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在飯前先喝湯,人吃的東西通常可以比正常食量減少三分之一左右,因為湯水進到胃裏後,被稀釋的食物可以充分貼近胃壁,增加人的飽腹感,胃就會把已經吃飽的信號通過迷走神經傳達給腦幹的食欲中樞,食欲中樞的興奮點收到這個信號後會迅速降低,人的食欲就降低了,飯量也就隨之減少,“七八成飽”的度就容易掌控了。而且,飯前喝湯會在正式開始進食前就消除一部分胃部的饑餓感,使得我們在吃飯時不再因為饑餓而狼吞虎咽,可以放慢速度,細嚼慢咽地進食。細嚼慢咽可以給胃消化吸收的機會,食物被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後,血液中的糖類和氨基酸等物質的濃度就會升高,大腦就會收到飽腹的信息,飲食者就能及時控製“七八成飽”的攝食量,可以避免吃得太飽或過飽。

我們吃的食物進入體內要經過口腔、食管再到胃,如果不喝湯,食物的硬度就可能會影響到這條路徑的順暢,如果飯前先喝湯,相當於給管道塗上了潤滑劑,食物通過的路徑就會相對順利。還有,我們在吃飯前喝進的湯水可以稀釋食物,較稀稠的食物更利於胃部的消化和吸收,從而減少食管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較稀稠的食物在經過腸道時,也有利於腸道的消化和吸收,不但不會增加腸道負擔,還可以潤滑腸道,為人體提供大量的水分,腸道內便不會產生宿便,體內也不會有大量廢物堆積。

可見,飯前喝湯的好處不僅僅是控製食量,還可以幫助我們防治多種消化道疾病。記住並堅持這樣的用餐順序,你就向健康長壽又邁進了一步。

6.主食粗細常搭配,皮膚光潔不便秘

我年輕的時候,能吃上大米、白麵這些細糧是日子變好的標誌,是招待客人才能吃的金貴東西。那時候粗糧是當家糧,其口感遠沒有細糧好,是為了維持生存,沒辦法不得不吃的東西。現在日子真的變好了,大米、白麵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的普通食物。粗糧反而因為營養豐富,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主食要粗細搭配才最健康,也成了人們的共識。

道理雖然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做起來就不是人人都能堅持的了。我去老同事家做客,他家21歲的小孫女問我:“胡爺爺,我想減肥可老是不成功,皮膚不好還總是便秘。您說我吃點兒什麼藥調理好呀?”他家這個寶貝孫女,我平時就沒少聽老同事說起。這個姑娘從小嬌生慣養,挑食得厲害,不要說粗糧,大米、白麵不花樣翻新地做她都不肯吃。於是我對她說:“你隻要能做到主食粗細搭配,這些問題就能少一半。”她顯然不信,反問我:“你這麼有名的大醫生,怎麼就給我出這麼個主意啊?能管用嗎?再說粗糧多難吃啊!我奶奶說,那些都是自然災害的時候沒東西才吃的,我不吃!”老同事看孩子發小脾氣,趕緊向我致歉,然後嗬斥孩子沒禮貌。我倒覺得這個小姑娘雖然嬌縱了些,但是很率直可愛,就跟她說:“你試一個月,不管用胡爺爺負責到底!”小姑娘聽我這麼說,馬上雙手握著我一隻手搖了幾下,說:“一言為定!”

新年團拜的時候,我又見到了那個老同事,他笑眯眯地遞給我一頂很漂亮的毛線帽子,說是他孫女真的按我說的主意吃飯粗細搭配,便秘症狀好了許多,也不再一臉油光和痘痘,人也苗條了些,所以特地自己織頂帽子,送給胡爺爺,謝謝胡爺爺教她這麼好的辦法。

我們說的粗糧種類很多,現在常見的有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和一些幹豆類,比如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和豌豆這幾種。粗糧中含有非常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對保障消化係統正常運轉很有幫助。這些物質和可溶性纖維協同合作,可以大大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還能夠增加日常食物在胃部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身體對葡萄糖吸收的速度。我那個老同事的孫女會出現便秘和輕度肥胖,就是因為缺乏粗糧中所含的這些物質,所以我讓她吃粗糧非常對症。除了她的問題,常吃粗糧還能降低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等“富貴病”的發病風險。

