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耕會寫幾個毛筆字,雖說沒有吳大貴的毛筆字飄灑好看,自認為寫得不錯,可以掛得出去,有對聯總比沒對聯好,門口貼幅對聯,看上去有幾份過年的喜氣。大年三十這天,他學寫了幾幅對聯,貼在幾個房門上。水保田挑了幾擔水,裝滿了兩大缸,三天不挑水也夠用了。龔秀珍的饅頭、花卷、油餅和穀麵饃饃裝了兩大盆,杆好的哨子麵,一把一把整齊的擺放在案板上。她的哨子麵切得既細又長,是水家灣出了名的切麵好手,誰家辦喜事都要請她去。
“蛋兒,快叫弟弟洗手,髒手洗幹淨吃飯香,誰洗不幹淨不給飯吃。”龔秀珍做了一大鍋瘦肉土豆蘿卜哨子湯,裏麵打了四五個雞蛋,滿院子聞著都是瘦肉雞蛋味。幾個孩子聞到香味,聽媽媽的話,拍打著身上的灰塵,一塊兒跑進廚房,圍著洗臉盆洗手。
水保耕貼完對聯,拿起光禿禿的半截竹掃把掃起了院子,塵土不經意的揚起來。雞趕進了圈,狗吃飽了食,拽著鐵鏈,不時抬頭向院內探望。水大爺圈好羊,加了些夜草,走進堂屋,看到八仙桌上整齊的擺放著準備燒給老祖宗的紙錢,點燃三柱香插進小香爐,拉開抽屜取出小酒杯,斟滿放在桌麵上,燉了一杯花茶,卷了一根旱煙,然後雙膝跪地,磕了三個響頭,對老祖宗是那麼的虔誠。他磕完頭,拍了拍膝蓋上的灰塵,脫鞋上炕,喝起了晚茶。
龔秀珍做了半碗敬獻老祖宗的哨子麵,站在廚房門口大聲喊叫蛋兒,叫他去給老祖宗奠飯去。第一鍋是給老祖宗的祭奠飯,桌子、院子、豬窩、狗棚、羊圈、雞舍都要奠到,就是為了祭奠祖宗,寄托哀思,企求老祖宗保佑,還有拜祭各方神靈的意思。蛋兒奠完飯,碗一斜,頭一仰,剩下的幾根麵條和肉粒滑入口中。
“蛋兒,快來看,這是啥?”水保田拿出兩盒鞭炮,舉得高高的叫孩子們看。平時他管教嚴,幾個兒子害怕,他不說話,是不敢跟他親近的。蛋兒看到父親手中有兩盒鞭炮,好像從天上掉下來的,趕緊跑過去伸出雙手。二蛋模模糊糊看到父親手中有兩個盒子,看不清是啥東西,他半眯著雙眼抬頭望著哥哥。三蛋、四蛋圍了過去,伸手向父親要鞭炮,五蛋還小,這幾天老是拉肚子,廚房炕上沒下來。六蛋是個小丫頭,膽量小,看到父親手中的鞭炮,不敢要,站在廚房門口傻笑。
孩子們看到鞭炮,團團圍住父親,舉起雙手掙搶著想多要幾個。這種做父親的感覺,他從來沒有感受過,看到孩子們高興的樣子,心裏有些酸楚,他把兩盒鞭炮分發給幾個孩子。水保耕點燃響炮,冒出明亮的火花,發出震耳的響聲。
以往過年,沒有鞭炮,隻能眼睜睜看著鄰居家的孩子放炮,好生羨慕。水保耕領頭放鞭炮,讓鄰居家的孩子聽聽,蛋兒家也有鞭炮聲。二蛋光著屁股爬在廚房窗口捂起耳朵往外看,三蛋、四蛋躲得遠遠的捂上了小眼睛,六蛋鑽進了父親懷裏。蛋兒撿了一根燃燒的幹樹枝,他沒放過鞭炮,不敢點燃。
水保耕看他膽量小,拿起幾個小鞭炮做示範。他手裏拿起鞭炮點燃,呲呲冒了幾下黑煙,趕緊拋向空中,咚一聲炸開了花。水大爺聽到響聲,手中的茶杯抖動了幾下,探頭望著窗外,幾個孫子站在院台上歡呼雀躍,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以前都是聽鄰居家放鞭炮,這回大院裏有了響聲,在孩子們心裏,喜悅心情不亞於饑渴難忍時吃到香噴噴的哨子麵。二蛋鬆開捂著的耳朵,朝母親笑了笑,高興地喊:“大炮響了,大炮響了……”龔秀珍發現,得病的兒子會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