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找汙源 途中遇劫匪(1 / 2)

石岩有一種把戲演砸的感覺,便學著大老王的笑法,轉頭盯著背頭說:“找我?有事?”

背頭抬起碩大的禿瓢,不耐煩的說:“叫你給他回個電話”

“等著去吧!”。說完話,石岩一轉眼將頭靠到安全帶上,開始假寐。

采訪車是一個被塗成紅色的破舊麵包車,上麵貼著橘黃色的“警報采訪車”的字樣,醒目而刺眼。一上了高速公路便撥足狂奔起來,公路上隨處可見的限速80邁的警示語對采訪車失去了作用。

破麵包全身抖動,衝上了100邁的速度。石岩驚歎於這輛車的性能和壽命,曾經有一次,他嫌該麵包車破爛,背頭聽到後說,這車是警報社成立之初,一汽車營銷商頂抵的廣告費,當初可是老大王笑天的坐騎,所以說,你要以感恩的心態來看待坐這個采訪車外出采訪,因為,或許有一天你也能成為社長。大老王說,這輛車已經在報社服役超過五年時間了,這期間,社領導和廣告上的業務人員每兩個月就換一輛駕座過癮,而留給新聞采訪的始終就是那幾輛破麵包和領導更換下來無法處理的二手車。而在將麵包車當坦克使用的警報社,這輛麵包車能夠轉動軲轆已經是天大的奇跡了。

老采訪車在高速路上足足“狂奔”了4個多小時,於下午4時許到達靖北和祁蘭的交界處,根據高速公路上的提示牌,過了靖北市,前麵就屬於祁蘭地界,且有一處叫龍滸灣的餐飲、休閑場所。因此幾人決定到前麵的靖北落腳打尖。

一進祁蘭地界,老王立即把車速減到80邁以下,石岩說:“餓了?……跑不動了?”

大老王從鼻孔哼了一聲,“你以為是在靖北,錢罰了,車扣了。你來掏?你去領?”

石岩啞然。是啊,在靖北,警報社的司機可以說是橫衝直撞,出了事自然有跑交警部門的記者擺平。久而久之,靖北交警看到警報采訪車違章 ,頭皮就發麻,交警們知道“記者們”掌握著話語權,因此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行了事。可眼下是在祁蘭,在祁蘭,《警報》已經失去了輿論監督的權限,同樣,警報社司機乃至警報社記者已經失去了特權,不存在關係的問題了。所以,大老王說的一點都沒錯,在異地他鄉,他們身上就不存在記者的特權了,而變成一介平民,甚或不如平民。

媽媽的,連記者都有了區域限製和區域特權。這對於記者來說是欣慰呢還是悲哀?這種限製和特權對於國家和社會又將意味著什麼呢?

穿過一座大橋,就進入了祁蘭的地界,橋頭的一側有幾座已經略顯陳舊的小二樓,樓上貼著一些宣傳海報和牌匾,老遠就知道是經營餐飲、和為過往車商修車補胎的營生。

早晨起來因為趕路,幾個人可能都沒有吃上早點,至少石岩從昨晚到現在滴水未進,看到飯館和酒肆的招牌,腸胃開始條件反射似的“呱呱”叫陣了。

石岩正準備提議大老王將車開過去吃飯休息時,大老王已經將方向盤一打,采訪車迅速轉向,並駛進了龍滸灣餐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