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王樸的抉擇(2 / 2)

但是要往西域開礦營商,首先得對西域各國進行有效管轄和治理,而不是僅以朝貢之製相羈縻而已!

戰爭!

要實現這個目標,戰爭是唯一手段,但中央朝廷遵循舊製,一心想四邊安靜,唯務休息,想要說服朝廷那幫腐儒主動發動戰爭的想法,其難度絲毫不亞於登天,注定是要胎死腹中的。

不死心的王樸終於把目光轉向西北地方豪強,看看能不能找到這一場戰爭的合作者。

看來看去,他的目光投注到楊成風身上,雖然楊成風對待世家豪強的手段讓王樸心寒,但在西北,在涼州,隻有楊成風似乎是天然的戰爭買家,楊成風是涼州刺史,擁有涼州的一切資源,手中擁有二十萬精銳之師,儼然是一個西北王。

雖然王樸是一萬個不願意,但是似乎他要把這場還在構思中的戰爭售賣出去,在涼州隻有楊成風是最合適的買家人選,刀槍、鎧甲、攻城器械,隻有楊成風這麼一個大買家!至於青海羌族,即使除外曆史因素,王樸也不敢想象身為羌族統領,能夠實現自己的戰爭構想!

羌族是一個遊牧民族,是一個天生的破壞者,羌族的名聲讓王樸顧慮重重,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唯有決定先見楊成風一麵再作區處!

政治的抉擇,戰爭的手段,王樸知道必須慎重和耐心!

家族的秘報也讓他非常懷疑,楊成風是什麼樣的人,他在洛陽的時候就了解的一清二楚,他不相信楊成風會打敗蒙古人。蒙古帝國作為當今世界六大帝國之一,兵強馬壯,猛將如雲,楊成風憑什麼打敗它?隻是在涼州的楊成風居然與他認知中的楊成風截然不同,難道終於懂事,要奮發向上了嗎?還是根本就是另外一個人?

王樸不相信,一個人無任怎麼改變,他的本質難以改變,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意思。在楊成風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中,王樸認為其中一種必然是假的。那麼,楊成風的哪一種性格是假的呢?

王樸看來,無任楊成風哪一種性格是假的,楊成風都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

種種的疑惑,使他決定到涼州一行,並且在一路上暗中觀察了涼州的發展,包括楊成風的政策,地方的商鋪、工場、作坊、農莊、牧場等的發展經營狀況,他敏銳的察覺到西北邊陲,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而他——王樸,王氏家族權力核心中,最年輕的強勢人物,居然是到這裏。

王樸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潛赴涼州秘會楊成風,這一趟涼州之行以及以後一些年的謀劃,讓他成為了楊成風手下的重要謀士,為楊成風的宏圖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王氏家族成為了楊成風手下,未來帝國的第二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