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天血壓正常或輕微上升 ,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 ,早晨起床時卻感到頭暈、頭沉、軟弱無力 ,這往往是夜間血壓升高所致。
“方案介紹”針對這種“晝低夜高”的反勺型高血壓應該采取“夜裏降壓”法,可在睡前加服一片藥物,最好選用長效降壓藥物,白天不服藥物。
(四)非勺型高血壓——“持續降壓”法
“方案介紹”“晝夜均高”的非勺型高血壓應該采取“持續降壓”法:每天早晨服用一次長效降壓藥。持續24小時降壓效果的長效降壓藥,可避免服用短效藥物的患者因漏服或在夜間可能出現突發性血壓升高而導致心血管性猝死的危險性增高,並能保護靶器官,患者易於接受,可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新的WHO-ISH高血壓治療指南在藥物劑型上提倡1天1次的長效製劑。如果所用降壓藥達不到持續24小時的降壓效果,可以在晚上再加服一次。
四、根據年齡特點的分型藥療
(一)兒童高血壓
“治療原則”
⑴達標治療:降壓目標將血壓降低至相應年齡、性別和身高兒童血壓值的95百分位數以下,對於合並糖尿病的兒童應該在90百分位以下,以保護腎功能。
⑵基礎治療:所有藥物治療均應在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
⑶原發病治療:繼發性高血壓在兒童高血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主動脈縮窄、腎動脈血栓等,相當一部分繼發性高血壓需要采用手術等治療措施。
⑷個體化治療:有高血壓相關症狀,有靶器官損害或非藥物治療3-6個月效果不佳的兒童高血壓應給予藥物治療。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肝、腎生理功能及生物轉化途徑不斷變化,使得藥物在兒童使用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以及副作用等都還不清楚。因此,治療方案應該遵循獲得最大療效和順應性,產生最小副作用的原則,根據患兒高血壓的病生理特點選擇初始用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或合並用藥的個體化藥療方案。兒童期高血壓患者不一定終生血壓高,如患兒血壓控製良好,尤其肥胖患兒減重後血壓下降,可逐漸減藥,一部分患兒可最終停藥,但減藥和停藥後均應定期監測血壓。
“宜選藥物”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CCB、ACEI、直接血管擴張劑
“方案點評”大多數抗高血壓藥物在兒童中應用的劑量和安全性都來自於以往小部分患者使用的經驗,尚無大規模的循證醫學證據。對於青少年原發性高血壓,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被推薦為初始用藥,也可選用ACE抑製劑、CCB和β受體阻滯劑。
⑴利尿劑:兒童高血壓常用雙氫克尿噻,每日1~2mg/kg或30-60mg/m2,分1-2次。
⑵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用於治療兒童心髒疾病、偏頭痛預防和高血壓。普萘洛爾可用於兒童原發或繼發性高血壓,對主動脈縮窄繼發的高血壓有效,劑量範圍是每日1-6mg/kg,偶有需要更高的劑量。美托洛爾是心髒選擇性的β受體阻滯劑,是青少年中有效的降壓製劑。艾司洛爾是靜脈使用的短效β受體阻滯劑,應用於主動脈縮窄手術後高血壓和非高血壓患兒進行心導管操作時。靜脈注射拉貝洛爾應用於兒童重症高血壓的治療,平均負荷劑量和維持劑量分別是0.34 mg/kg和每小時0.78 mg/kg。
⑶ACEI:依那普利在兒童應用的劑量是0.02-0.58mg/kg,卡托普利在兒童應用的起始劑量是0.2-0.5mg/kg,劑量可調整到每日 1~5 mg/kg ,分2到3次服用,嬰兒的起始劑量是0.01~-0.1mg/kg。
⑷CCB:雙氫吡啶類CCBs廣泛的用於兒童高血壓的治療。口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0.2~0.5 mg/kg多為在急性、重症高血壓中應用;尼卡地平靜脈注射 (每分鍾1~4 pg/kg)用於兒童重症高血壓;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0.1~0.3mg/kg,每日1-2次,最大劑量為每日0.6mg/kg,均可用於兒童長期降壓治療。
⑸直接血管擴張劑:長壓定對兒童頑固性高血壓有效,起始劑量0.1~0.2 mg/kg,分兩次服用,每2~3天加量,一般維持量每日0.5~1.5 mg/kg。肼苯噠嗪等隻用於頑固性高血壓的短期治療。
(二)老年高血壓
