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煉製(1 / 2)

一道筆直的火苗竄起,燃燒著深紅的火焰,炎深如血。

地火烘爐,顧名思義,這座烘爐方鼎的火焰就是屬於“地火”。

如果要將地火說的簡明一點的解釋,那麼熔岩亦屬於地火的一種,不過它的形態是不足矣用來煉丹煉器的,反倒某些熔岩算得上品質極高的法材。

這裏的地火,擁有屬於火的形態,不過來自地底深處濃厚的岩石之氣,卻是無法驅散。

這座地火烘爐高度正好到陳覺民的胸膛,當然方鼎的八角都深深的紮在了地上,實際如果將整座地火烘爐拔地而起,那麼足足將會有兩個人的高度。

“這地火還算純粹。”

陳覺民心道。

要知道如果真以為這地火是此時此刻從地底勾動引來的話,那就太天真了。

因為能夠真正勾動地火的地方,地下必然有炎脈,或者是在高高的火山深處。無論是在何時何地,但凡能夠狗洞地火的地方,方圓百裏之內,必然是赤地一片,毫無生機,隻餘下森然的火氣了。

所需要的方鼎烘爐,那品級可就極高了。

陳覺民自負也無法把控如此強大的地火,更沒有足夠的煉器術能夠煉製出那種品級的法器。至於手中的這些下品法材,剛一丟進去,恐怕就燒的連渣都不剩了。

這裏的地火,實際上是來源一種名為“地火元晶”的礦石,亦是一種法材,不過卻是中品法材。這種礦石一般在地脈的土層之下形成,內含地火之氣,稍一激發,就能夠燃燒出地火,不過由於品質各不相同,有些亦會有雜誌,地火並不純粹。

這類的各式各樣的火礦石,種類數目由其之多,在煉器裏亦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對於這點陳覺民就涉獵不多了,眼見地火並無雜誌,影響不到他煉器的成效,當即就開始了煉器的第一步。

這一步稱之為“煉材”,也有其他各種的稱呼,總之就是將需要用的礦類法材,先投入到烘爐當中,淬煉成為一團“精粹”。

陳覺民便將各種需要用到的材料,如通玄砂,化元鋼等等,依次的投入了地火烘爐當中,在地火的淬煉之下,各個化為一團團如液體般的精粹。

可它們現在看上去倒像是液體,實際上是在烘爐高溫淬煉下形成的形態,要是離開了烘爐,馬上就會凝聚成一團,恢複原本的質地。

這種手法其實隻是煉器中最低級的手法,就連凡人鐵匠鋪裏的鐵匠,都明白這種鍛造之術。隻不過礙於他們沒有烘爐,地火等等東西罷了。

可光光是將這些東西淬煉成為“精粹”,就消耗了陳覺民一個晝夜的時間的。

煉器煉丹都是毫無日夜可言的啊,時間在此時此刻顯得異常廉價,僅僅一個步驟,處理一樣法材,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還有可能會遭遇失敗。

最後,還需要將神像大關刀的主體淬煉一番,再與這些精粹相熔。

淬煉大關刀的主體,可不與淬煉這些法材一樣。要知道神像大關刀本就是普通的鋼刀,這樣的淬煉之下,陳覺民必須極為小心的把控火候,否則稍一不慎,最後就隻剩下一堆渣渣了。

同時在淬煉的時候,陳覺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將其他各種精粹其中,並且配上百煆水等法材,互相輔助,增加成功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