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這醬你拿一罐回去,平日裏用來拌麵條什麼的都不錯。”
“那可怎麼行,這可是你辛辛苦苦熬出來的。”李嬸急忙擺手拒絕。
“嬸子您又見外了不是,您要是不拿著,以後我要是有個啥事的都不敢找您幫忙了。再說了,我這熬醬的手藝您都敢學了,就這麼罐子醬您就不敢收啦?”
“就你這丫頭嘴利。我收,你多多的送,我多多的收還不行。”李嬸伸出手指頭鍾鍾的腦門。
“那可不行喔,都送給您了我不就白忙活一場了麼,就送您這麼一小罐,讓您吃完了心癢癢......”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這丫頭......”
十多天過去,鍾大家的後院已經有了雛形,外邊是一人多高的圍牆,最裏邊是兩層高的小樓,稍微往前是一個十來米長寬的大坑,說是以後往裏注水要養些魚呢。小樓旁邊是一塊空地,空地上搭了個葡萄架子;小樓後邊則是一叢剛剛種下的薔薇花。
雖然小樓才剛剛蓋好一半兒,但是現在看起來也是不錯的了。
剛開始的時候大夥兒對鍾大兩口子的想法都不大認可,這鄉下人家蓋的房子都是正正經經的小院,哪有人整得跟酒館飯館似的。
可是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這後院的模樣也就越來越明顯了。大家的看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這坑裏要是注上水、種些蓮藕、養幾尾魚,可以賞荷花又可以吃藕吃魚的,藕又可以挖來賣,魚吃不完也可以賣!
那小樓說是小樓,可是一層就有五間房,一個廳,這樓上樓下的就有十二間了,還各有一個叫旱廁的茅房。樓下的是像尋常茅廁那樣在小樓右後側挖了個坑,然後用磚砌一條管道從屋裏直通坑裏,那茅廁是斜斜的,這人解手完之後拿水一衝,這穢物就沿著管道會被衝到坑裏,屋裏過一會後一點味兒都沒有!
況且就這麼一棟樓,家裏就是有二十口人都住得下啊!省地方得很!
他們不眼紅都不行啊!隻是他們現在也真的隻能眼紅而已,就這麼個後院,光材料就費了差不多十五兩銀子,這還沒建好呢,更何況還有前院。
雖然說前院的格局是跟村裏其他屋子的格局是一樣的,但架不住大啊。這單單前院,李二柱估摸著就得花個二十兩,這前前後後的再加上他們這一幹人等的工錢,沒有個六七十兩銀子根本下不來!
大家聽李二柱這麼一算,都震驚得不行。這鍾大家居然有這麼多錢!
不過細細一想,他們覺得鍾大有今天也是他應得的。每天他們來上工的時候,鍾大兩口子就已經忙了一回了。
就拿鍾大婆娘那手藝來說,吃過的人都是豎大拇指的。他家賣的吃食分量又特別足,料足味美的,價錢還公道,也難怪他家的生意是集市上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