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平安歸來(2 / 3)

二十幾年來,皇上寵愛六皇子乃眾所周知的事兒,六皇子受傷,最該暴跳如雷的皇上無動於衷,寧櫻派金桂出門打聽譚慎衍的消息,金桂逛了一圈,回來搖頭,關於六皇子賑災之事,除了六皇子受傷,沒有任何消息傳開,金桂看寧櫻著急,寬慰道,“夫人別擔心,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說不準明個兒世子爺就回來了。”

寧櫻很想不當回事,可她忍不住思索裏邊的事,如果六皇子受傷是譚慎衍將計就計誘敵的計謀,為了不讓她擔心,離開前他會隻言片語會提示一二,但是,譚慎衍隻字不提,由此來看,六皇子受傷是真的了。

“你明日回寧府問問大少爺,他在戶部可聽說了什麼事兒?”寧成昭在朝為官,說不準聽到些內部的風聲不一定。

這時候,寧櫻就不得不感慨,朝中有人的重要性了,有些事情花錢也打聽不到,尤其像這種隱秘事。

金桂稱是應下,為了轉移寧櫻注意力,說起府裏發生的趣事,其中一件就是彭英和譚慎平的親事,眼瞅著還有一個多月就成親了,譚慎平竟然反悔要退親,氣得胡氏暈過去了,方才彭英來府裏探望胡氏,遇著譚慎平,二人開口吵了起來,譚慎平罵彭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彭英忍氣吞聲,嬌滴滴說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是胡氏找人光明正大提的親。

“奴婢覺得彭小姐是個厲害的,二爺咆哮好一陣,被她輕飄飄三兩句就抵回來了,二爺氣得臉紅脖子粗的,彭小姐卻平靜得很。”青竹院有譚慎衍的人,金桂像知道裏邊發生了什麼再簡單不過,被未來的丈夫指著鼻子罵,當眾羞辱,換作其他女子早就義憤填膺,羞愧難擋了,彭英竟當個沒事人似的,委實厲害。

寧櫻一怔,想到近日彭英巴結她的勁兒,寧櫻心裏多少有些明白,有的人想嫁給托付終生的男子,有的人想嫁給男子背後的權勢,彭英明顯屬於後者,譚慎平再怎麼罵,彭英都不會理會,對彭英來說,她嫁進國公府是為了國公府的榮華,和譚慎平本人沒多大關係。

“國公夫人怎麼樣了?”

胡氏沒了白鷺,不如早先張揚,收斂了許多,當場暈過去,估計真的被氣得狠了。

金桂小聲道,“管家差人請大夫去了,不知怎麼回事呢。”

胡氏和彭英關係不錯,譚慎平不知哪根筋不對,處處和胡氏作對,彭英是胡氏看中的人,譚慎平的態度可想而知。

寧櫻讓金桂送些補品過去,她懷著身子就不去青竹院湊熱鬧了,金桂心領神會,青竹院的事情都是些糟心事,寧櫻記掛譚慎衍,哪有心思放在青竹院。

金桂從青竹院出來,得知胡氏是真的被氣著了,心裏有些困惑,胡氏病了,譚富堂將譚慎平關在祠堂,不到成親不能放出來,由此來看,青竹院能安生些時日了。

第二天,金桂回了寧府,回來時,如實轉達了寧成昭的話,寧成昭說六皇子遭人刺殺受傷,譚慎衍帶著六皇子不見蹤影,皇上正派人尋找他們的下落。

寧成昭的言外之意,譚慎衍生死不明。

寧櫻心煩意亂,在府裏等消息什麼都不能做於她來說無異於生病不吃藥等死,寧櫻不抄經了,把吳琅叫進府,讓吳琅私底下找人打聽譚慎衍的去處,她記得昆州地震,朝廷賑災大臣前往昆州,和苟誌清點好賑災的物資後就離京了,一天都沒有多留,算著日子,譚慎衍將物資運送到災區,早該回來了才是。

