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無價之寶(3 / 3)

“郭書記,你說了半天,我還是聽不懂。你幹脆直說吧,要我幹什麼就是。又夏況是對永昌老百姓有利的事。就是你和程老板個人的事,你對我恩重於山,我正愁報答無門,有個機會為你做小事,也是給我易水寒的麵子了。”易水寒說道。

“先把錢收好。”郭雨聲吧錢塞道易水寒的手上說道。

“要是我不收錢呢?”易水寒問道。

“不收錢,這話我就不好開口了。”郭雨聲說道。

“水寒,你就收下吧。這既不是程副書記和郭雨聲私人的錢,也不是向你行賄,是給你的勞務費。不會讓你犯錯誤的。你不收下,郭書記怕你不會盡心去辦事。你就穩穩他的心吧。”錢興祥也在一邊幫著說道。

聽了錢興祥的話,易水寒沒法,隻得將錢收了下來。

郭雨聲這才坐到易水寒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水寒,你也知道,前次李省長道永昌來視察生態效益工程,效果非常好。給我們敲定了一個來億的獎金的投入。這些資金現在大部分已經到了永昌。我們的生態效益工程也已經開始實施階段。一個億啊,老兄,這可不是一個孝小數目。別說我們永昌,就是永昌市,今天廣東招商,明天上海引資,什麼意向資金好多好多哥億,合同資金好多好多千萬,到頭來也是白費了旅差費,招得到,引得到幾個錢?大家都把這叫做拽雞引鴨,往往是鴨走雞飛,竹籃打水。還是國家投資才實打實啊。李省長桌上一拍,一個億就出來了。還責成市直有關部門拿出相應的配套資金,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一點五個億。所以,我特意把自己收藏的一方唐代和田玉硯貢獻出來。通過程副書記送給李省長,也算是感謝李省長對永昌的關懷和照顧。另外,還希望他督促省直部門,早些把還沒撥給我們的資金盡快地撥下去。”

說到這裏,郭雨聲點燃了一支煙,望著窗外燈火閃爍的城市,繼續說道:“李省長對這方玉硯慢喜歡的,回到家裏就打電話給他的朋友省博物館的宋館長,請他道家裏去賞玩。要他鑒別真偽。好在宋館長也是程副書記的大學校友,程副書記事先就跟她說了這件事。所以,到了李省長的家裏,就一口咬定那方玉硯是唐硯。但李省長不相信宋館長的話,譏笑他們這些深宅大院裏的收藏家每天看到的都是人家從古墓裏挖出來的額現成文物,也沒跟民間的贗品直接打過幾回交道。看真貨頭頭是道,看偽品並不在行。宋館長不得不承認李省長說的是事實,願意推薦靠辨別真偽實物起家的民間收藏家。”

郭雨聲回到易水寒的身邊說道:“你知道李省長是怎麼答複她的朋友宋館長的麼?他說我也不要你推薦了,你推薦一個跟你一樣水平的來,不是要害了我嘛?然後就立即說出了你易水寒的大名。托宋館長跟你聯係。宋館長回去後,就把這事直接跟程副書記說了,程副書記知道你我還有興祥都在城裏,電話囑咐我一定要辦妥這事。”

一件唐硯背後竟然引出來這樣複雜的事情,也是錢興祥絕對沒有想到的。他想郭雨聲這麼做,即使為了自己和程副書記的前程,也是為了將永昌的事業辦成。所以,不管怎麼樣,錢興祥覺得自己替郭雨聲說說話了。他知道自己的話易水寒還是會考慮的。

於是,錢興祥說道:“水寒,雨聲已經把什麼都說了。你聽得出來,他也是為了貧窮的永昌老百姓早日致富,才挖空心思討好。不管那方唐硯真假如夏,你一定要替雨聲或者永昌人們跑這一趟了。”易

水寒長歎一聲說道:“興祥打電話給我,要我跟你們一起到省城來,我就知道你們早就導演好了的。行,今晚我就到李省長家裏去一趟。”

見到易水寒答應了下來,郭雨聲這才鬆了一口氣,立即跟宋館長打電話,商量好易水寒跟李省長見麵的方式。晚上,郭雨聲開著車,跟錢興祥一起吧易水寒送到了省委大院。

到的省委大院錢的樹蔭下麵,郭雨聲又多此一舉的說道:“水寒,你就是是宋館長托你來的。千萬不要說出程書記和我的名字。”

“你放心,這樣的事情水寒經曆的多了。”錢興祥扯了扯郭雨聲說道。

“那是那是。”郭雨聲說著就又拍了拍易水寒說道:“水寒,你去吧,我們在這裏等你。”

易水寒下車走進省委大院後,郭雨聲和錢興祥兩人就坐在車子裏一動不動的等著。

“雨聲,你那方唐硯到底是真貨還是假貨?”錢興祥問道。

“我也不敢肯定。但憑感覺,那玉絕對是和田的,而且是上品。至於硯是不是唐代的,我也不太說得清楚。但從形式和製作工藝上看,估計至少是明以前的。”郭雨聲說道。

“那你就幹脆讓水寒說是明代玉硯,不就得了?”錢興祥說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到了明代,這種玉硯就多起來了,文物價值自然就大打折扣了。但放到唐代,就是無價之寶了。”郭雨聲說道。

錢興祥忽然感覺到有些疲憊了,把身子往靠背上一靠,擔憂的說道:“雨聲,如果這方玉硯不是唐代的,你就害慘水寒了。弄不好,我會失去水寒這個朋友。”

“沒這麼嚴重吧?”郭雨聲說道。

“有些東西,在你我這些久居官場的人看來,也許並不覺得珍貴,但在水寒那裏,他是看得跟生命一樣重要的。”錢興祥說道。

聽了錢興祥的話,郭雨聲望著處在黑暗中的錢興祥,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一時間,兩人就變得沉默無言了。靜靜的等待著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