”土光敏夫以此為座右銘,他每天第一個走進辦公室,幾十年如一日,從未請過假,從未遲到過,一直到八十高齡的時候還與老伴一起住在一間簡樸的小木屋中。

1972年,土光敏夫在東芝奮鬥了7年。由於他經營有方,東芝已從災禍中走了出來,並飛速發展,利潤也在成倍增長。如今,日本東芝電氣公司已經躋身於世界著名企業的行列。土光敏夫有一句名言:“上級全力以赴地工作就是對下級的教育。職工三倍努力,領導就要十倍努力。”

人得其位,位得其人

六五爻“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委任有德長者統帥軍隊戰無不勝,委任無德小人隻能戰敗運送戰死者的屍體。這說明用人不當,必招致大敗,將自食惡果。所以,上六爻也說“小人勿用。”管理者必須是賢能之人,任用小人則會導致失敗。

作為領導,知人善任是一門學問。有的人學問好、有見地,能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但讓他去實際從事行政工作,卻發現其無法勝任。有的人實際工作做得很好,但將他提拔到高一級的地位,反而讓他無所適從。身為領導,對部下首先要有透徹的了解,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以達到人事相宜的效果。一個公司隻有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能“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作為一個領導者,對員工的才能、興趣了解於胸,才能針對某項特定的工作選擇適合的人選,追求人與事的統一。

管理學上講,沒有平庸的人,隻有平庸的管理。知人善任,讓自己的下屬去做他們適合的事情,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工作潛能,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許多成功人士都善於識人,又能夠把人才放在適當的位置上,這是管理好下屬的良方。許多領導者往往常感歎手下無人可用,其實在很多時候不是手下沒人,而是沒有把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岩在用人上頗有裁縫量體裁衣的細心。胡雪岩經營錢莊“知人善任,所有號友皆是少年能幹,精於會計者”。辦胡慶餘堂藥店,重金聘請長期從事藥業經營,熟悉藥材業務,又懂得經營管理的行家擔任阿大(經理);聘請熟悉藥材產地,生產季節和質量真偽優劣的人當阿二(協理),作為阿大的副手,負責進貨業務;還選取熟悉財務的人擔任總賬房。

以上三種人被列為頭檔雇員,稱“先生”,他們能寫會算,懂業務,善經營,屬於穿長衫的“白領”;因而一切待遇從優。先生以下,是被稱為“師傅”的二檔雇員,他們略懂藥物知識,會切藥、熬藥、製藥,實踐經驗豐富,是穿短衣,在工場勞動的“藍領工作者”,工資待遇低於先生;師傅以下是末檔幫工,他們是臨時雇來的,主要從事搓丸藥等簡單的勞動,計件付酬。由於分工明確,職位相稱,酬勞合理,胡雪岩的錢莊、藥號運轉靈活,相互協調。

此外,胡雪岩在經營管理中非常善於用人之長,客觀待人。有一年,胡慶餘堂負責進貨的“阿二”千裏迢迢到東北采購大批藥材。可當他風塵仆仆地回到杭州後,藥號“阿大”見人參質量不如往年,價格卻比過去高,就埋怨阿二不會辦事。阿二以質次價高是因為邊境有戰事之故而據理力爭,兩人一直吵到胡雪岩處。

胡雪岩了解情況後,留他們吃飯,並特意向阿二敬酒,感謝他萬裏奔波,在貨源短缺的困難時期為胡慶餘堂采購到大量緊俏的藥品。用這些話打動阿大的心,讓他也向阿二敬酒,兩人一笑泯怨怒。飯後,胡雪岩吩咐阿大:“古人雲,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商事如同戰事,應當用人不疑。以後凡采購的價格、數量和質量,就由阿二負責。”阿大怕這樣做有了兩個阿大會壞了店規,胡雪岩說:“我們就叫阿二為‘進貨阿大’。”從此,胡慶餘堂便有了兩個“阿大”,前位阿大各司其職,把生意做得更紅火了。

領導者是主帥,不需要去衝鋒陷陣,但要學會選好兵,用好將。這樣的兵和將在你身邊越多,那麼你的發展就越沒有限製。在有些領導者眼裏,人人有其短,所以人人不可信,不可用。於是我們看到今日許多公司,或者任人唯親,或者領導事必躬親,其結局往往是管理混亂或者領導累死,手下閑死,事情辦死。在另外某些領導者眼裏,卻能見人之長、用人之長。所以,一個企業是否興旺發達,領導者的眼光——見人、用人的標準起著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