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公元前201年,劉邦聯合諸侯軍,與項羽在垓下決戰,取得全勝,為統一的西漢王朝奠定了基礎。按理說,皇位非劉邦莫屬,而劉邦再三推辭說:“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皇帝。”意思是,我聽說有賢德的人才能做皇帝,圖有空言虛語,保不住皇帝的稱號,即皇帝位是不敢當的。

我們且不論劉邦所言是真情還是假意,就那一番話也夠感人至深,謙和又入理。被奉為萬代師表的孔子對謙虛就有獨到的見解,他說:“絕頂聰明的人,用持重來保持他的聰明;功滿天下的人,用謙遜來保持他的功勞;勇力蓋世的人,用謹慎來保持他的本領。”一個人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無論有多大成就,都應始終如一地守住謙謹這一涵養。驕躁乃是大忌,隻有保持謙恭而不自大的態度,才能顯示出對他人的尊敬,也隻有這樣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尋求上進,從而為自己以及企業的發展鋪平道路。

謙恭禮讓不樹敵

初六爻“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做人要謙遜,謙遜的人,無論走在哪裏,都會得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這種謙遜之德要靠平時的自我修養得到。六二爻“鳴謙,貞吉。”謙遜的名聲遠揚,堅持正道可獲得吉祥。謙遜要出自內心,誠於內而形於外,這樣的謙遜才給人帶來吉祥。九三爻“勞謙,君子有終,吉。”有功勞而又謙虛,能把這種美德堅持至終,吉祥。

讀謙卦,使人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避禍求福之道,把謙虛當成自己的終生守護神。人要有謙德,做到謙,遇事就通達,就有好的結果。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切莫因不知深淺進退而禍身,這是造成一個事業大起大落的缺點。與人合作,要懂得謙恭禮讓之法。唯有這樣,你的事業旅程才能順暢萬達。

香港《文彙報》曾刊登李嘉誠專訪,主持人問:“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經曆那麼多艱難風雨之後,您為什麼對朋友甚至商業上的夥伴抱有十分的坦誠和磊落?”

李嘉誠答道:“簡單地講,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如果生意跑來找你,就容易做。一個人最要緊的是自己要謙遜,對人卻要真誠,顧信用,夠朋友。這麼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我是引以為榮的。”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老競爭對手怡和,李嘉誠鼎助包玉剛購得九龍倉,又擊敗置地購得中區新地王,並沒為此而與紐璧堅、凱瑟克結為冤家而不共戴天。每一次戰役後,他們都握手言和,並聯手發展地產項目。

實際上,自我謙遜,善待他人,是交朋友的保證。正如在積累財富上創造了奇跡一樣,李嘉誠的人緣之佳在險惡的商場同樣創造了奇跡。有人說,李嘉誠生意場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幾乎每個有過一麵之交的人,都會成為他的朋友。所以,李嘉誠在生意場上隻有對手而沒有敵人,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一個人謙虛,則有禮,能平等待人,寬容溫厚;一個領導者不驕傲,則不專斷。謙虛是領導者必備的美德,做人沒有良好的品德,難以得到好的結果。領導者必須在本質上修煉自己高尚的修養。

無妄:守住正念不妄動

無妄卦講堅守正道、處事不妄為,全卦的內容是講行為修養要合於正軌。

無妄卦下震上乾,震為雷為動,乾為天為健。天下雷聲震動,這個動是遵循天道而動,故有無妄之義。無妄卦象征不妄為,在行為上就是不輕舉妄動。一個人思想、行為不虛妄,就能通行順利。思想行為不正,就有災禍,不利於所行。

無妄卦教我們如何立身,要身正,要有正氣。動機不純正就有災禍,身正則吉,身不正則凶。卦中六爻分別從不同階段,不同情況,講了六種“無妄”,告訴人們在不同情況下應如何立身。

無妄是最大的亨通

無妄卦卦辭“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辦事亨通,利於堅守正道。如果不守正道則有災異,不利於前去行事。無妄利於修身養德,人心偏離善正德,就像眼睛受傷一樣痛苦難受,不利於進取做事。

