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瑣事(1 / 1)

李靖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從小的政治培養和官場熏陶也讓他早早的入了仕途,年僅十六歲就成為長安縣從九品的功曹。

隻是他這一做功曹便是做了十二年,十二年來他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幫助長安城縣令將長安打理的井井有條,雖然家族近幾年的勢微讓他的仕途並不順暢,但是他的才幹卻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就連吏部尚書牛弘都稱讚他有“王佐之才”。

不過李靖並不著急他的仕途,他現在著急的是這長安的局勢。

短短幾日間長安城裏就湧入了不下千人,頓時長安治安直線下降,這些遊俠個個都是些心高氣傲之人,而且總有那麼幾個互相看不對眼的人,當街打架乃至於群體械鬥已經成為長安城裏新的一道風景。

長安縣衙的人力完全不夠,除了縣令大人帶著幾個衙役守著縣衙,其他的人包括自己都不得不出來巡街,所幸皇帝陛下聖明,抽調了一千禁軍協助衙門管理治安,不然就連正五品的縣令大人都可能要放下身份帶著衙役一同“出遊”。

李靖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隨後他又重重的歎了口氣,因為不遠處又有兩幫人在對峙,沒有多想,李靖帶著衙役就奔了過去,這旁邊就是唐國公府,若是兩方械鬥誤傷了唐國公家的某某某,李靖估計自己這一輩子仕途也就隻能是個從九品。

話說李建成坐在屋頂胡思亂想的時候,看見兩夥人在自家門口不遠處對罵,而這兩夥人的中間是一堆銅錢,李建成本不喜歡多管閑事,但是這兩幫人吵吵嚷嚷了大半天也沒散去,反而氣氛有上升的趨勢,李建成忍受不了這股聒噪,便爬下了屋頂想出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等到他出去後他才看到兩幫人裏多了一夥人,看來這長安官差的效率倒是不差,不過中國自古來百姓都喜歡看熱鬧,隋朝也不例外,當然現在人口也不如後世那麼多,圍觀的人也沒有造成什麼交通擁堵,李建成很輕易的就擠到了前邊。

隻是剛到前邊李建成就發現了一件事,原來綠荷的好奇心也很重啊,而綠荷看到擠到她身邊的是李建成,當下就要帶李建成離開,李建成卻示意自己不回去,反而問起事情的緣由。

綠荷知道的也不大清楚,不過好歹是老觀眾之一,也知道了大概的原因,好像是因為一個人借了另一個人的錢去賭,但是這一個人因為手氣不好輸了個精光,這另一個人本來也不怎麼介意,隻是這過去了許多天這一個人絲毫不提還錢的事,這另一個人就有些急了,催促起這一個人。

這一個人心裏也不痛快,不就是借了五十兩銀子麼,天天跟著後邊討債讓他覺得忒沒有麵子,不過時來運轉,這一個人今天的手氣特別好,沒多久就贏回了這幾天輸掉的錢,這另一個人聽到這個消息於是又跑過來討債,終於催得急了,這一個人一上火,就把五十兩銀子在錢莊全部換成了一吊吊的銅板,拆散後用幾個桶裝著說要還給這另一個人,而且放下話來,若是這另一個人不數清楚有多少個銅板他就不還。

這另一個人聽完當場就是大怒兼不同意,死活不要銅錢要白銀,於是兩邊都不樂意,當下就開打起來,隻是兩個人半斤對八兩,打了半天不見勝負,又於是這兩人你喊兄弟我喊朋友的就要搞群毆。

李建成終於算是明白了到底咋回事,隻是卻暗自腹誹這綠荷的表達能力還是有待提高。

這夥官差似乎也弄明白了前因後果,於是就開始了人事協調,這些遊俠歸遊俠卻也不敢明著跟官府作對,兩邊就由官府作為中介開始了正式談判,隻不過這談判來談判去,兩邊都不鬆口,死活都覺得自己如果退後一步就成了軟蛋。

錢是重要,但是麵子更重要。

李靖無奈至極,這哪是遊俠,簡直就是一夥潑皮,屁大點的事這夥人就能弄出個械鬥,不就是數個錢麼,你們不數我們來幫你們數,與雙方交涉無果後李靖不得不下命令讓衙役們來數錢。

兩夥人終於消停下來,隻是李靖的心裏卻是惱火的很,這兩夥人竟然沒有一個人出來幫忙,就站那看著官差辛辛苦苦的數錢。

而此時從圍觀的人群中又傳來一聲輕笑,李靖怒目圓瞪,直向聲源掃去,卻見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正向他走了過來,此人麵目清秀,天庭飽滿,一雙眼睛卻是深邃至極,而這孩子身上突顯的一股沉穩也讓李靖新生了一些好感,心中的火氣去了大半,隻是他仍是好奇這到底是誰家的孩子。

不過那聲沒禮貌的輕笑真的是這個孩子發出來的?

自然不是,李建成也是聽到這聲輕笑才決定幫這夥官差一把,畢竟就這麼看人的笑話李建成心裏也過意不去。

“這位大哥,我有一個辦法助你們早些數完這些銅錢”李建成衝李靖友好的笑了笑,以表示自己並不是來搗亂的。

“哦?什麼辦法?”若是平時這麼大點的小屁孩說他有辦法李靖肯定不信,但是今天他不知道為什麼想聽聽這個孩子的辦法,或許隻是因為他不像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