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適度保健,事半功倍
保健適度,對延年益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胡維勤
前幾年,廣播電視上全是鋪天蓋地的保健藥廣告,弄得大家無所適從。我的病人經常拿著各式各樣的保健產品來問我是否有效。這兩年,由於很多跟風偽劣商品作祟,人們漸漸開始從當初的盲目相信保健藥轉變為不相信任何保健藥。我的很多病人又開始對我說:“胡大夫,那些保健藥都是騙人的!還得正經看醫生才行!”
其實,保健藥和人一樣,有好有壞。隻要吃得對、吃得好,對養生保健,還是有促進作用的。
1.濫補不如不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的保養,很多人選擇了用補藥來增強體質,但如何服用補藥,服用何種補藥,大多數人都是比較盲目的,他們認為補藥就是補品,無論何種補藥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其實不然,盲目地服用不僅不利於病理垃圾的清除,反而會加重或加實這些不良因素的堆積,使之更加難以清理,以致產生嚴重後果。拿飲食來說,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疾病比比皆是,如小兒食多消化不良,日久可以造成發育滯緩,神情呆滯,腹大體瘦,不思飲食,中醫稱之為“疳積”。輕者可以引起腹痛、腹瀉、易感冒發熱、睡眠不安等,重者則影響身體及大腦的發育。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確實有它的道理。
補藥也是藥,是通過補充不足、調節人體機能紊亂來治病強身的,不可盲目使用或濫用。常言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如果身健者使用,尤其單味久用時,可能會使人體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而致病;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和病情,誤服補藥危害更大。所以選取補藥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用,正如清代名醫餘聽鴻所說,“見病不可亂補,一日誤補,十日不複”。
我的一個老鄰居,孫子高考,他想著要給孩子增加營養。這個想法沒錯,但是增加營養,可以給孩子燉鍋雞湯或者每天早上增加一杯牛奶什麼的,這都是很好的。結果,他把珍藏多年的一根老山參燉湯給孩子吃了!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正是陽氣旺盛的時候,用藥性這麼強的熱性補藥當補品,肯定要出問題的!結果,他的小孫子人參中毒,不得不送醫院急救,還住院治療了一個多月,最後隻得放棄了當年的高考,複讀一年,第二年才參加了高考。後來碰麵一聊起這件事,他就後悔不迭,說不懂中醫真不該給孩子亂吃,生生耽誤了孩子一年。
所以,補藥是不能隨便服用的,需要服用補藥的人,必須是有虛證表現。所謂虛證就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這四類。因此,選擇補藥時要根據虛證表現的不同類型而采用相應的補虛藥。
2.大白菜幫子,補充鈣和磷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缺什麼補什麼,從理論上說,這個道理是對的,但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是沒法進行的。經常會有人問我:“胡教授,缺鈣補什麼,缺鋅補什麼,缺鐵補什麼……”這樣的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人體的微量元素是一個互補係統,缺少其中一種時這個係統就會失衡。比如說微量元素中缺鈣時,並不單單是鈣元素的數量發生了變化,而是與鈣相關的其他微量元素所形成的互補係統失去平衡了,整個係統的矢量發生了變化。當你發現自己缺鈣時,微量元素這個係統失去平衡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如果隻用鈣來調整,都不知道整個係統會發生什麼變化。
之前我遠房的一個親戚,跟我說給孩子補了好長時間的鋅了,可就是不見好,這是為什麼呢?我一看孩子的發育不是很好,吃飯也不是很香,有時候還喜歡做一些怪動作。診斷發現,這個小孩子的心思太重,是一個小機靈鬼,腦子的運轉超過了他這個年齡段的運轉,大腦工作量太大,這個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想問題太多,心理負擔太重,用中醫學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思則氣結”,思考得多了,體內的氣就容易打結,也就會影響到胃,自然食欲就不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整天傻乎乎、沒心沒肺的孩子,一般都不會有什麼病,身體發育也好。
並不是說不要補,而是不要缺什麼補什麼,盲目地去補,否則會有很多的問題纏繞著你。補品其實就是補充的意思,不能把它當作主食。我之前的一個哮喘病人,吐痰吐得很厲害,而且是黃痰,我對他這樣的症狀很是奇怪,怎麼能有那麼多的黃痰呢?他的家人說之前並沒有這麼多黃痰,是不是治壞了?我就說他的體內太熱了,是不是吃什麼東西了?他說沒什麼啊,就是每天回家之後吃三勺子蛋白粉,他覺得自己工作太累了,應該補補。事實上,這些蛋白粉每天都存儲在胃內,根本就得不到吸收,胃裏就生火了,黃痰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