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論職業記者藏汙 說工具媒體納垢(2 / 2)

後來,他們才知道,背頭打的是當地一個有名的包工頭吳仁禮,當天就是吳仁禮建築工地上的一名民工要工資回家準備秋收,因之前工程停工數日,甲方催促加緊施工,苦於沒有人手,便一而再的拒絕給民工發工資。最後,那個民工被逼急了,便爬到靖北市內最高的一棟大廈上,聲言跳樓。為了不讓事態進一步惡化,吳仁禮便帶領一班爪牙前來阻擋,準備抓回去,“私下”處理,不想碰上了背頭等媒體記者。

背頭能夠送給吳仁禮幾個“幹餅子”,純屬僥幸,因為,吳仁禮的一幹虎狼打手當時就在現場,要不是都相繼上了樓,隻留下兩人的話,即使有石岩在場,恐怕還不等他動手,倒在地下的就是他背頭了。

吳仁禮被打第二日,公安局以背頭擾亂社會治安為由到報社抓人,被社長王笑天阻擋了下來,兩個警察在離開時,王笑天告訴他們說,報社將以吳仁禮對記者辱罵、進行人身攻擊,進行起訴。

後來,這起記者暴打社會巨富的案子,引起社會轟動,曾一度在全國記者同行中形成了大討論,最後形成兩種意見,一種是像吳仁禮這種為富不仁的垃圾,不罵記者就是挨打的貨,屬於人人得而侏之的東西,記者打了他純屬於替天行道,應該。

另一種意見是,吳仁禮辱罵記者,確屬不該,但是,記者在聽到後也不能莽撞行事,而導致打架,記者應該有更好的解決途徑,比如到記協、宣傳部門等單位尋求法律的保護。

而往往當第二種意見剛一發表出來或者上傳到網上,常常會招來洪水猛獸般的攻擊,同時會引發另一種社會討論。即中國的法製是否健全?如果健全,民工何以用生命來討要那點可憐的血汗錢?

最後,背頭代表自己也代表《警報》,同時也代表全國在媒體行業工作的記者們與吳仁禮在靖北高院相見,因為當時各家媒體都報道了此事,並且有電視台采訪的現場畫麵為證,可以說證據確鑿,所以高院判吳仁禮辱罵記者的罪名成立,但背頭將吳仁禮的臉麵暴打,導致兩顆門牙和一顆虎牙的脫落,也算做是給他人造成了毀容,因此背頭得給吳仁禮賠負醫藥費1703.70元,加上吳仁禮索賠的20天誤工費總共5000元。事後,該賠款五分之三由報社墊付,另外兩千元,在石岩的一再要求下,石岩和背頭各承擔一千元了事。另外,法院在背頭的要求下,同時判罰吳仁禮當庭向背頭賠禮道歉,向擾亂警報社的行為道歉,另外麵對攝像鏡頭,向全天下所有從事采訪工作的新聞記者賠禮道歉。

事後,吳仁禮通過各種途徑,得知打他的另一個人叫石岩,於是拿著自己的三顆牙齒,咬破嘴唇說要發誓將背頭和石岩碎屍萬段,方能消得落齒之恨。

因為有了這一次的暴力事件,桀驁不遜的背頭第一次將一個新來的記者,當做了自己的知己,寧可與頂頭上司擰著來,遇事也得先請教和征求一下石岩的意見,這種關係一直維係到現在。背頭說,他和其他記者一起采訪,多次遇到過暴力事件,但大多時間,一旦有險情發生,跟他一起的記者跑的比兔子還快,就更別說出了事,自己還能扛一半的,所以說,石岩的那次貿然出手,讓他倆成為了生死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