現代營養學研究也證明,粗糧細糧搭配比單吃一種糧食營養價值要高出許多倍,常吃粗糧有助於降低人體糖分的吸收、降低血脂濃度、防止心血管等疾病。比如,長期食用小米粥可以提高和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具有補血、益氣等多種功效。粗糧還可以健脾益氣,補益肝腎,對降脂、降糖、降血脂功效顯著。另外,粗糧中的木質素有吞噬細菌和癌細胞的功能,可以降低和控製癌症的發生和發展,防治癌症。

古代中醫對飲食和保健的看法是,“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飲食要做到精粗、葷素、糧菜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證人體健康,益壽延年。可見,粗細搭配的養生觀念古已有之。

7.要想身體好,葷素配合不可少

前麵談了粗細搭配,根據古人的飲食養生觀念,飲食還要葷素搭配,這個確實也很重要。生活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們喜歡吃肉,很少吃菜,結果吃得“三高”、青春痘、便秘等毛病一大堆,這種情況非常多,我不多說大家也知道。結果,針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就想我完全素食,這樣這些病就不會找上我了吧?我接診過一位很有名的女歌手,她就是這種情況。她為了健康也為了保持姣好的形象,常年堅持吃素,而且是隻吃蔬菜和少量水果,不要說雞蛋、乳製品之類的東西,她甚至連豆製品都很少吃,因為她認為一些豆製品在製作時油炸過,還是不健康,容易使人發胖。結果,她自己明顯感覺氣力越來越不濟,找到我是因為她當時正在籌備一次巡回演唱會,在彩排時感覺自己唱歌氣力不濟不說,甚至還累得昏倒。她的經紀公司認為這樣下去,她肯定沒法堅持做完演唱會,於是要求她必須馬上看病,調理身體。她自己也明白再不調理,身體就要出大問題了,所以趕快來看病。

我聽她說完情況,告訴她要馬上改變飲食習慣,吃東西一定要葷素搭配。因為蔬菜隻能提供給她一部分身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還有很多維持健康必需的營養元素是蔬菜無法提供給她的。這些營養元素必須通過適量吃肉類等葷菜來獲取。比如蛋白質,雖然糧食、豆製品和堅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但是優質的蛋白還是要從肉類、蛋類和奶製品中獲取。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熱量供應,導致營養不良。也就是中醫說的氣血不足,機體失養。這種情況下,人就會出現沒有氣力、容易疲倦等不適。

除了蛋白質,肉類還為人體提供脂肪、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是膳食平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維生素,這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由於這種物質的種類非常多,有些在蔬菜中含量多,有些則在肉類中含量較多,隻有飲食上葷素搭配,才能均衡獲取,維持健康。聽了我的講解,她決定回去和營養師商量一下,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調理健康。

後來,我在電視新聞裏看到這個女歌手的演唱會如期舉行了,估計她的身體已經基本恢複了,就沒在意。沒想到,她半年後又來找我,說我當時給她的飲食葷素搭配的建議非常有效,她回去後按照我的建議和營養師研究了一套營養菜譜,按照菜譜來調整飲食,體力和身體都得到了迅速恢複,成功地完成了巡演的工作,今天就是特意來道謝的。我為她的身體恢複感到由衷的高興,幫助病人是醫生的天職,這個無須她特意來感謝,不過,她走時留給我的,她的營養師總結的“均衡飲食、合理營養”的八項準則,我覺得倒是可以放在這裏和大家共享:

1.以穀類為主食,食物品種多樣化。

2.應該經常食用蔬菜和水果以及薯類食物。

3.應該經常食用奶類和豆類食物。

4.應該經常食用魚、蝦、蛋以及瘦肉,不過要注意適量,少量食用肥肉以及葷油。

5.食量與自己的體力活動要相互平衡,維持適宜體重。

6.所食用的食物應該清淡少鹽。

7.飲酒必須適量,葡萄酒可以時常喝一點。

8.要注重飲食衛生,而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

此外,按照中國人“飲食指南”手冊中提示的原則,也是可以的。

8.你若細嚼慢咽,許你益壽延年

我有時候出去開會或者出門診,中午會因為來不及回家在外麵用餐,在餐館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年輕人為了節約時間而狼吞虎咽,風卷殘雲般地解決一頓午餐,實際上這樣做對身體健康是極其有害的。想要健康長壽,“細嚼慢咽”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習慣。

