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往往能在瞬息萬變的戰爭中,作出自己最恰當的選擇,除了緊急情況下,頭腦衝動喜歡跳水自殺以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什麼毛病。但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絕頂的人,也有他鬥不過的敵手,石達開就是上天給他安排的一個克星。
石達開從今年年初到湖口督師以來,立即扭轉了太平軍被動局勢,首先打掉了曾國藩湘軍的囂張氣焰,將湘軍主力拖在鄱陽湖地區。同時命令秦日綱、韋誌俊向湖北進軍,很快拿下武漢及周邊十幾個州縣。接著又涉足湖南,往南麵已進軍到湖南平江縣境內,離長沙不遠了。通城太平軍向西進軍,打敗道員江忠濟所部,進入臨湘縣境內。
剛剛十八歲的陳玉成已經成為一個攻城略地的猛將,他率部占領應城以後繼續北上,先後打敗湖北提督納欽、西安將軍紮拉芬、總兵楊昌泗、馬隊統領常亮,陸續奪取棗陽、隨州,迫使湖廣總督楊霈退到河南。楊霈丟失了自己的防地,已是失職,隨楊霈一起退到河南的還有馬隊統領常亮,鹹豐帝震怒將楊霈、常亮一起革職降為士卒隨營效力。改任荊州將軍官文為湖廣總督。
荊州將軍官文武運還算不錯,不知是他用兵有方,還是借助城牆的堅固,或是經常去關帝廟裏虔誠參拜,沾了這位荊州老前輩的光,荊州城始終牢不可破。即使去年曾天養帶兵攻占過潛江、荊門、宜昌等附近州縣,也猛烈攻打過荊州,但官文還是守住了城池。無疑三國時期留下的高達城牆,和四麵繞城而修的護城河,起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但鹹豐帝不講這些客觀條件,他隻認為誰守住了城池誰就有軍事才能,所以他升任官文當了湖廣總督。湖廣總督大湖北巡撫一級,就是這一級等於給腦袋上了保險。
巡撫是一省最高行政長官,是要與省城共存亡的,而總督一般是管兩個省。比如兩廣總督管廣東、廣西兩省;湖廣總督管湖南、湖北兩省,所以省城丟失不負主要責任,頂多就是撤職或者充當苦役。程矞采、崇綸、楊霈這三位丟失武昌的湖廣總督,現在隻不過是撤職而已,都還活得好好的。
所以官文接到任命後,既沒有覺得高興,也沒有感到難受,反正和過去一樣該怎麼做事就怎麼做事,隻要盡心盡職就行了。
荊州將軍一職也十分重要,他主要負責荊州的防禦。荊州城的戰略地位就不用說了,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為這座城爭得眼紅脖子粗。關公因為丟失了荊州城留下了走麥城的典故。所以鹹豐帝決定選一個有實戰經驗的將領來當荊州將軍,他挑中了副都統綿洵。
綿洵前不久率部圍剿李開芳部於山東馮官屯,硬是將李開芳以及十幾個親信生擒活捉,押送北京砍頭示眾,撲滅了太平軍北伐的最後一點希望。
鹹豐帝的父皇道光帝,原名叫綿寧,鹹豐帝有個嫡親叔叔叫綿誌,也就是說道光帝那一輩是綿字派。綿寧當上皇帝後為避兄弟間綿字諱,所以自己改名叫旻寧。這個新任荊州將軍綿洵,說不定還是鹹豐帝沒有出五服的叔叔。
回頭再說楊霈、常亮不僅僅是因為退到河南才撤職降為士卒。陳玉成占領隨州以後,西安將軍紮拉芬率部冒死奪回了隨州。沒有幾天時間,陳玉成又組織了大批人馬,再次來攻打隨州,將紮拉芬部包圍在五裏墩一帶。如果楊霈、常亮及時帶兵去增援,也許還能挽救紮拉芬,但他們害怕接近太平軍,故意舍近求遠調兵拖延時間,致使紮拉芬傷重自殺,其部全軍覆沒,隨州再次被陳玉成占領,使河南直接感受到威脅。
河南已屬北方地區,鹹豐帝最害怕的就是太平軍北伐,他任命察哈爾都統西淩阿為欽差大臣,迅速帶馮官屯四千兵南下,在河南組織防禦。除了本地軍隊以外又從直隸、山東各抽調數千人趕來。鹹豐帝赦免賽尚阿、納爾經額監斬侯刑,釋放前山東巡撫張亮基,一並交西淩阿營前效力。再指派荊州將軍綿洵幫辦軍務,對河南防禦格外重視。
楊秀清、陳玉成已認識到孤軍北伐是個錯誤,所以占領隨州以後再沒有繼續北上。
新任湖北巡撫胡林翼也算是盡心盡職,他回湖南再招募新兵數千人,稍事訓練後即奔赴武漢前線。離開長沙時,湖南巡撫駱秉章怎麼也得意思意思,他委派守備諶瓊林率領六百多名湘勇,隨胡林翼一同去湖北,怎麼說還是湘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