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家都笑望著她,她有些不可置信地搖搖頭:“幾天?還幾天?”

“五天呢!”逸兒伸出五個指頭大聲道。

額娘依靠在阿瑪身旁,用手絹兒捂著臉,又哭道:“你這孩子昏睡了五天,咱們是怎麼喚你都無用。更嚇人的是,你就那麼麵無血色、靜靜地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大夫們看了,都是搖頭;開的藥,給你熬好了,也喂不進去……可嚇著額娘了!”

阿瑪低聲哄著:“好啦,好啦!……女兒不是已經醒了?你還是少哭點兒,留著精力好好想想,怎麼給咱們寶貝兒進補吧!”

“是啊,她是得好好想想!”額娘擦擦臉,坐到床沿上,掰著指頭:“箢兒啊,從今兒起,你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吃飯、吃什麼,可都得聽額娘的!額娘一定給你補得白白胖胖、滋滋潤潤的!”

看著額娘興奮地像個孩子,她和大家無奈地搖搖頭。

……

又是一個清晨,窗戶打開,陽光灑進整個屋子。她斜倚在睡榻上,無奈地看著桌榻上那碗冰糖燕窩粥。隻得繼續裝出可憐的樣子:“好姐姐們,人家是日也補、夜也補;都補了小半月!瞧瞧,都胖了多少圈兒啦?”

潮汐端起粥遞到她麵前:“格格,這是叔老爺送來的,聽說這可是貢品呢!您呀,就乖乖地吃下吧,一會兒,她還得去回話兒呢!”

“就是,這兒還有三碗呢!一碗是叔老夫人親手熬的千年野參燙湯;一碗是咱們夫人做的魚翅羹;還有一碗是沈夫人做的****粳米粥。……您就慢慢兒的嚐,不然三位主子可都得唯她倆是問呢!”

這一碗碗吃食聽得她雙眼發暈,這時,又見史嬤嬤端著個小碟,笑嘻嘻地進來:“格格,老身做了份兒金絲蜜棗兒甜豆羹,您嚐嚐……”

轉頭,就見兩個壞丫頭正捂著嘴兒偷笑。她翻翻眼皮,歎口氣,大喊著“天啊”,向榻上倒去。

……

轉天清晨:

“這半月您可憋悶了吧?”潮汐邊給她梳頭,邊說著話。

“是啊!不過也沒怎麼覺的。這屋裏人來人往的,都沒斷過。”

朝露替她戴上玉鐲,道:“就是的,安親王家的悅竹格格來了可得有十多次呢!”

“她啊,可不是單來瞧她的!”她看著鏡中的自己,心裏喜滋滋的,還好,臉沒胖起來。

“格格,自從上次去皇宮到今兒,得有小二十天呢!”潮汐拿著菱花鏡在她身後,照給她看。

朝露從櫃中挑了身藕荷兒色的旗服,邊給她穿上,邊搭著話兒:“是呀,咱們可錯過四次約會了呢。”

“你們兩個又不是不知道他們的身份?……一則,她是身子未好,不便去;二來,有些不知見了麵兒該如何處。……當初不知各自的身份也就算了,現今知曉了,為著不必要的麻煩,還是幹脆避著罷!”

“可這也不是個辦法,您要躲到什麼時候呢?”

朝露的話讓她思索起來……

“老奴請格格安好!”秦嬤嬤進得門來施禮道。

“是秦嬤嬤啊,免禮吧!……潮汐看座,上茶!”

“格格,您抬舉了!”秦嬤嬤坐下,她又問道:“嬤嬤,您今兒個過來,可是叔公、叔嬤喚她?”

“呦,就說‘女孩兒家是最貼心’,這話可不是說假的!……老太爺和太夫人正在廳中等您!還有客人在呢!”

“問聲嬤嬤,來客是誰?”

“呦,不是老奴不說。那客人專程交代了不許說出他們身份的。”

聽此話,她略想想,又笑道:“嬤嬤先回吧,她一會兒便到。……朝露,去送送嬤嬤。”

“老奴告退。……朝露姑娘,您也請回吧。”

秦嬤嬤走後,她收拾妥當。一邊向正廳走去,一邊想著:莫不是維尼熊?聽說她昏睡期間,他曾來過,後又令人送來些個人參、燕窩之類的補品,人卻再沒見過。

“潮汐、朝露,你們覺得那客人會是誰呢?”

“這個潮汐可不知,不過,許是維尼熊,也未可知。”

“恩,朝露也是這麼覺著。”

“嗬嗬,咱們想到一塊兒去啦!”

說著,三人已至廳前。她摘下帕子,揮揮手道:“走,見見咱們的老朋友去!”

……………………………………………………………………………………

……………………………………………………………………………………

簡易“看著”玉簡裏的一幕又一幕劃過,心裏暗暗不解,到現在為止,所“看”到的清朝故事,完全是虛構,裏麵好多情節根本不可能發生,且不說那“穿越女”行事說話漏洞百出之外,就是孝莊也不可能在了。

可是一想到那位“穿越女”以“簡易”的角度呈現,想到她的做派,簡易就想先找個地方歇歇。

且不說剛才被她屏蔽一半兒的情節了!

“要不要接著看?”簡易眨眨眼,有點兒猶豫。

不過,玉簡卻不給她猶豫時間,直接飛過去,一把“粘”在她額頭上,瞬間,就將龐大的信息量湧進她的識海。

……………………………………………………………………………………

……………………………………………………………………………………

再一次“看到”故事裏的情景時,簡易難得的能分清故事的主人公和她自己了。

嗯?有點兒熟悉啊!

她看著眼前那飛快翻過的情境,忽然想起來啦,這故事不就是她穿越前看的小說介紹麼?

當時她看介紹感到挺好玩兒,正想看看情節,就穿越過來啦。

“可問題是,之前看過的故事以及這個故事,都是世間事啊,和我修煉有何關聯啊?難道緊緊是想讓我感受一把凡人生活?”簡易歎了口氣,糾結地“看”向玉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