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挑三揀四(一)(1 / 3)

水天昊剛從建築工地回來,走進辦公室,泡了一杯熱茶,屁股還沒有坐穩,手機突然響起,是水龍威打來的。水天昊盯著即熟悉又陌生的手機號碼,心裏犯起了疑惑:這個家夥從來不給我打手機,有啥事都給他媽媽說,讓他媽媽當傳話筒,今天親自打電話,想必是有什麼話要說。

水天昊接通電話,“喂”字還沒說完,隻聽對方輕聲叫了一聲爸,聲音顫顫微微,聽上去好像有些緊張:“我想求您一件事。”

“什麼事,你說。”

“我來公司上班也有半年了,不該吃的苦吃了,不該幹的活幹了,不該受的罪受了,該調我進集團機關了吧。”

兒子第一次電話,本來想好聲好氣的聊幾句,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讓他傷心的話,不由得嗓門兒高了起來:“什麼,你在分公司當宣傳幹事,嫌苦了是不是?好啊,給你換個崗位,去偏遠團場的項目部當安全員,天天吃住在工地,看看外來務工人員是怎麼幹活的?你才幹了幾天,坐辦公室還嫌吃苦受罪,你真該換個崗位了……”

水龍威也是二十好幾的成年人了,這幾年沒怎麼跟父親好好交流過,當下在父親的眼皮低下工作,分公司的經理、書記生怕得罪了這位小少爺,隻要說話辦事不出格,啥事都由著他,有時候還得看他的臉色,有這樣的公子哥在單位,幹工作礙手礙腳,多有不便,於是時不時的動員他調回集團機關,有老父親的嗬護,機關當個辦事員,就是不幹事,誰也說不了啥。

水龍威真的以為分公司的經理、書記都是為了他好,他也不想長期呆在基層,寫新聞報材料,半天擠不出幾個好字來,就是挖空心思的拚湊幾句話,報紙上不刊,網絡上不用,材料報到經理、書記那兒,不是滿篇修改,就是自己重寫,口頭上雖然鼓勵他有進步,隻要加強鍛煉,過不了幾年,就會像他父親那樣優秀,心裏卻在叫苦,有你沒你一個樣,趕快調走吧,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調走後,換個有用的人,還能減輕領導的工作負擔……

水龍威很少得到父親和同事的讚許,聽領導這麼說,不曉得是表揚,還是挖苦,反正聽上去,不是那麼舒服。他真的不想在基層呆了,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父親打電話,說不定一時高興,會答應他的請求,沒想到事先想好的詞兒,聽見父親的聲音,不曉得跑哪去了,一個好詞兒也沒說出來,什麼吃苦、受累、受罪之類的壞詞兒倒是跑得比飛機還快。話說出口,沒辦法收回,父親既然生氣,幹脆鬥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大不了繼續呆在基層。

水龍威想到這兒,說話也不那麼緊張了,他輕輕幹咳兩聲:“爸,您先別生氣,聽我把話說完。”

水龍威聽著父親沒有吭聲,接著說道:“不是我不想呆,我是怕呆在基層,對您影響不好。每次去集團辦事,誰不知道我是董事長的兒子,他們都說您不關心兒子,還有許多難聽的話,說出來您又要生氣,說實話,要不是顧及您的名聲,我才不喜歡進機關,天天看您的臉色。”

“呆在基層好啊!我的名聲用不著你考慮,你呆在基層,啥時候鍛煉好了,自然會考慮你的前程。不是我不關係兒子,恰恰相反,我這是在重點培養你,你應該呆在基層,看看那些項目部的大學生是如何工作的,再看看那些舍妻別子的外來務工人員是如何幹活的,你成天坐在辦公室嫌辛苦,機關坐辦公室就不辛苦?沒有一定的資曆,沒有豐富的閱曆,沒有驕人的成績,呆在機關比基層還辛苦,學不到真本事,會有人瞧不起,將來就是給你一個部長,你也當不好。你上班這麼長時間,報紙上沒瞧見半個字,要你這個宣傳員幹什麼?還是夾著尾巴謙虛做人吧,實實在在幹出點成績來,讓大夥瞧瞧,你是憑自己的能力吃飯,不是靠父親的關係混日子。”

“爸,你說的話我全記住了,你放心,我會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我現在長大了,不會給你丟臉的。”

“記住,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不是空口說白話,我要的是結果。”

水天昊掛斷電話,欣慰的笑起來:兒子自小就害怕我,有事從來不敢當麵說,今天打電話過來,本想調進機關,被我幾句訓責,又給勸回去了。他說要以實際行動證明給我看,我倒要看看,他怎麼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天昊想著心事,手機歡快的跳起來,是水天江打來的,他喂了一聲,隻聽對方說:“二哥嗎?”

“嗯,你今天怎麼想起打電話?”

“嗬嗬嗬,我天天想打電話,就是怕打攪你,不敢打。”

“你是怕浪費電話費吧!”

“嗬嗬嗬,打電話能浪費幾個錢?”

“是啊,你一年收入十多萬,家裏住上了二層樓房,小車也有了,打電話能花你幾個錢?”

“哈哈啥,你一個月幾十萬,我幾年才攢十幾萬,我不能跟你比,要不你打過來,省我幾塊電話費,嗬嗬嗬。”

“行啊!你掛斷,我打過去。”

“嗬嗬嗬,今天我掏錢,給你省兩塊。”

“聽說,水龍雪在蘇州混得不錯,今年回來過沒有?”

“今年春節帶男朋友回來過一次。”

“帶男朋友?哪裏人?”

“聽說是蘇州本地人。”

“本地人,本地人會找她?會不會上當受騙?”

“不夥子也是農村的,看上去很老實,聽說家裏條件不錯,城裏買了樓房,準備十一結婚,今天打電話,就是想告訴你,他要結婚了。”

“哎喲,兒子沒結婚,丫頭先結婚,你思想開通了。”

“嘿嘿,那是多少年前的老規矩,在我這兒,早就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