初九爻“無妄,往吉。”初九是開始階段,開始無妄,說明起步正。因此,前行吉祥,能夠如願以償。起步正對人一生很重要,要立身,重起步,這就是初九對我們的教誨。

六二爻“不耕獲,不菑佘,則利有攸往。”不能期望剛耕種就想收獲,不能期望剛開荒就得到良田。這樣,才會有利於所往。妄為往往來自急躁,急躁的危險在於脫離實際,違反客觀規律。所以,無妄,必須防止急躁。做事要按照程序和步驟,按部就班地做。

六三爻“妄之災,或係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無妄之災通常指無故而受災,如同拴在路邊的牛被過路人牽走,附近村落裏的人就會受到被懷疑蒙不白之冤。這是說,在修心過程中仍然會發生一些無端的災難,可能像有的人將妄心妄意如同係牛一樣,以為拴住就可以不管了;也可能像過路人順手牽牛一樣動起貪念;也可能像鄰村鄉人一樣受到懷疑就認為是受了不白之冤。究其實質,無妄之災都是有因而來,絕不是無緣無故的,隻有真正將妄心妄意全部轉化為正知正見,起心動念不離道德,就不會有任何災禍臨身了。

九四爻“可貞。無咎。”這一爻是說,前三步的基礎修煉都到位了,妄心妄意都不滋生了,就可以貞問德道修身,道德圓滿之事了,人生路上自然可以無災無咎了。

九五爻“無妄之疾,勿藥有喜。”到這一層,修身的效應也就顯示出來了。修身實現了無妄,這時候,即便發生了疾病,不用藥物治療也能自動痊愈,身心健康,百病不侵,而且喜不自禁了。

上九爻“無妄行,有眚,無攸利。”這裏的“無”本義仍為回歸於本來虛無,意為堅決戒除妄心妄行,不然就會有災難發生,不利於做任何事。這一爻是全卦總結式的警示,回應於開頭“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的彖辭斷語,意在強調,修身是自始至終、時時刻刻不可鬆懈之事,唯有回歸於“無”,才算到達了理想的歸宿。

人為什麼離道失德?根本原因在於後天的塵濁助長了本心,專權貪欲強行把持了心腦活動的領導權,人才會妄意叢生,妄行不斷,人生困苦,煩惱無盡。德道修身,就是進德去妄,戒除妄意妄行,使其永不萌生,然後才談得上實現國家大治,淳德而歸道。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懼怕“無妄之災”,殊不知“無妄之災”皆由有妄之因招致,為何不認真思考一下,是否應該盡快去修煉自身的無妄之德呢?

保持純正之心

一個人不妄想,一生必獲吉祥。領導者用一顆純正之心做事,內心安然清淨,自然不會被外物擾亂心誌,一心一意管理。做不到這樣,就會欲望膨脹,心生非分之想,不按規矩辦事,最終會自食其果,墜入痛苦深淵。

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在日記中寫道:據說學圍棋的人,大約下過一萬次棋便可擁有初段的實力。我認為培養純正之心的情形亦然。首先,早晚要著意於培養純正之心,並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是否端正,這樣持續一年、兩年,做一萬次,亦即經過30年以後,即可達到純正初段的程度。到達純正初段時,才能算是擁有正常人的心態。這時,所有的判斷和行動大致不會有什麼差錯了。

鬆下在另一則日記中說:“我認為成功的經營者和失敗的經營者之間最大的分別,在於究竟能做到幾分大公無私,以無私之心觀察事物。以私心,也就是以私人欲望經營的人,必定失敗。能戰勝私欲的經營者,才能促使事業興盛繁榮。一切以公利為出發點,不為私欲所蔽。換言之,需有一顆正直的心。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不受私欲誘惑,以純正之心觀察事物,而且經常審視自己,告誡自己。”

韓愈《原道》雲:“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領導者和管理者心靈的自我修煉,才是管理的基礎。一個人的品行和他的事業是呈正比的,品性高古的人不一定能將事業做大,但品行不端的人,事業一定做不大。

大畜:德智兼蓄知止健

大畜卦講德智蓄養的智慧。無妄卦教人立身,大畜卦教人立德。

大畜卦下乾上艮,乾為天,艮為山。“天在山中”,所蓄之大,莫大於天。有容乃大,容天更大。有容天的胸懷,本身就是極高的道德修養。大畜主要指的是道德修養,就是立德,而德智聚集於身以後要繼續給以滋養,使之得到擴充和發展。

