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威建設(1 / 3)

第一次草原戰爭標誌著大秦帝國將一改防守的狀態,對大草原反擊戰的開始,意義非同尋常。

嘉峪關上,眾將興奮異常,此次大敗蒙古人,乃大秦帝國百年未有的勝利,至少可以保證在一年內西北的安全。

為此楊成風在嘉峪關大擺筵席,為眾將慶功。

“殿下。”孔召文臉色沉重的來到楊成風身邊。

“傷亡統計出來來?”楊成風問道。

“是。”孔召文道:“此戰第一龍騎軍三個龍騎師傷亡一萬三千人,第一、第二黑騎師傷亡一千人,第二、第三龍騎軍傷亡三千人。第一步兵軍傷亡一五百千人。近衛騎兵師、近衛步兵師傷亡一千人。共計一萬九千五百人,消滅蒙古軍十二萬,其中俘虜四萬,繳獲戰馬兩萬三千匹,兵器、盔甲不計其數。”

楊成風神色黯然,八萬騎兵,三萬兵馬,在伏擊的情況下傷亡近二成,可見蒙古人的戰鬥力厲害,特別是第一龍騎軍的三個龍騎師是黑鷹軍的主力騎兵師,一萬五千精銳騎兵隻剩下兩千兵馬。

第二天,楊成風從警備師中抽調兩萬兵馬,補充到黑鷹軍中,再從民間招募兩萬人編入警備師。警備師的士兵進行過基礎訓練,把警備師的軍隊編入野戰軍,可以有效的保證野戰軍的戰鬥力。

十月,楊成風留第一步兵軍與第三龍騎軍鎮守蘭州,帶第一龍騎軍的三個龍騎師,第二龍騎軍,第一,第二黑騎師,以及近衛騎兵師近衛步兵師返回武威。

返回武威後,楊成風召開了第一次政務院會議,政務院商務部部長徐世堅,教育部部長項國雲,人事部部長許林坤,建設部部長徐建明,警備部部長羅克金,稅務部的部長範景華分別對當前涼州的情況作了介紹。

從宣和十五年到宣和十六年,對於涼州來說多災多難,三次戰爭使涼州百姓流離失所,經濟衰退。

特別是楊成風對涼州世家的屠殺,使整個涼州產生了深遠影響,至此,楊成風麾下幾乎沒有一個世家子弟,這讓楊成風手下人才匱乏。

楊成風明白,雖然這次打退了蒙古人,但在接下來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將把目光轉移到內政建設上來。

幾次的戰爭,涼州雖然人口下降,但還有六百萬人口,隻要發展得當,未必不能爭霸天下。

涼州黑鷹軍共有二十三萬大軍,這對楊成風來說絕對是一個負擔。範景華表示,現在涼州府庫隻剩下三百萬白銀,一百萬石糧食了,按照每人每月1.5石糧食計算,兩百萬石隻夠黑鷹軍半年的消耗。

楊成風雖然對自己的困境有所準備,但沒想到會如此不堪。現在很多地方實行的是軍管。因為楊成風沒有足夠的文官任命、

世家,文人是現在大秦帝國的兩大隱患,世家占據天下土地、資源,形成一個個地方割據勢力,儼然是國中之國。文人把握朝廷,仇視武人,卻掌控大秦帝國至少六個軍團的兵馬,他們不通軍事,卻認為自己是兵法大家。

就像雷萌,作為武威太守,曾與楊成風共患難,但在世家利益麵前毫不猶豫的背叛楊成風。由此可見世家子弟對楊成風的成見。

楊成風雖然建立了官學,但官學的學員能派上用場則需要幾年之後。

軍管雖然缺點明確,卻見效快。

涼州氣候涼爽,降水豐富,林草豐茂,極利發展林業和畜牧業,並出產高山細毛羊、白犛牛和羌活、秦艽、冬蟲夏草、鹿茸、麝香、牛黃等馳名中外的中藥材。

涼州河流廣布,南部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冰川,是天然的固體水庫,可基本滿足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生活用水。耕地麵積389萬畝,經濟林麵積21萬畝,林地麵積49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1.48%,可利用天然草地麵積3553萬畝。土地資源未利用麵積大,占全區國土總麵積的46.9%,獨特的光熱條件和土壤特性,使節水經濟型農業開發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