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兩人已把話挑明,賽尚阿調解道:“二位主將千萬不可因個人恩怨影響剿匪大業。皇上對廣西發匪十分擔心,你們兩人應捐棄前嫌,共圖決勝,一舉全殲發匪於紫荊山下。否則,誤國之罪,誰也擔當不起。”
烏蘭泰與向榮這才停止爭吵,各自回到自己的軍營。為表示對朝廷的忠誠,他倆擬定了一個共同進攻的計劃,準備會剿太平軍於金田、新圩、莫村一帶。
然而就在這兩個清軍主將同赴桂林,互相扯皮的時間內,太平軍上下已做好了更多的防禦準備。
一八五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天王洪秀全為激勵將士,鼓舞鬥誌,在莫村向全軍發出了動員令:“各軍各營眾兵將,放膽歡喜踴躍,同心同力同向前,萬事皆有天父主張,天兄擔當,千祈莫慌。真神能造山河海,任那妖魔一麵來。天羅地網重圍住,爾們兵將把心開;日夜巡邏嚴預備,運籌設策夜銜梅。嶽飛五百破十萬,何況妖魔滅絕該。”
這個動員令給將士們很大鼓舞,盡管危險隨時存在,但是全軍上下團結一心,堅定地與強敵戰鬥到底,決不屈服。
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已幾天幾夜沒睡覺了,太平天國已到了生死關頭,一個決策,一個指揮的失誤,都會導致全軍覆滅。他們三人是太平天國主要創始人,他們要帶領兩萬名忠誠戰士死裏逃生,他們不分晝夜地分析敵情,商量對策,調遣軍隊。
此時最高首領們情同手足,食則同桌,睡則同床,同心同德給全軍作出了表率。
洪秀全幾天失眠,頭部昏昏沉沉,他想躺在床上睡一會,可是怎麼也無法睡著。他耳邊回響著敵人的槍炮聲,腦海裏浮現出兩軍廝殺的驚險場麵,他甚至想到可能發生的惡果:兩萬名忠誠戰士倒在血泊中,他自己則被清兵壓上斷頭台。不,這太可怕了,洪秀全從床上一躍而起,向楊秀清、馮雲山道:“走,咱們去看看前麵的弟兄們。”
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離開統帥部臨時所在地莫村,來到新圩外圍最前沿陣地。
遵照統帥部命令,戰士們在各交通要道上砍樹打樁,增添木柵,加固炮台,增設堡壘,加上從前挖下的陷阱和路溝,已經人為地造出了許許多多險要地帶。
有一個手藝高超的木匠名叫賓福壽,參加太平軍以後,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做了不少軍用木器具,諸如運輸用的雞公車;渡江用的竹排木船;打石頭仗用的木柵,真是一天到晚忙不應,還帶來了幾十個徒弟。此時他正和監軍曾水源商量哪幾處還應當增設木柵。
曾水源突然發現徒步走來的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他跑上前去,拱手向三人施了一禮,道:“不知天王、軍師駕到,有失遠迎。”
洪秀全和藹地拍拍曾水源的肩頭道:“老弟,哪來這麼多周公之禮。如今大敵當前,各位都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