寧櫻讓吳琅買幾個手腳便利腦袋靈活的小廝,扮作商人去災區找譚慎衍,不用和譚慎衍說話,確定譚慎衍沒事兒就好,買回來的人一定是死契,差事辦得好,回來一人打賞十兩銀子,在賞賜方麵,寧櫻有自己的考量,賣死契的人家多事窮途末路,沒見過多少銀子,她的賞賜太過豐厚,他們或許會以為背後有不軌的陰謀,猶猶豫豫不敢認真辦事,太少的話,他們辦事懶散提不起精神,一不留神給譚慎衍惹麻煩就糟糕了,兩相權衡她才定了十兩銀子的賞賜。

寧櫻還說了些細節,吳琅認真聽著,尋找譚慎衍這事吳琅極為感興趣,京城上上下下都在傳賑災之事,眾說紛紜,茶水鋪子一天到晚跟來了說書人似的,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神乎其乎,各式各樣的說法都有,吳琅忍不住想查探番。

“夫人您放心,奴才會辦好此事的。”鋪子收益好,寧櫻給了吳家一成的利潤,吳琅和吳管事百般推辭,最後拗不過寧櫻,隻得收下了,吳琅感激寧櫻,如果不是寧櫻看中他們,隨著寧國忠遭殃,寧府名下的莊子被充公,他們不知被遣散到哪兒去了呢,怎麼可能有機會在京城站穩腳跟?

吳娘子耳提麵命讓他知足,吳管事也常常在他耳邊念叨,讓他務必忠心,莫生出不軌的心思,吳琅心裏明白二老是怕他年輕不懂事,做出背叛寧櫻的事情來,吳管事和吳娘子大年紀大了,如今守著茶水鋪過日子,二人心滿意足,知足者常樂,吳管事常教導他的。

“奴才買好人是來府裏知會您,還是徑直離京?”

買人的事情並非一蹴而就,許多人要相處後才知其品行,寧櫻的這趟差事還算輕鬆,腦袋靈光不惹事應該就夠了。

寧櫻讓金桂拿出兩張銀票遞給吳琅,既然充當商人,行頭就要有商人的樣子,不能露出破綻,買衣服,置辦一車貨物得不少銀子。

吳琅沒伸手接,“夫人上回給的銀票沒花完呢,奴才見著世子爺可要說幾句話?”

金桂回眸望著寧櫻,見寧櫻示意才抽回了手,銀子,沒給出去。

“不用,見著他人就夠了,其他的事情別插手。”寧櫻覺得譚慎衍可能不在災區,一時半會她說不上來發生了什麼。

吳琅點頭應下,走出國公府的大門吳琅就找人伢子買人,挑了兩個,又去東市買了輛半新不舊的馬車,往裏裝了幾袋子高粱,好幾日才準備好,吳琅尋思著翌日清晨準備出發。

不成想,天不亮,京城傳來災區的情形,邊境動蕩,譚慎衍和六皇子去邊關了,消息是邊關的商人傳出來的,說看見六皇子和譚慎衍在邊關,來不及吃飯,吳琅匆匆忙進了國公府,譚慎衍有消息,他們去災區,怕是找不到人了。

守門的是金桂與翠翠,吳琅與金桂說了來意,金桂拿不定主意,遲疑片刻,讓吳琅先回去,寧櫻記掛譚慎衍,身子清瘦許多,昨晚屋裏的燈亮了整晚,估摸著時辰,寧櫻剛睡下沒多久,金桂舍不得打擾。

“你先回去,待會夫人醒了我讓銀桂去前院找你,再讓夫人睡一會兒吧。”金桂小聲和吳琅說了幾句,示意吳琅先回去,她望著徐徐升起的太陽,瞅著時辰差不多了才進屋,喚醒寧櫻,如實轉達了吳琅的話。

寧櫻捂著腦袋,天邊魚肚白了她才睡下,這會兒腦袋隱隱發疼,得知譚慎衍和六皇子去了邊關,寧櫻有片刻的怔忡,六皇子賑災純屬為了名聲,和譚慎衍前往邊關,約莫邊關出了大事,她揉了揉眉頭,緩緩道,“和吳琅說不用去災區了,讓他留意京城的動靜即可。”

