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忌憚三分(1 / 2)

雖然陳維新這樣說,但大家看到新來的鎮長如此年輕,當初便有些輕視,烏林鎮的爛攤子,憑他一個黃毛小子就管得過來?這些人夾雜著失望與觀望的心態,有人已經暗自搖頭,看來烏林鎮永遠都翻不了身了。

這隻是一場常規的見麵會,周濟對昨天的所見所聞隻字未提。鎮書記陳維新一直在琢磨著他的心思,隻是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由於周濟的特殊身份,陳維新這個鎮書記也要忌憚三分。開完這個會後,他左思右想,自己來到烏林鎮有些年頭了,一直無所作為,是不是該借周濟初來之勢,將這把火好好的燒一燒?

來到烏林鎮一個星期,周濟都隻是接待和處理一些正常的工作,鎮政府在編人員少,由於鎮裏財政困難,連陳維新都沒有配車。整個鎮政府隻有一輛舊吉普,陳維新也懶得坐,就扔在那裏給下鄉的幹部提供方便。

烏林是個農業鎮,最近一段時間,烏林迎來了曆史上最嚴重的幹旱,整整兩個月無風無雨。周濟也並沒什麼動靜,陳維新幾次想問怎麼抗旱救災的問題,但想了幾次也沒問出口,這畢竟是鎮長該做的事,但出現這樣的情況,陳維新就想,這個周濟看來是心中無數啊,這就要影響今年的糧食產量了。

陳維新準備以自己書記的身份召集個會議,內容是抗旱救災,但這天周濟來到書記辦公室,提出到要到鄉下看看。陳維新回答說:“好!既然想去下鄉走走,我就陪你去走一圈。”陳維新心裏琢磨周濟此行的用意。周濟來到這裏近一個月,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難道他這是在找突破口?

河東村是烏林河在烏林段的源頭,車子開出鎮裏,陳維新建議說:“那裏的魚很不錯,要不我們去釣釣魚,中午就在那裏吃飯?”

周濟爽快地答應說:“好啊,近水知魚性,我們靠著烏林河,也該了解一下這條河,品嚐一下魚味也是應該的。”

陳維新笑著說:“就是啊,我們這裏沒什麼好東西,就是說.,我們烏林是要啥沒啥,跟你過去呆了大嶺鎮差遠了。哎,金曼當上鎮長了嗎?”

周濟看了陳維新一眼,心想,這個時候陳維新問起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但是他還是說:“過去李貴富總是兼著黨政一把手,致使工作都不能好好的進行,金曼接任鎮長也是完全應該的。”

陳維新說:“是啊,金曼人又聰明能幹,還是苗書記的兒媳,什麼事情都是好辦的。”

陳維新暗中有所指,就是靠著金曼這個女人,他的事也是好辦的,但周濟不想過分的敏感,就隨便說起了其他的事情。

前麵的路不能通車。周濟就讓小劉將車停在路邊,他提出到山頭上看看。兩個人下了車,緩緩的沿著狹窄的小徑向上攀登。周濟忽然說:“聽說山那邊就是海浪河?”

海浪河是寧古與林口縣的交界處的一條河流,海浪河水流量大,一年都要發幾次大水,林口縣政府曾多次疏通河道,還是改變不了現狀。

“啊,如果海浪河的水給我們的烏林河注入一些,就解決了我們的問題了。”

陳維新說著就看著周濟,周濟也沒說什麼,爬到了河東村側麵坡上,放眼過去,就能看到幾裏之外的海浪河。二年前,縣政府在烏林鎮源頭施工,興建大壩,烏林河就出現了斷流。再加上連續幾個月的幹旱,烏林鎮已經雪上加霜,連用水都成了問題。

站在山坡上就能將兩條河流盡收眼底,周濟指著海浪河道:“如果我們可以將海浪河的水,引到烏林河來,在兩河之間開一條水渠,烏林鎮就能解決缺水的問題,陳書記覺得怎麼樣?”

陳維新驚喜地說:“周濟,你還真是這樣想的?我過去也就想一想,如果在兩河之間開鑿一條水渠。這在我們烏林鎮曆史上,絕對是巨大的貢獻,不僅僅是烏林鎮,就連整個烏林河流附近的村莊,都要受益不少。隻是這十幾公裏的水渠,工程浩大,拋開人力不說,資金又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周濟說:“這是個曆史的機遇,又是給我們的嚴峻的挑戰。我這一個月來,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們烏林鎮財政虧空,根本就不能指望,上頭撥款,能撥多少,我自知沒這麼大本事。”

陳維新歎息著說:“所以,這無非就是空中樓閣,看在眼裏,但永遠不能實現啊。”

看到陳維新的勁頭又消失了,周濟就大聲說:“陳書記,資金的事我去想辦法,不管多難,這個工程我們一定要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