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9大類31種,發現各類礦產點160餘處,探明儲量的礦種16種,其中:鈦鐵礦、石墨礦屬國內特大型礦產,儲量分別為600萬噸和400萬噸以上;石灰石、石膏、芒硝、花崗岩和煤炭等非金屬和能源燃料類資源在西北占居優勢,
中部平原綠洲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農業發達,是帝國重要的糧、油、瓜果、蔬菜生產基地。
北部荒漠區,出產灘羊、駱駝、紅柳、發菜、沙米等幾十種沙生動俯瞰武南植物及甘草、麻黃草、鎖陽等10多種中藥材,資源開發前景廣闊。 全區已形成以釀造、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紡織、製藥、食品、糧油加工等行業為主,現有各類作坊1.9萬多戶,主要產品達2000多種。培育了一批名優新特產品,其中皇台係列酒、涼都係列酒等10個品牌產品;輕工、食品、紡織、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主要產品生產能力快速增長,初步形成了地方支柱。
為此,楊成風與政務院諸人聯係商量了幾天,才確定未來一年涼州的發展計劃。其中包括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各個方麵。同時發布求賢令,廣招寒門之士。
同時楊成風利用十幾萬蒙古俘虜,以及招募大量的民夫整修、擴建、新建道路,首先將涼州境內主要城池連接起來,一點點打造涼州內部的交通網,為將來建造全國甚至整個大陸交通網積累設計、規劃、建設等方麵的經驗。
修建道路時,楊成風參考後時代的分級方式,引入了州、郡、縣以及專用公路、高速公路的概念。
專用公路寬六丈,可並行六輛馬車。高速公路寬四丈,可並行四輛馬車;州級公路寬三丈五;郡級公路寬三丈;縣級公路寬兩丈。
專用公路主要用於軍隊的調動。高速公路鋪設於各大城市、戰略要地、州與州之間,一是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二是提高軍隊集結調動速度;州級公路鋪設於各州府、州府與郡城之間,主要負責中途運輸;郡級公路鋪設於郡城與縣城、縣城與縣城之間,負責短途運輸;縣級公路鋪設於縣城和附近村落之間。
公路建設開始後,楊成風為提升運輸能力、軍隊集結調動速度及後勤保障能力開始集中力量研發運輸工具。
雖然現在楊成風手中有西北牧場與山丹軍馬場,擁有近三十萬匹戰馬,但總不可能把步兵全部改成騎兵。
馬車,是現在帝國的主要運輸工具,以雙輪四輪馬車為主,單馬或雙馬拉牽。
為此楊成風專門成立了馬車的作坊,大量生產馬車。提高運輸能力,推動經濟發展。
十月中旬,楊成風下令在武威城南祁連山中建立大型軍作坊。同日千餘名經驗豐富的鐵匠集中調配至部分完工的兵工作坊。楊成風親自督導采用流水線、標準化生產方式開始打造兵器、鎧甲。每名鐵匠負責一個工序,全程規範化管理,規格標準一致,每道工序均要留下記號以方便查詢。
同時,根據武威城所處的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原來就是傳統的物資集散地,楊成風設計規劃建造的一座大型的商品批發市場和一座集貿市場。
商品批發市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交易區,糧食、油料、布匹、絲綢、茶葉、木材、藥材、工具、武器、鹽、酒、牲畜、馬匹、香料、日用百貨等幾乎所有商品都在這裏可以找到,一排排店麵攤區分類排列有序,商人們在這裏進行談判交易;一部分是倉儲區,設在鄰近大街的市場後部,所有大批量的商品都保管在這裏,買進賣出交易談定,最終都在這裏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