走的時候,譚慎衍斬釘截鐵的說是賑災的,如今有人發現他的身影,估計過些時候就要回來了。

寧櫻想的不差,下午就傳出六皇子回京的消息,六皇子親臨災區,貪官汙吏不敢打賑災物資的主意,贏得一片讚譽,不管怎麼說,譚慎衍總算回京了,寧櫻鬆了口氣,換了身衣衫,去二門迎接譚慎衍,她心突突跳得厲害,舉目眺望,遲遲不見譚慎衍影子。

金桂扶著寧櫻,看她擔憂得下巴冒出了痘痘,安慰道,“世子爺約莫進宮見皇上了,過些時候會回來的,您站了會兒,身子受不住,去旁邊涼亭坐著等世子爺吧。”

寧櫻側目瞅了眼金桂,又低頭瞅了瞅自己圓滾滾的肚子,計較一番,去了涼亭,兩杯水下肚,門房仍沒消息傳來,寧櫻坐立不安,不知過了多久,前邊傳來聲急促的男聲,“世子爺回來了,夫人,世子爺回來了。”

不遠處的遊廊下,一抹鵝黃色紗裙的女子快速而來,揮舞著手裏的帕子,一遍遍重複,寧櫻提著的心才算落地,譚慎衍消失,她覺得其中有事,心頭極為不安,待銀桂到了跟前,寧櫻問道,“世子爺沒受傷吧?”

銀桂雙手撐著腿,大口大口喘著粗氣,“沒,世子爺和福昌他們一起的,好好的,夫人你別擔心。”

寧櫻點頭,抬著頭,目光一眨不眨的望著遠處,片刻的功夫,男子藏青色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寧櫻眉頭舒展,重重呼出口氣。

譚慎衍站在走廊下,挺拔如鬆的身形在看清不遠處的女子後頓了頓,身後福昌一行人會意,識趣的退後幾步,近一個月不見,寧櫻肚子大了許多,可人卻清瘦不少,下巴尖了,麵色有些發白,難掩憔悴之色,譚慎衍闊步上前,執起寧櫻的手,蹙眉道,“讓你擔心了,怎瘦得這般厲害?”

寧櫻搖頭,嘴角浮現起一抹笑來,“瘦些才好呢,你可算回來了。”

小別勝新婚,譚慎衍和寧櫻卻沒歪膩,譚慎衍大致說了外邊的事兒,輕描淡寫的聊了幾句邊關之事,“六皇子受傷,我擔心大夫被容妃收買了,劉副將在邊關,我提議六皇子去邊關養傷,六皇子傷勢緩和些後我們就回來了。”

寧櫻扭頭盯著他,六皇子身份尊貴,他跟著六皇子約莫遇著許多麻煩,人黑了不少,俊朗的臉上充斥著濃濃的戾氣,她心裏高興,許多事兒不願意刨根究底,對譚慎衍道,“平安回來就好,這些日子,朝堂風平浪靜,不太像容妃的作風,你和六皇子沒有消息,我以為你倆遇害了。”

“別怕,沒事的。”譚慎衍牽著她,回到屋裏,叫金桂銀桂問話,得知寧櫻夜不能寐,譚慎衍眼底閃過沉痛之色,去邊關乃事出有因,但是卻讓他查清楚了一些事情,所有的事情都真相大白了,上輩子殺害他的仇人,對寧櫻下毒的人,都浮出水麵了......

譚慎衍說了許多賑災的事情,容妃這些年果然費盡心思為五皇子謀劃太子之位,他以為,一個宮女再會算計經營,不過爾爾,容妃的事情,讓他對女子有了新的看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容妃隻手遮天,若不是他及早提防,重生一世又如何,他和寧櫻估計仍然免不了被謀害。

望著譚慎衍,寧櫻覺得他欲言又止,好似許多話沒有說,她沒有細問,聊起了輕鬆的話題,“小太醫說孩子在肚子裏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