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假虎威羊油登頂 拍馬屁許然釣譽(2 / 2)

鑒於許然“文筆”犀利,邏輯清晰,在部門分配上,薑玫主張讓許然進社會調查部進行磨練。

但是,讓《警報》各位主編失望和大跌眼睛的是,許然自從正式當上記者,有了記者名銜之後,就開始處於沉默期,就像在板凳墩一樣,開始大字不見一個了。

人人都在等著許然的爆發期和滾蛋離開警報大門的日子。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警報》的第一次改革開始了。

曙山日報社與隴川日報社的頭頭腦腦們協商後,開始參股《警報》,陳文沂、楊佑等開始大批入主警報社。

許然是楊佑初到靖北後,發掘、栽培的第一個親信,按照楊佑現在的說法許然就是他的第一個得力幹將,或者是第一個接班人。

楊佑清楚,他們的一班人馬,到靖北闖江湖、打天下,初來乍到,人地生疏,沒有一兩個當地人的扶持,和前後跑腿,其事業、市場決難拓展開來。

他們選擇的第一類培養人應該是,首先對他們的命令和決定要堅決貫徹執行,達到俯首聽命的地步,其次,還要能起到傳達和傳播他們思想、意見的作用,最後,這個人必須還要懂得說話的“藝術”,讓他們時時處處聽到他的話,不反感,不膩味,總之就是兩個字“愛聽”。

這三個條件聽起來和看起來簡單沒有任何難度,然而,一旦具體操作起來卻不無難度。

難度是對於一般人所設立的障礙和絆腳石。然而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總會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存在,有些人終其一生以這樣的條件作為做人、行事的準則,幹這樣不要臉的事,做這樣不要臉的人是他們人生的信條。石岩的生活中常常不乏這樣的人物存在。

最後,窯主總結說:“楊佑在警報社物色的家奴就是許然。”

“沒有尊嚴就不要尊嚴,沒有人格就不想人格,反正蟄伏半生就是為了等待給別人當一條狗。”背頭如是說。

上帝是公平的。許然做新聞,寫稿子是一個外行,但是,經過在家鄉縣城宣傳部的鍛煉、磨礪。他已經基本掌握了辦公室的一套潛規則,對那套察言觀色陽奉陰違兩麵三刀的伎倆熟契於心。就在許然大喊著懷才不遇,準備在《警報》上完全消失之際。等來了楊佑、陳文沂。在別人袖手旁觀靜觀事態發展的時候,許然已經開始行動了。

許然行動的方向是盡心關注《曙山日報》來靖北人員的起住飲食。自從與楊佑陳文沂等照過麵,打過招呼後,許然使用他的見麵熟的本領,三兩天便讓楊佑離不開他。最後達到沒有許然,楊佑不知道下一頓的麵條在哪吃,泡澡將在什麼地方去,更重要的是,他們將沒有地方去“玩樂放鬆”了。

短短一年時間不到,許然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小記者,一個連分章 斷句,標點符號都搞不清楚的自謂記者的“記者”,一下被楊佑等翟升為僅次於楊佑本人的部門副主任、主任助理。其升遷之快,幾乎令所有人都有一種咋舌的欲望。僅憑這一點,窯主常說:“足見這位老兄拍馬屁的功力之深厚了。”

在縣宣傳部和報社混了幾個年頭,沒有混出個人樣,甚至沒有混清楚自己姓氏的許然一下子就當上《警報》“戰略性發展號”的“領導”。許然在他自己的政治前途上急速奔跑著,就象他自己對部門兄弟們說的那樣,“誰影響了我的政治前途,我就讓他死的很難看,……我希望大家把‘順許然著倡,逆許然著亡’作為各位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