以前學習中醫時,就從《醫說》這本書裏讀到過進食的時候速度不能太快,否則就會損傷到脾,正確的進食方法是細嚼慢咽的說法。我當時就覺得這個說法非常有道理,因為我們吃的食物在經過細嚼慢咽之後,能夠以一種細小的形狀進入人們的胃中,比較容易被消化。後來在工作和生活中,我逐漸體會到,細嚼慢咽的好處不止容易消化可以養胃這一點。我把這些年體會到的細嚼慢咽的好處,大致做了一下總結,現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有助於減肥。在吃飯的時候,如果吞咽的速度太快,沒有細嚼慢咽的話,那麼大腦便會在還沒有接收胃部所傳達的飽了的信息時,你就會不停地吃下去,而等得到大腦信息的時候,你已經吃過頭了,長時間這樣就會導致肥胖。而大腦感知人體吞咽食物,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細嚼慢咽能給大腦充足的反應時間,有效阻止吃得過多,所以有助於減肥。

第二,幫助身體充分吸收營養。經過細嚼的食物,因為食物微粒的體積很小,所以能夠擴大與腸壁的接觸麵積,消化和吸收也能夠更充分。此外,細嚼慢咽還可以提前引起胃液和其他消化腺分泌增多,為食物進入胃腸後充分被吸收做好準備,從而減輕胃的負擔,胃就能細致地消化食物,把營養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第三,讓食物更安全。在吃飯時細嚼慢咽可以有效促使食物與唾液的充分融合,而人的唾液有分解食物中致癌物的作用,因此細嚼慢咽可以大大降低食物中致癌物產生超氧自由基的風險,從而降低人得癌症的風險。

第四,增強記憶力。有關研究發現,咀嚼能有效牽動臉部肌肉運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還能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提高人的記憶力。人類腦部的海馬區細胞,就是掌管人學習和記憶的部分,這個部位的細胞會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而衰退,這也就是人年紀大了記憶力會衰退的原因。而咀嚼的動作可以增加海馬區細胞的活躍性,防止其老化,因此可以增加人的記憶力。

第五,預防口腔疾病。人們在吃飯時,反複地進行咀嚼動作可以使口腔分泌充足的唾液,而唾液中又富含多種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這些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不但有助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有殺菌和預防口腔疾病的作用。另外,兒童在吃飯時充分地咀嚼食物可促進其牙齒、牙齦及麵部肌肉的發育,並有預防齲齒的作用。

細嚼慢咽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我們吃一口食物要咀嚼多少次為最佳呢?據日本岐阜大學的咀嚼學會專家們研究,一口食物在口腔內至少需要經過20次咀嚼,才能充分地發揮細嚼慢咽帶給身體的好處,如果能達到30次,則效果更佳。

9.科學吃零食,越吃越健康

吃過多零食會影響健康,這個認知沒錯。但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談零食色變,我覺得大可不必。在多年的保健工作中我發現,吃零食隻要適量、適時、適己,非但不會影響健康,還能更好地維持身體健康。

很多零食,也是很有營養的食物。我前幾年看到過一份美國營養學家的論文,是專門研究零食是否對身體有益的,他們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研究發現,在一日三餐之間吃零食的小孩,比隻吃三餐的同齡小孩更容易膳食平衡。孩子從零食中獲得的熱量占總熱量的20%,所吸收的維生素占總攝食量的15%。獲得的礦物質占20%,鐵質占15%。可見,零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獲取所需營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在做健康講座談到零食問題時,曾經有聽眾反映:“您說孩子應該吃點兒零食可能是對的,可是大人還吃什麼零嘴!把零食當講座的一個專題來說,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其實,對於成年人來說,繁忙的工作和家務非常容易使我們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這時候適當吃一點零食,有助於緩解疲勞感、振奮精神。比如容易感覺大腦疲勞的上班族可以多吃些堅果類零食,像花生、鬆子、核桃、葵花子、南瓜子等,它們富含的胡蘿卜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會延緩腦血管病變和保護大腦,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還能使人快速地精神抖擻。

