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的故事曾經感動過四鄰鄉親,甚至也感動了皇上。鹹豐帝結合他江家為朝廷拚死效力的實際,特意賞給江家一門忠烈的牌匾,也不是一時衝動。
江家為這一門忠烈四個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江忠源為朝廷盡忠才兩年啊!他墳墓上的花草剛剛才遮蓋了泥土啊!可是江忠濟又戰死通城。兩年前江忠濟在哥哥的靈堂裏發誓:一定要剿滅粵匪為哥哥報仇。可是現在粵匪沒有剿滅,自己倒慘死在戰場,報仇這兩個字是多麼沉重啊!
和哥哥江忠源比起來,江忠濟死得更慘一些。江忠源不管好歹還落了個全屍,淹死在廬州的古塘水底,時值冬季,冰天雪地,水底下溫度很低,屍體泡在下麵就好像被冷凍了,幾天也不會腐爛。幾個忠勇的兵士冒著刺骨的寒氣將他從塘底摸了上來,還裝成運屍的老百姓,給江忠源換上太平軍衣服,說他是戰死的天兵,要拉到城外去埋葬,多麼合情合理的理由啊!很容易混過太平軍哨卡。
當時沒有發明照相機,更沒有電腦網絡,不可能上傳帶照片的通緝令,天兵們不認識江忠源是何長相,更不可能問屍體:你是怎麼死的?你叫什麼名字,是那一部分的?看到死人都不願多看一眼,巴不得老百姓拉出去快點埋掉。
因此江忠源得以全屍而葬,而且還享受了戰地追悼會,受兄弟老表同僚們的哀悼,末了還被秘密的修了一座墳墓,死了還能入土為安。在他的周圍還有許多老百姓的墳墓,他沒有成為孤墳野鬼。
可是江忠濟呢,比他哥哥要慘得多,幾個天兵用長矛在江忠濟身上前後亂刺,屍體變成了一個馬蜂窩。太平軍沒有那麼仁慈,沒有通知死者家屬來認領屍體,雙方戰死在通城城內外的人有好幾千。現在正是仲春時節,氣溫已有些高了,不及時處理屍體,太平軍別說在城內吃飯睡覺,就是在那裏呆上一會,那股難聞的屍臭氣味也要把人熏死。
於是何名標部當務之急是打掃戰場,對於戰死者無論是敵是我、是好是壞一視同仁,一律埋在了一個大坑裏。大幾千個戰死者,生前勢不兩立,一定要拿性命相拚,最終又長眠在一起。江忠濟雖然沒有成為孤墳野鬼,還有大幾千具屍體和他相伴,但其中有一半是他生前的死敵。如果相信在天有靈的話,他們在陰間會不會再去拚殺打鬥呢?
後來有一些可惜江忠濟的人認為,他雖然死的壯烈,但死得不值。他明明是湖南嶽州守將,卻戰死在湖北通城。通城那個地方地處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到處是山,人口稀少,較為偏僻,隻是在太平天國時期戰略地位重要,才引起雙方重視。大部分歲月人們很難注意到這個山裏的小縣城,可能現在那裏的交通都不是十分方便,人們如果想憑吊古戰場,也許要穿紮實一點的鞋子。
一個堂堂道員、著名戰將就那樣陣亡在一個交通不便,偏僻閉塞的小縣城裏。何名標知道後大喜不已,即刻命令手下文人寫了一個稟奏報捷,把刺殺江忠濟的過程大肆渲染了一番,楊秀清得知後也十分高興立即提升何名標為丞相,真是一將成名萬骨枯。
長沙巡撫府內,駱秉章將江忠濟戰死在通城的消息,告知了江忠淑,然後捶胸頓足,痛苦萬分,流著老淚哭訴道:“忠濟啊!本巡撫我不該派你去通城啦!是我害了你呀!你本來守嶽州好好的,我為什麼要派你去送死呢?通城那個地方本來就城小牆薄,無險可守。地處低窪地帶四麵皆山,敵兵架炮居高臨下很容易攻打,我現在才認識到這一點。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啊!”
江忠淑就在長沙帶兵守城,聽到這個噩耗,他也止不住眼淚汪汪,他轉頭麵向北方,哽咽著聲音道:“二哥,你怎麼就這樣突然陣亡了呢?前些天我還去嶽州看過你,你說端午節快到了,說我駐軍長沙離新寧老家近一些,委托我過節的時候回去看看父母。可是二哥啊,大哥前年剛走,現在你又與我們陰陽相隔,我回到家裏怎麼向父母說啊!他二老年事已高,怎麼能承受這麼大的打擊呢?”
豪傑未必真無情?江忠淑這個久經沙場,出生入死的戰將,聽到二哥陣亡的消息淚水止不住刷刷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