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回 輕驍之徒(2 / 3)

孫堅深深知道,沒有名氣就不能沒有實力。隻憑借一個郡太守的官位,甚至將不會被關東諸侯們所接納。於是在弟弟的策劃下,他準備取荊州而有之,強行加入關東聯軍的行列。當孫堅的軍隊開到漢壽,他謊稱接到朝廷的密令,混在友軍中入城,將荊州刺史王叡給逼死在城樓上。收繳了王叡的人馬。

走到南陽,因為軍隊眾多,孫堅所攜帶的糧草不夠接濟,於是便向太守張谘借糧。張谘隻認袁術,哪裏肯借糧給土匪一樣的孫堅。於是緊閉城門,拒不放孫堅入城。孫堅裝作得了重病,要將軍權交付給張谘。沒頭腦的南陽太守居然相信了,帶了幾百人去孫堅的軍中收繳兵權,結果可想而之——身首異處。連南陽都被孫堅占據。

這時,兩個人開始感到緊張。一個是董卓,一個是袁術。董卓小看那些文縐縐的論道士,卻對江東猛虎有所忌憚。所以他挑選了名士劉表擔任荊州牧。搶在孫堅前麵,進入襄陽。劉表聯合當地的大族蒯家和蔡家,一起抵製孫堅。於是孫堅便失去了控製荊州的機會。

袁術呢,他本來依靠張谘和王叡運送來的軍糧果腹。如今這兩個人都被孫堅殺死,就好像嬰兒斷了奶水一般,焦頭爛額。所以,同樣屯紮在南陽的袁術,與孫堅針鋒相對,彼此都要在南陽搶得一席之位。劉表、孫堅、袁術三方,在這南陽之地展開了激烈的博弈。

當初董卓肯任用劉表,就是看出這幫文人士子與武夫出生的孫堅格格不入。如果南陽終究無法被劉表獲得,他寧願送給公侯子弟的袁術。而袁術也希望得到南陽這塊肥厚的地盤,於是,陰暗的密謀隨即展開。袁術帶頭承認劉表是荊州唯一的合法州牧,而劉表則表奏天子,讓袁術繼任南陽太守[2]。荊州的政治版圖一下子大變樣,孫堅自然無法適應。他率領數萬人馬屯紮在南陽,就顯得十分尷尬。

袁術終究還是對孫堅有所忌憚,所以他又和劉表商量,索性將孫堅安排到討伐董卓的最前線去,把這燙手的山芋拋給老賊。於是劉表保奏孫堅為豫州刺史,而袁術則保奏他為破虜將軍。豫州的潁川郡,西麵就緊挨著洛陽,孫堅隻得往潁川去。臨走,袁術一高興,答應孫堅調撥軍糧給他。這一招無疑是把孔伷這個正牌的豫州刺史給出賣了。孫堅到了地方,滿肚子火全部撒在孔伷身上,把他驅逐出了州界。隨後馬上安排自己的親信,全麵接管了豫州的大小事務。反正孫堅現在也如願成為關東聯軍的一員,他也終於可以和董卓,真刀真槍地大幹一場了。

看到這裏,秦真大概明白了前後因果,他第一次記住了孫堅這個名字。

“你怎麼看這件事?”曹操問道。

秦真快速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道:“董卓的確厲害。他早就看出,雖然劉表未必和他一條心,但身為名士的劉表也不會輕易讓孫堅占到便宜。我隻是不明白,既然孫堅最初的目標旨在奪取荊州,為何最後還是乖乖地到豫州去了。這似乎並不符合他的性格。”

“哈哈。”曹操笑道:“我與此人也算有過半麵之交。黃巾起義時,他和朱儁一同剿滅宛城的黃巾黨。那時候宛城有數十萬賊眾,而朱儁隻有萬餘部隊。憑著孫堅的勇猛作戰,三戰黃巾,才最終奪下城池。他為人豪爽,不拘禮法,有時候的確像個活土匪。也正以為如此,他和下級官兵之間的關係處得很好,大家都樂於為他賣命。再加上他作戰勇敢、身先士卒,所以每戰必克。至於為何連反抗都不反抗,就奔赴潁川——我認為這才真是他的夢想。”

“他的夢想?”所有人都感到懷疑。

“是的,他對大漢王朝的忠誠,使得他並不計較荊州還是豫州,他隻希望能跟董卓一較高下。”曹操說得胡須振振,現在又冒出一個肯孤軍奮戰的勇士,他好像找到了知己。

“孫堅的條件可是比你好太多了!”曹仁出來提醒道:“他在先收編了王叡的漢壽兵,又招降了張谘的南陽兵,單單他一部的兵力,已經達到五六萬人。現在他又名義上成為豫州刺史,有能力在豫州境內的所有郡縣征糧。不久之後,隻要他的親信能夠掌握局麵,那麼他就前有士卒,後有給養。遠非你這寄人籬下的遊軍長官可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