老年高血壓的發病率高,控製率低,致殘致死率高,臨床表現多樣,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治療也有相應的特殊性。
老年患者血壓升高的主要特點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見,血壓變異大,靶器官並發症多等。老年人血壓波動大,尤其以收縮壓的變化顯著,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壓力調節功能減退所致。臨床表現為:夜間高血壓,清晨高血壓,餐後低血壓,直立位低血壓等。
“治療原則”
⑴重視降壓質量,盡量血壓達標:選擇性降低收縮壓,不降低甚至提高過低舒張壓,縮小脈壓差。循證醫學證實,對<80歲的老年人控製收縮期高血壓比舒張期高血壓對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更有益。指南建議老年人高血壓的收縮壓目標為150mmHg,舒張壓不要低於70mmHg。
目前對老年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舒張壓過低的處理沒有確定的意見,參考意見如下:
①(1)舒張壓50ml/min 時,選用噻嗪類利尿劑及安體舒通,有糖尿病時可考慮服吲噠帕胺,該藥還有降白蛋白尿作用,雙氫吡啶類CCB與利尿劑等合用可增強降壓效應。當GFR<50ml/min或有大量蛋白尿時則首選襻利尿劑或者長效利尿劑如吲噠帕胺。
⑸強力降壓:采用α、β受體全麵阻滯藥(達利全)或者(可樂定貼片)有可能有效。
附-可樂定控釋貼片介紹
“藥理特點”可樂定是中樞α受體激動劑。它直接激動下丘腦及延腦的中樞突觸後膜α2受體,使抑製性神經激動,減少中樞交感神經衝動傳出,從而抑製外周交感神經活動。可樂定還激動外周交感神經突觸後膜α2受體,增強其負反饋作用,減少末梢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外周血管阻力,減慢心率,降低血壓。不影響腎血流量。不宜發生直立性低血壓。
“適應症”高血壓
“用法用量”貼皮膚,首劑2.5mg/次,1次/周,4周後每周增加2.5mg,最大劑量7.5mg/周。
“製劑”控釋貼片:2.5mg/片
(二)高齡老年高血壓
對大於80歲的高齡老年高血壓進行降壓治療一直存在爭議。比如一位88歲老年,血壓170/80mmHg,無頭暈頭痛症狀,是否應該進行降壓治療呢?有人主張應該嚴格控製血壓,把收縮壓應該降到140mmHg以下;有人主張輕度降壓,把收縮壓降到150mmHg 左右即可,而有的人不主張降壓。如果降壓,舒張壓會下降到70mmHg以下,出現心絞痛、腦缺血等症狀,那該怎麼辦?
高齡老年高血壓發病率極高,其血壓具有收縮壓高、脈壓差大、晝夜節律消失、血壓波動大等特點,同時靶器官損害嚴重,常合並心腦腎等並發症,治療上降壓不易達標,藥物選擇困難。高齡老年高血壓治療即是當前高血壓臨床研究中的薄弱地帶,也是臨床醫學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近10年來, SHEP,Syst-Eur、Syst-China ,STOP-2等十幾個已經完成的老年抗高血壓治療的臨床試驗結果證明,對80歲以下老年進行抗高血壓治療有益。因此,在近幾年新的高血壓治療指南中均建議對80歲以下老年高血壓進行降壓治療。 80歲以上高齡老年高血壓是否給予治療?針對什麼進行治療,降壓目標是收縮壓、舒張壓還是脈壓差?降壓的目標值是多少?以及選用哪種降壓藥物有益?上述問題因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在目前所有指南都是“空白區”,至今沒有統一的建議和國內外專家共識。
Framingham研究中,對年齡>;65歲有心血管並發症的老年人進行了18年的隨訪研究.發現收縮壓在140~150 mm Hg的患者組心血管風險最小,提示可能是老年人合適的血壓水平。
日本2004年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南中指出,考慮到生理功能的變化和並發症發生率,老年人可分為低齡老年(年齡≥65歲)、中齡老年(年齡≥75歲)和高齡老年(年齡≥85歲)。對高齡老年患者,需要充分考慮降壓治療對心血管並發症和心腦腎血流灌注的影響,設定的初始降壓治療目標可略高,但最終目標血壓應<;140/90 mm Hg。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中對老年高血壓治療目標為收縮壓<;150 mm Hg,如能耐受還可以進一步降低。主要由於老年人血壓降低的難度大,特別是考慮到老年患者的主要器官灌注需要,因此要采用逐漸達標治療的步驟。2007年ESC/EsH指南指出,舒張壓不應低於60 mm Hg。
“宜選藥物”現有的幾個臨床研究給我們啟迪:年齡本身不是拒絕降壓治療的主要理由,針對高齡老年高血壓病特點的合理選擇和應用那些對心血管和腎髒有保護作用的降壓藥,有選擇地在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進行適度降壓治療是有益的。可以選用ARB、吲達帕胺、卡維地洛。
