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天大典的流程想來先生應該清楚,便不需要我再多做解釋了吧。”嚴州見到蔣巽風從一旁的樓梯上走了上來,直接收斂起了笑容,道。
蔣巽風也不想和那嚴州打太極,便也是直接了當的說道:“嚴先生,不管你心裏在想什麼,你我都清楚,有違天道的事情,多做不僅折損他人氣運,更是折損自己壽命。想必先生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嚴州的臉上並沒有什麼過多的表情。道:“臥雲先生既然知道天道,那你覺得什麼才是順應天道呢?莫非九五之尊便是天道,且不聞武王伐紂也是順應天道麼。”
蔣巽風整個人的臉色更加陰沉,卻是沒有說話,靜靜的聽著。
嚴州繼續說道:“當年後周氣數已盡,南晉取而代之,正所謂順應天道,理應如此。你我通曉術道,難道你會看不出這南晉此刻已是氣數已盡,垂暮邊緣?即便還能在苟延殘喘上幾年,終究還是會消弭於曆史的長河之中。倒不如……”
嚴州的話還沒說完,蔣巽風便打斷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嚴先生還請自己珍重。”
蔣巽風也懶得跟他扯什麼天道,一甩袍袖便往邊上祭祀的地方走去。那裏已經有一隊士兵站在那裏,有的手裏抱著雞,也有的牽著牛什麼的,見到蔣巽風過去,雖然都不認識,也都紛紛致禮。
嚴州見到蔣巽風離開也不就沒有多說什麼,眼神中露出了一絲狠厲之色。那種略帶殺意的眼神,讓遠處的蔣巽風也是有種背脊發涼的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武百官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平頂峰之上。最後隨著悠揚的樂聲,一行人抬著龍攆,也是慢慢的從山下緩緩行至了山頂之上。
一旁的司禮太監報道:“皇上駕到!”
所有官員全部齊齊下跪,場麵甚是恢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龍攆之中的皇帝,伸出稚嫩的小手,輕輕撥開簾子,走了出來。用他那清脆的童聲道:“眾愛卿平身。”
他在太後和小太監的陪同下往天台走去。雖然小皇帝在下了龍攆的時候已經喊了平身,但卻沒有一個大臣敢站起身來。而直到小皇帝從他們身邊經過之後他們才珊珊的站起身來。
就在小皇帝又走出幾步之後,忽然身後有一隊士兵整齊劃一的從龍攆的後麵跑了出來。一人身著戎裝,邁步之間都有呼風喚雨的英氣。如果拿尺丈量,可以輕易發現,那人每走一步都是同樣的尺寸,分毫不差。
那人跨步上前,一拜而下,道:“臣,陳華淩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這個人的到來,在場的大部分文武百官都是一種愕然,然而還有一批人眉頭都是緊緊的皺起。
作者 秋葉紅了 說:有讀者朋友問我,這寧王怎麼感覺智商不在線了。我想要告訴大家,寧王雖然有智謀,不是小白的存在。但他考慮問題都太過片麵,沒有深謀遠慮,對外在客官因素分析太少,隻遵循表麵證據所能展現出的主觀局麵。這個從一開始自以為是的從遠處調兵想自己放火再救火的舉動中就可以看出來了。殊不知風雲變化都隻在轉瞬之間。前一秒還溫和的暖風,下一秒就有可能變成呼嘯的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