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能力比好的成績更能適應未來(2 / 3)

“要想領導其他人,你就必須了解自己的工作,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敏銳的判斷力。但最終造就一位偉大領導者的,卻是個人的內在品質。你很難定義這些品質,但它們對於成功極為重要,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培養這些品質。”

大衛·格根所指的內在品質,是指一個人成熟的心智,包括對自己的認識,對人際關係的認識,表現在外在就是有較高的情商,善於調動人,處理人際關係。表現在內在就是一種個人品質的修養。大衛·格根比較推崇的領導者是裏根、富蘭克林·羅斯福,認為他們都有著出色的性格,並且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清楚自己該怎麼做。格根認為讓他們走向成功的關鍵就是奧利佛·溫德爾·霍姆斯曾經用來評價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那句名言,“他隻有一個二流的大腦,但有一種一流的性格。”

哈佛認為隻是聰明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這樣反而更危險。學習好不一定具備領導能力,而領導力往往比學習好更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更能有助於一個人獲得成功。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裏,初期應該具備的美德是優秀的才智以及專業知識。不過想要進一步發展,就更需要具有超越初期美德的資質,而這項資質就是“領導才能”。

信心和勇氣

人們也許會同情弱者,但沒有人會同情領導者。人們希望在領導者身上看到的,是自己不具備的東西—勇氣、堅強、樂觀和睿智。富蘭克林·羅斯福利用自己出色的自信和勇氣點燃了美國人度過經濟危機的勇氣,所以能夠成為人們敬愛的總統。

領導要以身作則

領導者要以身作則,領導者的威信來自於自身的言行。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定是下屬出色的榜樣。

林書豪是哈佛大學籃球隊的隊長。無論是在場上還是場下,林書豪都自然而然地表現出領導力。他總是有辦法調動大家。林書豪批評人很有技巧,球隊輸球,不需要講太多話,不要講特別嚴重的詞,他會問一些問題,通過答案,隊員就會明白為什麼這場會失利。哈佛籃球隊的現隊員麥克納利和懷特是主力隊員,他們說自己從林書豪身上學到了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領袖球員—不需要總是趾高氣揚地大聲嚷嚷,而是要以身作則,讓自己的行動成為榜樣。林書豪帶領高中獲得了州冠軍,他展現出了很好的籃球素質:在內線拚搶時無畏,在外線控球時無私(在哈佛時,他的出手僅占全隊的19.7%);練就一手精準的投籃。

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團隊,經常會遇到一些意外的危機事件。這個時候,領導者就要挺身而出,迅速化解危機,這也是領導者的一項重要素質。現實世界的很多問題沒有一種精確的答案,但卻有受時間、資源、人才等條件限製的多種選擇。我們必須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出最佳決策。

1943年8月,約翰·肯尼迪和13名官兵駕駛巡邏艇外出巡邏,他們遭遇了一艘日軍驅逐艦,巡邏艇被撞成兩半,2人死亡,其他人統統落水。肯尼迪帶領手下遊了幾個小時,到了一個小島。根據幸存者敘述,如果沒有肯尼迪的英明領導,果斷決策,可能還會有更多人死去。最後,肯尼迪在椰子上刻了SOS求救信號,讓小島上友好的土著居民找到大部隊去求救。終於,在失蹤5天後,他們安然無恙地回來了。肯尼迪成了戰爭英雄,被授予“紫心勳章”。

趙小蘭也是一個處理危機事件的高手。1989年,趙小蘭被布什總統任命為聯邦交通部副部長。交通部掌管美國的門戶和大動脈,每天要處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件。部長外出時,都由她一人坐鎮處理,她也是實際當家人,光是協助這位副部長處理日常工作的,就有8位助理。雖然有人對她這麼快便躋身高位不服氣,但趙小蘭上任後接連以果斷行動、運籌帷幄解決了多項重大危機。先是在泛美航機被恐怖分子炸毀後,迅速製定多項善後和補救措施,在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輪觸礁漏油後,迅速控製及清理汙染,並在舊金山市大地震中有效率地主持複公路工作,令她被譽為“危機管理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