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王文在辭別了山清水秀的江南靈秀地,僅帶著幾名護衛,輕車簡從,曉行夜宿,一路往北,風塵仆仆直奔山西晉南而來。早已得到消息的閻敬銘、王炳壇,派出一支兵丁,一直迎接到黃河岸邊、鸛雀樓廢墟之上。
踏上故鄉的土地,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王文在努力地回憶著昔日的情景,然而他看到的是滿目凋敝。走進那個生養了他的全縣第一大村——塢堆村,王文在發現村子裏幾乎不見炊煙,他立即組織自家親屬,在家中支起七口大鍋,煮粥供饑,並派人在全村敲鑼吆喝,霎時間,家門口來了一群一夥的餓民。第二天,王文在再次組織人員,在村北七裏地的官道上,搭起簡易粥棚,開始對過路的餓民舍飯。從那時起,直到光緒六年春天,王文在先後舍飯兩年有餘,把全家的存糧、自己的俸祿、皇上的賞賜全部拿來做了舍飯之資,最後還欠了同僚官員和大戶親戚數千石糧食,多年之後,他才還清了這筆債務。
光緒三年八月,秋糧也顆粒無收,加之光緒元年、二年連續兩年歉收,民間可食之物早已空空如也,官庫存糧也日見空虧,正如《天下糧倉》所言,荒原萬裏,餓殍遍野。將軍寨七千八百畝良田,一條青石大澗,一條淺灣小溝,不時可見拋棄的死屍,給豺狼虎豹、鷹隼狐鼠提供了豐盛的美餐。旱象不減,生存愈艱。山西巡撫曾國荃與工部侍郎閻敬銘派往南方富庶地區購買糧食的官員一時沒有消息,後來才知,運糧車馬隊一路從南往北,沿途多次遭到土匪劫殺,加之路途坎坷,行進速度十分緩慢,預計車馬隊進入山西境內還得十天左右,曾國荃於是緊急曉諭各州縣,言賑災糧不日即可達到,望民眾耐心稍待,相互救助,等待朝廷發放賑災救命糧。
接到巡撫衙門文書,縣太爺楊兵禮急忙讓師爺起草了告示,差人即刻分赴各村張貼。災民們見告示如見救星,相互轉告,眼巴巴等待著皇糧的到來。然而,饑餓的災民們已經到了瀕死的邊緣,光禿禿的田野裏,樹皮、草根已經挖食精光,有的人看見別人拉出的幹屎,也拚力搶奪,以至於強者打死弱者。楊兵禮與舅舅在縣城開設的積善糧店生意卻十分紅火,一鬥穀子竟然賣到了三十二兩白銀,並且用的是減二的秤,也就是說,按照當時的計量單位,本來一斤是十六兩,而今他們賣給災民的糧食竟然一斤隻有十四兩。有的人家想把房子賣掉,可是沒人要,隻好把木料拆下來,將椽檁以及門窗隔扇稱斤賣,二十斤一文銅錢,還是加三秤。這天,在縣城的街道上,有成群結夥的年輕婦女,把頭上插上草標,自賣本身,見有過路人,就跪地請求路人收買她,當丫環也行、做小妾也可,不管是三房四房都願意,說是每天不要吃饃,隻要給喝兩碗麵湯就行。還有些少女和幼女也跟這些成年的婦女爭搶生意,上前抱住過路人的腿,低聲下氣表明自己還是處女之身,隻要老爺給條活路,任由擺布。也有許多抱了孩子的父母,跪在地上,大聲叫賣兒女。然而,那些過路人一個個自身難保,即便是沒有老婆和子女的人,哪敢動此心思,收養女眷和兒女呢?那些婦孺們跪地一整天,晚上就集體蜷居在無人居住的破廟裏、荒廢的破房子裏、背風的角落裏、荒野的土窯洞裏,有的甚至露宿街頭。在漫長的夜晚,她們數著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希望借此稍微忘卻饑餓的滋味。然而,饑餓卻變本加厲地占據了腦海,鬧騰著肚子,折磨著人的每一根神經!幼小的生命瞬間餓死在母親的懷裏,年邁的老人悄無聲息地橫屍街頭。於是,淒厲的哭號聲此落彼起,隨風飛揚,猶如鬼的叫聲,在暗夜裏令人毛骨悚然!十天的等待猶如十年!等到賑災糧發到災民手中,同樣如上次那樣,二鬥變成了一鬥,一鬥變成了五升,而全縣死亡人數超過了一萬人!僅將軍寨就有五十多人被活活餓死!
這時,清帝國外受列強侵淩,內有義軍四起,內憂外患,兵連禍結。官府不斷發布征兵文告,凡男丁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者,按簿冊二丁征一。窮人家男子踴躍報名,隻為當兵混飯吃,將軍寨呼啦一下走了百十號人。王象、黑牛一幹胡人也在應征冊內。臨走前,杜魁對王象說,打仗危險,能溜則溜。他是怕王象一走,再沒人供他吃食和大煙泡了。紅朵則在心裏暗暗咬牙切齒道,老天有眼,叫王象這活賊亂箭穿心,亂刀磔死,千萬不能讓他活著回來。吉蘭已猜測到黑牛等人每天吃的穀麵窩窩是從她娘家搶來的,想到那天晚上的恐怖,想到采山蔥那天黑牛差點將她日蹋死的情景,吉蘭嘴裏喊著:“黑牛,早去早回,想著我。”心裏恨不得黑牛一出門就撞死。王象一幹賊人也知此去凶多吉少,早在拐窯內商量好了對策——見機行事,能溜則溜。也是這些雜種陽壽未盡,半個月後,他們隨軍走到黃河岸邊放馬灘一帶,與一支起義軍遭遇。官兵們還沒有反應過來,黑暗中“嗖”飛來一箭,早把主將射落馬下,一時間官兵陣腳大亂,似無頭蒼蠅亂躲亂鑽,義軍乘勢掩殺,如狂風巨浪席卷而來。副將見主將被殺,挺槍上前,與起義軍戰在一處,好不容易穩住了陣腳。官兵重新排開陣勢,準備與義軍決一死戰。王象悄悄拽了拽黑牛的衣袖,示意看他眼色行事。幾個賊人不緊不慢地尾隨王象身後。副將越戰越勇,一連槍挑了幾個義軍將領,號令兵趁機揮動旗幟,官軍潮水般呼喊著殺向前去。王象等人趁亂往後退去,早有本部帶兵頭目發現,大喝一聲:“大敵當前,爾等不奮勇殺敵,竟敢臨陣逃脫!”話隨槍到,直刺王象心窩。王象等五個賊寇,急忙招架,圍住頭目廝殺。這時,義軍隊列中闖出一員大將,手執兩柄銅錘,“哇呀呀”大叫著朝官兵副將衝殺過來,副將急忙招架,不料那銅錘揮舞的招式他根本就沒有見過,直嚇得目瞪口呆,持槍的手僵在了半空中,被義軍大將一錘打落馬下,一命嗚呼!官軍再次陣腳大亂。王象等人趁機殺死了本部頭目,向廝殺圈子外麵逃去。在一個沒人的地方,他們脫掉兵服,不敢走大路,而是摸黑在野地裏狂奔,到天亮時分,終於跑回將軍寨,躲進了拐窯,五個胡人竟毫發未傷。因是烏合之眾,帶兵將領也不及細點,一律按陣亡上報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