蓄養道德學識

大畜卦卦辭“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大畜卦象征巨大的蓄聚,利於堅守正道。不在家中自食,吉祥。利於涉越大河。此卦指出德智蓄養的原則和意義。

大畜卦象征所畜的對象是大。道德是剛健誠實,兩者交相輝映,天天有進步。陽剛在上,尊重賢才,自強不息而不妄為。《象傳》說:“天在山中,大畜。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天在山中,山有容乃大,所以叫大畜。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君子應該多多研究學習前人的所作所為和言談舉止,用來培養自己的道德學識。

晚清重臣曾國藩說:“君子多思不若養誌,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怎樣才能蓄德?就是要使自己的本性變得剛健篤實。要有寬廣的胸懷,要能容納比你更大更強的人和物。還要不斷地去更新,日新其德,改變自己,不斷去掉自己不好的東西。如果堅持這樣做,就終有慶,終有喜,終有大吉,終能大行。

清代郭子固做過刑部員外郎,他當官從來不搞賄賂,仕途很不通暢。家人勸他學得圓滑一點,妻子則對他說得更為直接:“廉潔有什麼用,不過是個虛名。你沒聽人家說嘛,老實等於無能,公正等於吃虧,廉潔等於受窮。”郭子固說:“我這個人不敢以廉潔自詡,隻是沒有弄錢的本事而已。”妻子說:“現在社會風氣就是這樣,當官弄權,弄權發財。你就不會學著點,開始不會,時間一久也就學會了。”郭子固說:“盡管社會風氣如此,我這個人,還是這個人,是改不了的呀。”

孔子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古人說,正,止於一。一,就是至善的所在與至善的道理。心達到了至善,就恢複它的本來樣子,不為物累,不以己悲。心正則行有所止,有所止,則有所安,有所安,則自有所得。

身為領導者,隻要自己的行為端正,就算不下任何命令,部下也會遵從;如果自己的行為不端正,無論製定什麼政策規章,部下也不會遵從。領導者以身垂範,以身作則,才能使民眾心悅誠服;如果領導者言行不一,對人是一套,對己又是一套,不僅不能使人信服,而且必然使道德虛偽之風流行。領導者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重言教與身教的統一,發揮自身道德行為的表率作用。

《左傳》上說,人生有三樣不朽的事業,大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作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立德至關重要,要重視個人的修身,完善個人品格,重視個人的正心、誠意,還要知道以後踐履、躬行,通過情、意、知、行,達到人格完善。

健而不躁知止

《彖傳》說:“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艮為山為止,天之大卻容於山間,可見天之謙小。這個卦象重點告訴我們畜德以止,當止則止。健是剛是強是陽,上九居於君位六五之上,象征君王具有禮賢下士的胸懷和美德。止健就是使其具有這種胸懷和美德,這就是“正”,而且是“大正”。那麼如何止健呢?六爻從兩個角度分別回答了何時“止”和怎麼“止”的關鍵問題。

初九爻“有厲,利已。”有不 足,就要停止。《象傳》說:“有厲則已,不犯災也。”發現不足就停止,就不會有災禍。德智不足,急躁蠻幹,很不老練,任其發展,會有危險。這是“健”的不利一麵。止健,就是克服“健”的不利因素,防止蠻幹,避免危險。所以停止有利。立德就是在克服“不利”中健康成長。

九二爻“輿說輹。”在行進的過程中,因為車體與車輪的聯結部分脫落而不能走了。在具體做事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這個時候就要止。暫時停下來思考,研究,修複問題後再行動。

九三爻“良馬逐,利艱貞,日閑輿衛,利有攸往。”事情進展的像駿馬奔馳在草原上一樣的順利美好,這個時候最需要艱苦的磨煉,每天要規範自己的言行,才能無往而不利。“良馬逐”是比喻,說明蓄養取得重大成功。但是爻辭告誡說:還必須讓其在艱難中磨煉,以利於堅守正道。本爻旨在說明,即使具備了一定的道德修養,也不能一勞永逸,應當在艱難中修德不止。

