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罷晚飯,二人自然又有一段纏綿悱惻之事,自然不必細加描繪。不過一夜溫情倒是讓吳三桂下定了決心。
次日早朝時候,吳三桂收到衡州西南麵的情況彙報。
“登基大典日期將近,望眾位恪盡職守各司其職,早日迎來佳期!”吳三桂說罷,見殿下無人接話,因此自己又將話題轉到軍事上來:“鎮遠潭州之危不足為懼,將近衛軍抽調兩萬向西南隘口駐守,以保萬全。另外,夏將軍和吳將軍,春末夏初,雨季來臨,因此江南一線戰事需要決斷了。”
話說兩端。鎮遠之事已處置穩妥,李孟離開鎮遠要回鄉清明祭掃。臨走時,甘國城問李孟何不帶著黃小詩同往,也好叫她出門踏青散一散心。
李孟在這兒女之情上,並不主動。再說那黃小詩性格也較獨特,不容李孟連異想都不能有的,所以李孟也不想逼得緊了,離開一段時間,反能給大家一些時間好好思考。李孟也不希冀黃小詩因為她感恩而委身跟隨自己。
“國城,你若親自回去,便請帶言,告訴她我有事外出,不知歸期,請她自便。”李孟將這話傳去,黃小詩自然多想。
黃小詩猜出李孟的意思,心中難免傷懷幾日。這日早早吃了點東西,獨自一人趕了馬車就要出門,被衛兵發現,怎麼勸也不能將她留住,隻吩咐衛兵一句話:“我若不能回來,若有人問起,則告訴他我去找他了。”
黃小詩獨行三五日,隻記得青溪衛的大概方向,一路風餐露宿擔驚受怕來到了旗嶺。此時正值午間時候,日光傾斜而下,景致倒很恬然。隻是連日她一心懸在身體之外,稍有風吹草動就被驚嚇住。
那日李孟離開了鎮遠城,趕到家時正好是清明節當天。李孟買了紙錢便去了他故母墳前探望。
這日回到鎮遠,從甘國城口中獲知吳三桂進來兵力調動,便想他定是為了三月的登基大典做準備。
“這老賊聽說是久病未愈,想必也想借此衝衝喜氣呀。”甘國城哈哈笑道。
“大勢將去,不過想樂一樂呀,哈哈!”李孟也笑起來。
“那咱們也不能不送他一程。”甘國城心中早已有個計劃。
二人說罷,排開西南戰勢圖紙,將吳三桂衡州通往南線的幾個要塞圈劃出來。
“兄長,吳三桂兄長忙著登基,想必衡州的守衛很嚴。我們可借此機會在衡州以南的地方,在他南北通道上安插一顆釘子。”甘國城在搜尋一個最佳的位置。
“極好,這樣的話,反而能讓我們與大清東線的軍隊聯係上。”李孟也在尋找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地理位置。
“泗水!”二人同時看到這一個十分突出的關鍵位置。
泗水,古名四水。顧名思義,有四條江河在此交彙,因此而得名。泗水關位置獨特,交通四通八達,就像一棵大樹,樹根向四周擴散開去。此處有江河作為天然屏障,又有兩座高山作為依附,易守難攻,古今皆為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