“方案點評”
⑴ARB坎地沙坦西酯治療高齡老年高血壓:SCOPE(The Study Cognition and Prognosis in the Elderly)是第一項研究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ARB(坎地沙坦西酯 )治療對認知功能及心腦血管事件影響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給我們如下的啟迪 :對於老齡高血壓患者,ARB(坎地沙坦西酯 )是一種較好的降壓藥物 ,其具有安全、有效的特點,可以明顯的降低腦卒中的發生及主要心血管事件;長期使用坎地沙坦西酯可以延緩老年癡呆的進展同時顯著降低非致死性卒中的發生率。
⑵利尿劑吲達帕胺治療高齡老年高血壓:2007年揭曉的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試驗(HYVET)治療組采用吲達帕胺緩釋片作為基礎藥物(1.5 mg/d), 目標值為150/80 mmHg。研究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組相比,治療組血壓平均降低15.0/6.1 mmHg,腦卒中發生率降低30%,總死亡率降低21%,致死性腦卒中減少39%,心力衰竭減少64%。而且,治療組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於安慰劑組。 盡管存在一些局限性,HYVET試驗仍是一項很優秀的臨床試驗,為支持對80歲以上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提供了循證證據。
⑶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治療高齡老年高血壓:卡維地洛作為新一代β受體阻滯劑,具有選擇性阻滯β1受體及選擇性阻滯α1受體雙重擴血管作用,同時抑製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兒茶酚胺的分泌,尚有抗氧化及鈣拮抗作用。其主要通過肝髒代謝,對高齡老年腎功能不全者較安全。對100例80歲以上高齡老人高血壓卡維地洛聯合其它降壓藥的降壓效果和生存事件進行2年隨訪觀察。表明卡維地洛聯合聯合其它降壓藥物,不僅提高對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製的效果,而且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保護、並發疾病如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的治療以及延長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對高齡老人高血壓病人的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三)白大衣高血壓
“宜選藥物”ACEI、β受體阻滯劑。
“方案點評”白大衣高血壓是介於原發高血壓和正常血壓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造成靶器官損害的幾率較正常血壓要大,但危險性低於持續性高血壓,對心血管係統是一種危險因素。由於白大衣高血壓者可能存在心髒、血管和腎髒等靶器官的損害以及且血脂、血糖代謝異常,因此,對白大衣高血壓患者應進行防治。改善病人生活方式,如戒煙酒、低鹽飲食、增加活動以及減肥,減輕精神壓力,注意休息等。選用藥物時要針對白大衣高血壓的發生機製,強調應用生理性降壓藥物。ACEI、β受體阻滯劑等。但是應該注意避免藥物性低血壓和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
(四)高血壓伴直立性低血壓
“方案點評”直立性低血壓指站立位收縮壓降低10mmHg以上伴頭暈或暈厥,常見於患有收縮期高血壓、糖尿病和服用利尿劑、靜脈擴張劑(如硝酸酯、α阻滯劑和偉哥類藥物)和一些治療精神病的藥物的老年人。因老年人血管調節反射功能減退,易產生服藥後血壓的急劇下降而出現低血壓反應。
應該監測這些人的直立位血壓。應該警惕血容量不足和過快增加抗高血壓藥物的劑量,避免速效強力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片等。必須做到小劑量聯合用藥,在改變體位時不可動作過快,動作幅度也不能過大。在用藥最初2周內每日測定血壓1~2次,以了解有無低血壓傾向,加強防護措施,以免發生意外。
因病情危急,需要緊急救治;
因情況各異,急救方案不同。
應該如何實施高血壓急症的緊急救治策略?
各種高血壓急症應采取什麼樣的降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