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渡長江唐正財設計浮橋 戰武昌楊秀清親臨前線6(1 / 1)

按安全規定,禦林衛隊將閑雜人等一律擋在門外。可是此時此地這種做法不得人心,叫百姓很失望。

洪秀全、楊秀清同時感到了廣大民眾這種熾熱而真摯的感情。百姓像朝聖一樣想見他們一麵,這無疑是十分榮耀的。如果一味隻從安全觀念出發而不顧百姓的狂熱願望,那麼反而會有損於他們的形象。

被民眾敬仰和愛戴是無尚光榮的,接受人們的‘朝聖’更叫人喜悅。洪秀全、楊秀清決定打破常規,撤掉眾多的禦林護衛,隻設必不可少的警戒人員,讓民眾自由出入於關帝廟、萬壽宮,一睹天王、東王風采。

在萬壽宮內,人們不僅想看看東王容貌而且還踴躍要求參加太平軍。楊秀清委托陳承鎔、黃玉昆負責招收新兵,自己部署打武昌。

漢陽、漢口俱失,武昌成了一座孤城,處在太平軍四麵包圍中。向榮在城南白木嶺受到石達開兵力威脅,不得不倉惶逃往城東,紮營於距城區十多裏的卓刀泉。林鳳祥、羅大綱率太平軍百戰精銳早已封鎖了城東各交通要道。向榮無法推進半步,始終未能與武昌清軍會合。

龜縮在武昌城內的一萬餘名清朝官兵,早已是惶惶不可終日。巡撫常大淳急得是坐臥不寧,從嶽州失陷後,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之中,到太平軍圍困武昌、占領漢陽、漢口時,常大淳徹底絕望了,他憂懼交加得了一場大病,日夜躺在病榻上,無法處理一些軍政事務了。

新任湖北提督雙福有著滿族高貴血統,年紀較輕黃昏膽大,他從未經曆過激烈的戰鬥場麵,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之氣。再則,朝廷此次派他南下,就是為加強滿人對湖北控製,朝廷對漢族官員一向是既利用又不放心,關鍵時刻還是用滿人把關。原湖北提督博勒恭武太不爭氣,棄嶽州不守至今下落不明,雙福真正是受命於危難之時,他的軍事才能比博勒恭武強不了多少,但卻具有膽量和勇氣。

雙福為確保武昌城,先將駐守在蒲圻、黃州一帶的幾千兵勇調進城內,爾後,向榮又派臨元鎮總兵王錦繡,新任河南河北鎮總兵常祿帶兵三千趕到武昌,加上城內原有兵勇,人數已逾一萬。雙福把他們分散在各個城門,日夜以酒肉相待。物資刺激還不夠,雙福又時常巡視於軍營之中,用地地道道的京腔說道:“各位弟兄吃得好、喝的好麼?兵書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讓大家盡情地吃喝,一旦粵匪打來,還要仰仗各位極力守城。”

兵勇們各懷心思,當然多數人有一種當兵打仗就為吃糧的想法,如今上司又給酒肉又給獎賞,到時候為義氣也要賣一下命。

另有一種想法是講究實惠,有吃有喝當然好,吃了喝了並不等於把命搭上,到時候槍炮一響見機行事,打勝了往前衝領獎賞;打輸了掉頭跑、快點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