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王樸的抉擇(1 / 2)

出身於這樣鍾鳴鼎食,簪纓世族之家,應該是非常讓人羨慕的,可惜他王樸不是,他隻是一個長期不被王氏家族承認的私生子,如果不是母親臨死遺言,要他認祖歸宗,根本這個‘王’,對於王樸來說都是個恥辱!

王氏家族的所作所為,王樸他咬牙忍下了,憑著卓越的才幹,冷酷的手腕,一步步攫取著權力,八年的艱苦努力,現在他已經是王氏家族高高在上的一員,掌握著讓人不敢仰視的權力!

然而,利欲之火更加熊熊,他知道如果等自己年華老去,也許可以有機會攫取到王氏家族的家主之位,但是他不願意,他要賭運,他要博命,要不負此生大好少年頭,二十八年歲月崢嶸,此後又豈能在權力漩渦中空自沉浮,虛度韶華?

路在何方?

尋尋覓覓,王樸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西北,帝國四皇子遼王楊成風在西北大展身手,引起了他的好奇與向往。

在洛陽,煙花叢裏,他也曾經與楊成風有一麵之緣,在他眼中,膽小如鼠,懦弱無能的楊成風隻是個敗家浪子,紈絝子弟,並無足觀,與其大皇子楊尊、二皇子楊宇相比,才具差得太遠,雖然其人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草包,琴棋書畫等諸多雜學,多少都有涉獵,然貪多務濫,會而不精,騎射武功則太過一般,在充滿欺詐、暗殺、血腥、女色、金錢、權力的政治現實下,自保都困難,可以說是帝國最不成器的皇子!

直到蒙古帝國入侵,蒙陰關、嘉峪關落入敵手,楊成風毛遂自薦前往西北,王樸方才警覺得裏麵大有文章,一直通過王氏家族的秘密諜報網注意楊成風的活動,順便搜集了解陌生的西北情況,越注意越覺得有意思,雖然西北苦寒,但是那個地方對於擅長經營鹽鐵軍械生意的王氏家族已經具有了相當大的吸引力!

王氏家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不僅經營鹽鐵,還有煉鋼鐵和製造兵器供應朝廷軍伍上,隻不過王氏一族則在製鎧甲、刀槍以及城防攻守器械方麵別有優長,幾乎與兵部軍器監鼎足三分、

王樸在收集到相當多的西北資料後,首先就是對西北比較豐富的鹽鐵礦產大感興趣,目光甚至越過河西走廊,投向西域,那裏地廣人稀,但是畜牧發達,農耕也具有相當水平,棉、麻產量和質量都極有發展潛力,而且礦產豐富,最起碼冶鐵、冶銅、陶瓷、琉璃等,在那裏都具有相當豐富的原料,而且還有阿爾泰山的金礦、寶石礦、昆侖山的玉礦。

這一切都讓王樸怦然心動,王氏家族現在有大筆積壓的死錢無處投放,靠放高利貸也消化不了,購置田產也不是時候,正是要為這筆錢找出路的時候,王樸不由萌生了往西域發展的念頭。

但是出敦煌、蘭州以西之地,表麵上仍屬於國朝羈縻,實際上已為異國,帝國真正能有效管轄的,隻到蘭州為止,所謂西域三十六國極言其多而已,朝廷大臣務休息,不欲疲中國以事外蕃,中原漢民多已不知西域諸國為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