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和倉鼠倒是聽到了弦響,可卻被眼前的眾兵將纏住,抽身不得,而長箭去勢極快,若是暗刃和倉鼠兩人想要上前救助張弛,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然而就在這一時刻,桓謙的弓弦聲剛響過,又聽到了“嘭”的一聲,又一聲弓弦放箭聲響起。
桓謙所放之箭還正在空中,然後後發出聲音的那一隻長箭,卻已經後發先至,竟然射中了還在空中的桓謙那支長箭的箭杆。“啪”的一聲,兩箭相擊,力道相抵,然後同時墜地。
百步穿楊已屬不易,可竟然有人能夠射中已經離弦後飛在空中的長箭,這是在是讓人咋舌的絕技!
眾人順著長箭飛來的方向望去,隻間遠處矮牆之上正站著一人,而這一個人張弛倒也認識,正是程洛冰,冰兒姑娘。
冰兒姑娘麵如冷玉,一支箭解了張弛的危機,而隨後又從身後箭囊中抽出一支,拉弓開箭,而目標就是桓閥的將軍桓謙。
桓謙一見遠處那姑娘拉弓又射,就心說不好,剛才這位姑娘的神乎其技早已經讓桓謙又驚又歎了,連飛在空中的離弦長箭都能射落,何況自己這麼大的一個活靶子,所以幾乎是在程洛冰弓弦一響的同一瞬間,桓謙就連忙往馬下跳去。
他可不會藏身馬腹這樣的絕技,現在他騎在馬上,正是顯眼的地方,心知如果想要避開這神箭手的一箭,也隻能跳下馬躲在馬後人群中,否則自己必死無疑。
性命攸關,桓謙哪還在意什麼丟人不丟人的麵子問題。生死是大,所以這才匆忙間向旁邊倒了下去,這一下可著實摔得不行,來了一個仰麵朝天,吃了一嘴了塵土。
桓謙落馬是為了躲避程洛冰的箭,不過其他人可不知道,桓閥大軍隻有近處的知道,而遠處的一見統帥驟然落馬,也都不免一愣,不知道這一箭之下桓謙是生是死,還有沒有命在。
而就在同時,忽然聽到有人高呼:“桓閥的大將軍死了,我們衝啊,快去救大都督。”
喊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流民中的小六。
小六在內城門口於王大哥失散,然後便跟著百姓四處逃竄,奈何桓閥大軍清剿,殺了無數的百姓,本來小六也難逃一死,幸好遇到了王大哥和程洛冰,小六才被救起。
而同時被程洛冰救的還有數十百姓。
百姓也是人,自然不肯甘心被桓閥屠殺,所以也就自發的組織起了抵抗,雖然和桓閥大軍相比人微勢弱,可總比伸著脖子等別人來砍頭要強上很多,在小六一番慷慨鼓動之下,這一群人就組織在了一起,跟隨小六一路望南逃來。
而一路上遇到了無數從內城附近逃難南來的百姓,一群人總比一個人有安全感,所以小六當初數十人的隊伍就越來越壯大,等到現在來到城南的時候,已經有了數百人之多。
而到了城南,也剛好就見到了桓閥大軍將張弛圍在牆角的那一幕。
若說誰最痛恨桓閥,那答案必將是程洛冰無疑,當年她的父母本就是北地流民,在南來的途中洛水河畔生下了程洛冰,然後她的父母逃過了胡人的追殺,最後卻是死在了江南軍閥之手。
冰兒的爺爺“神農”也曾為程洛冰講過是江南什麼門閥勢力殺的冰兒父母,那便是桓閥。
在冰兒眼中,桓閥血債累累,所以冰兒出手也就毫不留情了。
與小六說好她先殺桓閥騎馬的將軍,然後趁著桓閥將軍一死軍隊慌亂之際,就可以衝散重圍救出被困之人,然後冰兒便上了矮牆,站在高處,當然視野更廣,弓箭的威力也自然越大。
然後就在這時,桓謙卻向張弛射了一箭。
程洛冰心中清楚的很,這種情況下如果她射桓謙,自然有十足的把握將他射死,然而同時張弛也必然中箭,匆忙間也容不得細想,冰兒的第一箭還是救了張弛的性命。
然後這樣的話第二箭桓閥的那個將軍必然有了準備,若想再射中也多了幾分難度。
冰兒雖然可以三箭同發,然而三箭卻覆蓋不了多大的範圍,若是要想救張弛又想殺桓謙的確不可兼得。
果不其然,桓謙因為早有準備及時跳馬,才終於逃了性命。
桓謙沒有死,不過也沒有多大的關係,大軍之中桓閥這些兵士怎麼能知道是什麼情況?見主將落馬,而這個時候又聽到小六喊“桓閥的大將軍死了”,的確是軍心潰散。
同時,數以百計的流民百姓手持農具竹竿就悍不畏死衝了過來,也的確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桓謙這下落馬雖然性命無憂,可也著實摔得不輕,被身邊人勉強扶起來卻也不敢再上馬露頭,生怕矮牆上的那女人又是一箭射來,彎著腰藏在馬後,卻還在命令身邊的將領,鎮壓流民百姓,不惜代價殺死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