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覺民的納物錦囊內的戰利品,真正的法器可隻有一件,那就是羅永手上,鎮壓了血滴子的那件的法器。
而其他的法器,通通都是這類所謂的“半法器”。
對於這銘文這一步驟,陳覺民可是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畢竟他可不願意自己的法器,成為了一件半法器,導致威力大降。
要知道沒有一件真正的黑鐵法器,在洞元境的修士之間可是很吃虧的。雖然現在陳覺民已經了好幾件黑鐵法器,不過真正屬於自己的兵器,他還是希望能夠達到完美。
“聚魂銘文。”
陳覺民已然做出決定,選擇了怎樣的銘文。
可以說每一銘文,都相當於修士多參悟的一道法術。
要知道洞元境修士的法器可不是消耗了元氣,就能夠憑空使出的。
每一道法術唯有參悟透徹了之後,才能夠在丹田之中構建出法符,隻有構建出完整的法符之後,他才能夠施展出這道法術。
這所謂的法符就相是一種規則,一種使用元氣的規則,隻有在這種規則下驅動體內的真元,真元才會變成威力強大的法術。
這一點就極為考驗悟性了,有些人參悟法術,構建法符所耗時間很短,所以手段眾多,與人鬥法招式全麵,瀟瀟灑灑,立於不敗之地。有些人卻天資愚鈍,參悟一個道法術都已是萬幸,就造成手段單一,同境之中與人差距甚大。
而黑鐵法器上的銘文,就相當於一道法符,隻要手持法器,未參悟這道法器的修士,注入真元之後同樣能夠施展出這道法術。
先天修士注入氣血真力同樣能夠激發,隻不過在力量的本質上差了一個層次,施展出的威力,自然就差了一截。
想要在法器上銘刻銘文,自然需要參悟了這道法術。
當然現在陳覺民的境界不足,不可能凝聚出法符,不過對於這個法術可屬記於心。
所謂的聚魂銘文,自然就是在法器上銘刻一道聚魂術的銘文。
聚魂術在洞元境的基礎法術當中也算是頗為偏門和玄妙的一道法術,極少有人會修行,更難參悟。說來無論是什麼等級的法術還是神通,最易參悟的還是各類五行法術,若是出了五行,其他各路旁門,繁雜的左道,都是極難參悟的。
當然,往往跳出五行外的法術,不僅戰力更強,而且玄妙更多,普通修士亦少有手段能擋。
陳覺民前世也是偶然遇到了一個西洋仙國的老鬼子,從他屍體上搜出來的戰利品。那時候雖然他已遠超洞元境,不過見這法術著實稀罕,掃了一眼,將其記在心中,憑借他的經驗,僅僅稍看片刻,一眼就參悟了這道基礎法術,本來還想要看看是否有機會參悟出類似的神通。
可現在一回憶起腦海中各樣的基礎法術,反倒這個法術與此刀最為貼切。
待心思稍定,陳覺民才著實開始。銘文的銘刻,自然也是需要法材相助,並且要在烘爐當中進行。
銘文所使用的法材,就像是化元鋼一般,但凡煉製法器,必然就會用到,前番也沒有多述。
“第一道。”
一刻鍾過後,陳覺民眼看刀身上浮現出的一條銘文,心思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