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繼承了父業,主持著家中的生意。二哥卻不怎麼自立,有點好吃懶做,有些靠父母、靠哥嫂、靠家庭的味道。二哥自己沒有本事,眼界卻蠻高,娶媳婦還要漂亮賢惠的,說了好幾家他都瞧不起。他看上的女子,人家又嫌他好吃懶做不成器,不願跟他。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二哥二十好幾了,在那時候的農村已經是個大齡青年了,仍然沒有結婚,家人都為他急死了。
二哥大翠蓮七歲,他是看著妹妹長大的。看著妹妹越來越漂亮,他就異想天開的說道:“妹妹,以後你一定要到北京去參加皇宮選美,你如果被皇上看中,做了皇帝妃子,那我這個當哥哥的也就跟著沾光了。”
翠蓮還明事理:“二哥,不要光指望沾別人光,你自己也要勤快一些。別人有不如自己有,妹妹以後肯定是要找一個有錢人家的,如果能幫你肯定會幫你。”
翠蓮的二哥叫荷葉,他聽到妹妹這麼說,也還算滿意:“有妹妹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二哥我可是對你抱了很大希望的。哥嫂就知道打豆腐,又累又發不了財,我可不想繼承這份祖業,我要到城裏去安家。”
“二哥你就是不安分。同樣是哥哥,大哥他老實肯幹,吃苦耐勞,腳踏實地。都是一母所生,為麼子哥倆性格有如此大的差異喲!祖上留下這份產業就不錯了,你為麼子這山望到那山高?不肯打豆腐、做生意,還要想當麼子城裏人。”
“鄉下有麼子好?幹農活、打豆腐都是個累。到城裏又輕鬆又好玩,無錢住街角喝碗米湯也快活。”
“你想去城裏那也好,我們離南京城近。你平常不是經常拿一些豆腐、千張到附近去賣麼?你還不如跑遠一點,幹脆去南京城裏賣豆腐,那裏生意絕對好。”
經過妹妹這麼一提醒,荷葉果然多跑了幾步路,時時到南京城裏去做生意,豆腐、千張要比鄉下搶手,價格也相對高一些。荷葉嚐到了甜頭,索性在南京城裏擺了一個固定攤點,還小賺了一筆。
太平軍占領南京後,不準流動商販進入城內,以防敵人奸細混進來。荷葉隻好在神策門外買賣街繼續做他的豆腐生意,賺的錢比以前不得少。
這一日神策門外貼出告示,說為鞏固天朝,消滅滿清,東殿會試即將開始,希望各地有誌青年男女踴躍報名,錄取者即在天國各衙門做官,待遇豐厚,前途無量,是當代理想青年之首選。
荷葉回到家後將這一消息告知了妹妹,翠蓮聽了動了心。她讀了幾年私塾後,稍大一點就開始幫家裏賣豆腐,起初是跟著爸媽、二哥幫忙,後來自己也能做買賣了。不過,做生意從早守到晚很辛苦,外人又叫她“豆腐西施”,長得漂亮,招蜂惹蝶,也有不少煩心事。
翠蓮也時時和二哥一起到南京城裏做買賣,看到了城裏的繁華,她自然也想成為一名城裏人。她想:什麼時候不再起早貪黑,走村穿巷的賣豆腐該多好啊!自己識文斷字幹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