六四爻“童牛之牿,元吉。”在牛角未長出之前就戴上木枷,是吉利的,是“止惡於未發之時”。既防患於未然,又保護牛角正常生長。防患在於嚴,保護在於愛。本爻旨在說明,立德,要“嚴”字當頭,愛在其中。

六五爻“豶豕之牙,吉。”閹割惡劣的公豬,讓它不能用牙傷人,大吉。公豬閹割之後根除了其烈性,本爻旨在說明,立德,重在正心。重在治本,止在根上。

上九爻“何天之衢,亨。”天上的大路四通八達,亨通。這是一種境界,如果能做到前麵的五點,你就可以達到這個境界了。上九“剛上而尚賢”,說明“蓄天”之德已修成,等於擔負天下重任的道路已暢通,所以亨通。本爻旨在說明,立德,歸根結底是為了行。

聯係前麵的無妄卦,無妄卦是以立身為主要命題,以不妄行為立身的基本原則,主要講“行”;大畜卦以立德為主要命題,以“止健”為立德的基本手段,主要講“止”。行中有止,止則為行,行是符合正道的行,止是對妄行的止,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頤:領導者的頤養之道

頤卦講頤養之道。自養之道,當本於德,不可棄德求欲;養人之道,當出於公,必須養德及物。

頤卦形同張開的嘴,“初九”、“上九”形如相對的兩排上、下牙,食物由中間進入,具有“養”的意思。上卦艮是山為止;下卦震是雷為動,雷在山下震動之表象,象征人類咀嚼食物時上下顎、齒之間的活動狀態,天下萬物頤養具有相互協調與適應。凡有生命的生靈都附有神靈聰慧,生於天地,奉獻於天地。頤卦說明作為世間君子就應當效法這種精神,為推動社會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能力,從而認知規律去頤養天下,感恩天地。

吉祥的頤養之道

頤卦卦辭“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頤卦象征頤養,堅守正道可獲吉祥。通過觀察萬物養育的現象,可知用自己的努力來謀取養口果腹的道理。天地養育著萬物,作為聖人以德養育著天下賢能之士和廣大民眾,可見因時製宜進行頤養之道是太重要了。

初九爻“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舍棄你神龜般的聰慧,癡呆地看著我鼓動腮顎進食,必有凶險。自己不努力卻貪婪地看著別人享受成果,這種行為不值得推薦或學習。此爻說明世間萬物都是神靈,富有聰慧的生存能力。如果自己不努力去生存,期待獲得別人的施舍,這樣發展下去必然有凶險。

六二爻“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凶。”顛倒了頤養的關係,來獲得生存是違背常理的。如向高山峻嶺前行中去尋求生存食物,這樣的征途必然遭遇凶險。此爻說明君子想做大事,一定要學習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按規律去辦事。

六三爻“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違背了頤養之道,結果必然凶險。在以後的十年裏被遺棄而得不到頤養,沒有一點好處。從根本上違背了養育他人和保養自己的原則和方法,因此很難改變劣境。此爻說明君子想做大事,決不可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否則必然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反過來向天下民眾提供頤養,這樣可獲吉祥。如同老虎覓食般地觀察天下民生,虎視眈眈,專心致誌,及時作為,這樣就沒有禍害了。財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向天下民眾施予光明和恩德。此爻說明君子的地位和財富來之於民,為富不仁必有後患,為富行善恩德萬代。

六五爻“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雖然違背了頤養的常規,但始終能堅守正道而結果吉祥,這樣是不能處理極為艱險重大的事情,就像不能涉越大江巨流。順從天理頤養之道的結果,雖然沒有禍害但也不會成大事。此爻說明君子想做大事,必須把握的原則性問題。

上九爻“由頤,厲吉,利涉大川。”順從頤養之道,經曆曲折坎坷就可以獲得吉祥。這樣就能處理重大國事,有利於涉越大江巨流。經過艱難的努力獲得成功,結果必然是大吉大利。此爻說明君子想做大事,通過努力,克服艱險一定能夠成功。

自養而兼養天下

上九“由頤”就是天下由之以養。上九處於頤卦之極,這時元氣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積蓄,陰虛已經轉為陽實,不僅因剛實能夠自養,同時又能養四個陰虛,既養己又養人,既養體又養德,最得頤養之正道,是頤道大成的象征。

