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案 第三十一章南陽王歸(1 / 2)

“誒,你們聽說沒有,南陽王已在回京路上了!”舉明樓內幾個顯赫子弟三五一桌,也不知是哪兒來的小道消息便成了他們的談資。青衣男子把酒相談,相聊甚歡。

藍衫男子聞言慌張抬手堵住說話人的嘴巴,又四處張望許久發現並無人注意到剛才的話,才低聲道,“你不要命了!竟然敢在京中提南陽王三個字,若是被上頭聽去,你三代都得遭殃!”

“切。”方才說話男子好不耐煩甩開麵前的擋住的手,“明是你孤陋寡聞,這件事情是我爹告訴我的,今日早朝滿朝文武都知道了!大概三日之後南陽王便能抵京!”

麵前人難以置信晃了晃腦袋,“可是當初,那位不是說……”他抬手橫著在脖子麵前擺了一道,頭往前一伸,模樣頗有些猙獰。

“誰知道呢,就算真的”青衣男子也隨之擺了同樣動作,“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怎樣都是一條血脈,也不至於那般絕情!”

舉明樓內外關於南陽王的話題皆如這般,百姓們都是不敢高聲議論,然而一個個都擺出了十萬分的興趣對這位南陽王翹首以待。

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衛容坐在府裏把手裏的拜帖橫過來豎過去不知看了多少遍,“子興,你可知道這是誰投的帖子?”也不知趙熙什麼時候站在院子裏擺弄花草的,她衝著他招了招手,揮了揮手上的帖子。

趙熙聞聲而來,拜帖是上等的尺素箋上還鏤著金邊,一看下帖之人就是非富即貴,“這年頭難得有人來衛府還記得頭貼,想必此人涵養不凡,身份尊崇。”見她百無聊賴的模樣,他忍不住開口打趣道。

“是啊。”衛容長歎道,衛府凋零,衛家也隻剩下她這一個將軍,能送上拜帖的人朝中寥寥無幾,“是南陽王。”說出最後三個字的時候她抬了抬頭,外麵太陽正暖著,院中菊花開得正盛,丹桂香濃,又是一個多事之秋啊。

“啊!?”趙熙手中修理花枝的動作停下來,早朝之時他也聽到南陽王回京的消息,下朝之後同僚之間也有聊及這位南陽王,是先帝的長子吧,隻可惜了生母地位低賤,生下他沒幾年就過世了,南陽王,到底是怎樣的人?“比傳聞來得要快些呢。”他道。

衛容的指腹在貼上摩挲,猶豫不決,“嗯。貼子是早上投的,他應該昨日就到了京中,說是下午要訪我衛府。”南陽王楚煬,先帝長子,三十有餘,傳其及冠之年風華天下無二,迷殺世間女子,早年衛容有幸與他有過數麵之緣。後來再回京之時,先帝僅有的幾個兒子,除了當今皇帝和三王楚宵,其餘皆被趕出京中且永世不得踏入京中半步。

而能做出這等事的,唯楚宵一人而已。

“七年前,我見過南陽王,比傳聞還要神些。”她的聲音低緩深沉,衛容不想見南陽王,因為一旦如此,她極有可能背上一個謀逆之罪,然拜帖上的內容委實讓她割舍不下,南陽王大概知道當年楚宵為何對父親見死不救,她一直想知道這一切,所以,南陽王,她不見也得見。

因為南陽王的拜訪衛容顯然連午飯都吃得沒那麼太平,剛過了飯店,隔著院牆她都聽到了外頭的馬蹄聲,是福還是禍,是禍躲不過,“趙熙,你過來,你就站在我旁邊,等會兒南陽王來了你也不許走。”她顯然是有些恐懼的。

隻是這份恐懼感還未登頂,外頭沉厚的男聲便傳入耳中,“這就是衛將軍的待客之道嗎?”一襲黛藍身影立於門前,腰間掛著養殖白玉,身形頎長,衣襟如風夾雜著外頭丹桂的氣味。

“王爺到訪,有失遠迎。”衛容心頭一顫,從凳子上站起來,抬頭掃了一眼,那模樣和十六歲見到時的竟分毫未變,南陽王的母親是北漠俘虜,所以長相也同純正的北齊人不同,眸色淺淺,發色在光下看起來是泛著微黃,隻是可能比那時候少了些年少氣,畢竟而立之年,連衛容都變了,何況南陽王。

“爹,這就是你口中的衛將軍嗎?”南陽王身後跑出來一個孩子,約莫六七歲的年紀,拉著南陽王的衣袖盯著衛容打量了許久。

衛容愣愣一笑,“見過世子殿下。”她識相退了兩步,佯嗬道,“管家,還不給南陽王上茶!來得匆忙,下官都沒來得及準備什麼,還請南陽王切勿放在心上。

“將軍說笑了。”楚煬的瞳孔在午後的光裏皺縮,把男孩的手交到隨從手裏,“把治儀帶下去,本王有些話要與將軍說。”他靠著衛容的右側坐下來,“本王不過有實無名罷了,恐怕連將軍都比不過。不過本王還記得,七年前將軍還沒有現在這麼高,也比現在要圓潤許多,看出來將軍這些年為了北齊倒是操了不少心啊。”他的語氣裏倒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