還有甜食類的零食,大家普遍認為糖吃多了小孩齲齒、大人發胖,這種東西絕對有百害而無一利!實際上,糖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在生活中,適量吃點奶糖能增加乳類食物的攝入量,這是中國人普遍較為缺乏的營養成分。乳類熱量低但含鈣高,可使皮膚柔軟滋潤,強筋健骨。吃點巧克力也是明智的選擇,有研究表明,食用巧克力能使人心情愉悅,並利於控製膽固醇。此外,女性對體內鐵元素的消耗量要大於男性,因此容易出現臉色蒼白、疲倦和氣力不足等不適。所以,她們可以選擇含鐵豐富的烤瘦牛肉、豆類、沙丁魚、火腿肉、蛋類等當作零食,每天適度吃一些,補充被消耗掉的鐵元素,維護健康。當然,這種補充必須是有節製的,如果不加以控製地大量吃零食,就會因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最後,我列出一些營養價值豐富的零食供大家參考:

葵花子: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尤其是亞油酸含量異常豐富,對於緩解皮膚幹燥和淡化麵部色斑有不錯的功效。

花生:每天適量地攝入一點花生,能夠補充我們日常膳食中常缺乏的維生素B2,還能預防和治療嘴唇幹裂、眼睛發紅發癢、脂溢性皮炎等多種疾病。

核桃:核桃的益腦功效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核桃內還含有十分豐富的生長素,有助於人體指甲的生長和秀韌。

奶酪:奶酪是鈣的“富礦”,能有效堅固牙齒。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每天吃150克奶酪,一定能人老牙不老。

無花果:無花果中含有一種類似阿司匹林的化學物質,能夠稀釋血液,並加速血液的流動,從而使大腦有充足的供血量。

南瓜子和開心果:南瓜子和開心果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胡蘿卜素、過氧化物以及酶等物質,適當地食用這類零食能夠保證大腦供血充足,使人精神抖擻、神采奕奕,遠離萎靡不振的狀況。

奶糖:含糖、鈣,適當食用能補充大腦能量,並能潤澤皮膚。

巧克力:能促使人心情愉悅舒暢,還有不錯的美容功效,因為巧克力能產生一種使人有甜蜜感的體內反應物質。

葡萄幹:有益氣、補血、悅顏的功效。

牛肉幹和烤魚片:富含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素,適量食用能使人肌膚紅潤有光澤。

乳飲料:乳飲料中含有強化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非常富有營養的飲料品種之一。

10.低糖少鹽,醫生得閑

糖和鹽是我們日常最常用,而且少不了的調味品,它們所含的營養成分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有益,是我們飲食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這兩種調味品一旦吃太多,對人體造成的損傷也是災難性的。

我在調進北京工作前,一直生活在南方,飲食習慣相對清淡,所以我對鹽分太高損傷人體的問題,沒有很直觀的概念。後來調進中南海給老首長做保健醫生,一起工作的警衛班裏有個戰士家在北方,他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是吃很鹹的東西,食堂打回來的飯菜,他總要自己再加些鹽或者醬油才吃得下去,要不就覺得沒有味道,無法下咽。當時雖然也覺得他這個習慣不好,但是因為大家都年輕,誰也沒有太在意。後來,他不到40歲腎髒就出了問題,我們才意識到常年吃得過鹹真的不行,因為過量吃鹽會損害動脈,使血管變得狹窄,阻礙血液對大腦的供應,間接損傷大腦;還會加重腎髒負擔,多餘的鹽不能通過腎髒排出,人就會出現腰背酸痛、四肢僵硬等症,最終造成腎炎、腎虛、腎衰等嚴重問題;患有哮喘和胃病的人吃過多的鹽,也會加重病情,尤其是胃病患者,常年吃過多的鹽,會嚴重損傷胃黏膜,最後甚至會誘發胃癌。此外,鹽過量還會加大人體內鈣的流失量,降低骨密度,誘發骨質疏鬆。但是,我們意識到這些時,已經晚了,後來這位同誌不到50歲就故去了。

過量吃鹽的危害很大,過量吃糖的危害一樣不小。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糖是指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沒有甜味的澱粉;狹義的糖是指日常食用的白糖和食品、飲料中含有的糖漿。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糖主要是狹義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