頤卦六爻,上下兩個陽爻皆可自養或養人,中間四個陰虛皆是求養於人。本卦中還存在另一種情況,處於震體的下三爻皆隻養體不養德,不得養生之正道,多凶;處於艮體的上三爻以養德為主導,身心兼養,得養生之正道,皆吉。頤卦六爻中存在著這兩種規律的交叉,表現出自養、養人及養於人,養德與養體的複雜現象。

頤卦六爻,下三爻都是“自養”不得其道,因此初“凶”、二“征凶”、三“無攸利”;上三爻都是努力“養人”,因此四“吉”、五“居貞吉”、上“吉”且“利”。《周易折中》引吳日慎曰:“初九、六二、六三,皆自養口體,私而小者也;六四、六五、上九,皆養其德以養人,公而大者也。公而大者吉,得頤之正也;私而小者凶,失頤之貞也。可不觀頤而自求其正耶?”可見,六爻大義是集中讚美養人、養賢、養天下的“頤養”盛德。頤卦的頤養之道又是共贏之道。在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共贏的關係。

華人富豪李嘉誠在一次演講裏說道:假如有一筆生意盈利10%是合理的,也許通過努力可以賺取11%的利潤,但是他往往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他隻取得9%的利潤就可以了。他就是按照這樣的規律去做生意的。他認為做生意首先要交朋友,是朋友就要實現共贏。所以大家都認為李嘉誠很有誠意,和他做生意很有保障,所以他的生意越來越好,財富也越來越多,這就是李嘉誠做生意的一種共贏的財富觀念。

卦辭“觀頤,自求口實”要人們學習大自然的養育規律,在自然界和社會中,存在著很多的共贏現象。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會失去生機、枯萎,而眾多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這是自然界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這被稱之為“共生效應”。在非洲沙漠裏,甜瓜是土豚最好的食物,土豚吃了甜瓜以後會把自己的糞便埋到地裏,這樣不久,新的甜瓜又會長出來,結出果實。這樣就提供給更多的土豚以食物,如此反複,生生不息,演繹了一場甜瓜和土豚共贏共存的局麵。

恒:恒定其誌方有成

恒卦講恒久之道,做人要恒定其誌。 恒卦上震為雷,下巽為風,風雷相激,陰陽互應,以遇有合為常。“震”又為長男,“巽”為長女,男上女下,男主外女主內,古人認為這是男女的恒久之道,所以卦名為“恒”。

恒卦卦辭說,持之以恒就會亨通,但亨通必須要以堅持純正準則才會有利,才會像自然規律一樣恒久不變,無往而不勝。恒卦以夫婦關係為隱喻,闡述了恒定常道的原則,說明了堅持、不退縮和永不放棄的重要性。

君子以立不易方

恒卦卦辭“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恒象征恒久,恒通,沒有災禍,利於持恒守誌,有所往則有利。王弼《周易注》中指出:“恒而亨,以濟三事也:恒之為道,亨乃無咎也;恒通無咎,乃利正也;各得所恒,修其常道,終則有始,往而無違,故利有攸往也。”恒 可以成就三方麵的事情,沒有咎害、利於守正不移、利於向前發展。

《象傳》說:“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方即是道,君子應當效法恒卦之象,持之以恒,不改變自己的誌向。《周易正義》說:“君子立身,得其恒久之道,故不改易其方。”《彖傳》說:“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的運行和四時的變化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而恒常不息。因此,人們成就事業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恒守不偏。

可見,“恒”之為久,包含兩層意義,即不易與不已,即不改變與不停止。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沒有不易,不已便沒有根基,恒無所守;沒有不已,不易便不能成就,守無所獲。從人的德性修養層麵說,不易是立身之道;不已是修養功夫。沒有立身之道,則修養便沒有內容;沒有修養功夫,則“道”就不能內化於自我的德性之中。隻有二者和合為一,才能達到沒有咎害、利於守正不移、利於向前發展的美好結局。

恒久之道作為天地自然、社會人生的一種必然之道,能為人們帶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的大利益。但實行起來卻又並非易事。恒卦六爻的爻辭幾乎沒有什麼特別完美的:初六,浚恒,貞凶,無攸利。九二,悔亡。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九四,田無禽。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可見持恒守道是需要付出何等的艱辛。難怪孔子慨歎:“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