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爵立即命令鎮遠鎮總兵秦定三以及他的前任周鳳岐,率兵尾追太平軍。
這兩個鎮遠鎮總兵都嚐過太平軍的厲害。周鳳岐金田蔡村江一戰損兵近千,弄得手下兵勇談虎色變,因此而丟掉官職隨營效力;秦定三三裏圩一戰,也丟了黔兵好幾百人,至今部下還餘悸尚存。他們一聽說要尾追太平軍,就好比去上斷頭台,個個手麻腿軟,不敢向前。
周天爵心急火燎,同兒子周光嶽一起匆匆吃了幾個煮雞蛋充作早餐,便趕緊到秦定三、周鳳岐營地,催他們快速發兵。
周鳳岐故意尋找理由拖延:“總督大人,弟兄們都肚內空空,餓著肚皮哪有力氣追趕發匪,總要讓弟兄們吃頓飽飯吧。常言道:閻王也不差饑餓兵啦!”
周天爵從前嗜殺成性,素有小閻王之稱。周鳳岐無意中說了他忌諱,周天爵火不打一處來。他猛刮了周鳳岐一記耳光,怒道:“放肆。”
周鳳岐立即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疼。他本是蠻撞軍人,哪受得這般恥辱,拔出腰刀就想動武。周光嶽也拔了腰刀,向前緊緊護住父親,怒道:“周鳳岐,你想造反麼?”
秦定三見不是頭,急忙用身體隔在中間,勸道:“周,周,周……”這三周之間他不知先勸哪個,最後他才對周鳳岐道:“鳳岐兄萬不可蠻撞。總督大人代理欽差,身負朝廷重托。你若有傷害,是要滅九族的呀!”
周鳳岐一聽說滅九族,立即清醒過來。他丟了腰刀“撲嗵”一聲,跪在周天爵腳下,連連嗑頭,道:“總督大人恕罪,總督大人恕罪。卑職乃一粗魯武夫,稀裏糊塗,冒犯大人。望高抬貴手,姑念咱五百年前是一家,一筆難寫兩個周,饒恕了小人罷!”
周天爵先前氣得白胡子直抖,周鳳岐這一番求饒,反叫他火氣全消。他畢竟老了,不比年輕時了,心田漸漸變得寬和些了。他上前一步,雙手輕輕扶住他的雙肩,道:“鳳岐請起,你入廣西以來,南征北戰,緊隨發匪,沒有功勞有苦勞。我怎可因你一時蠻撞,就無法相容呢?站起來吧!還需要你領兵去尾追發匪呢。”
周鳳岐這才站起身來,大有戴罪立功之情,他催促部下立即吃罷早飯,北去尾追太平軍。
周鳳岐、秦定三率幾千貴州兵勉勉強強走了十幾裏路,還沒出武宣縣境,排頭兵突然踩上了地雷,“轟隆隆”幾聲巨響,十幾具屍體癱在前麵。本來提心吊膽的兵勇們,立時大亂,紛紛掉頭南逃,失聲大喊道:“不好了!我們中埋伏了,快跑啊!快逃命啊!”
幾千貴州兵“尾追發匪”時,愣愣縮縮,慢慢吞吞,十幾裏路走了大半天。現在撤退起來卻如獐似兔,跑得飛快,不用任何人命令,便回到老地方。
周天爵見追兵如此狼狽而回,又氣又惱,對周鳳岐、秦定三二人大吼大叫:“膿包,你們都是膿包,有什麼臉帶兵?隻會撤退。”
周鳳岐對周天爵已經服服貼貼,他低著腦袋道:“卑職率部追擊,剛到大林村附近,便中了發匪埋伏。前麵陣亡十數人,後麵就亂成一團,兵勇紛紛潰退,卑職無力阻攔,就這麼退了回來,敬請大人見諒。”
周天爵火氣又升起來了,止不住又煽了周鳳岐一記耳光:“飯桶,還有臉活著回來。你們還不將功折罪,死死纏住發匪,我就斬了你們。”
在周天爵嚴厲催促下,周鳳岐、秦定三又率舊部再往象州而去。
太平軍經過一夜一天急行軍,來到象州縣廟旺村一帶,把清軍主力甩在了武宣。
清貴州古州鎮總兵李瑞剛剛調來駐守象州,周天爵派快馬趕到象州縣城,命令李瑞帶兵南下,選擇有利地形,阻止太平軍接近縣城。
李瑞不曾與太平軍交鋒,黃昏膽大,率兩千兵勇往南阻擊太平軍。過了古城,高坳兩個村鎮,正要穿過一座山峰,突見派出去的偵探來報:“總兵大人,山那邊來了大批發匪眷屬,老老少少,拖大帶小。還打著太平天國旗幟呢。”
“呸!狗屁太平天國。今日我要他們斷子絕孫,哭爹叫娘。弟兄們,衝過去有賞啊!”李瑞不知高低,督軍就要穿過山峰。
突然,東南風刮來大量石灰,前麵的兵士躲閃不及,眼裏、鼻孔裏、嘴巴裏都沾了許多石灰,染得又疼又辣,十分難受,敗退下來。後麵的長官們,沒見過這種戰法,起初還叫兵士衝過去,可是,石灰很快吹來,嗆得他們大聲咳嗽,無奈隻得全軍撤退。
李瑞將大部人馬留守高坳,自己則鑽到古城,布置第二道防線。
高坳與太平軍住地近在咫尺,李瑞將主力一千人留守此地。他特別交待千總史大威道:“高坳地勢高昂,易守難攻,是這一帶村莊天然屏障。能守住高坳,就能把發匪困在山那邊。”
李瑞不愧為總兵,還有些軍事見解。這高坳的確是險要之地,它坐落在黑雲山的一個山口間,北麵有一塊平原,糧產豐富,適宜住軍,而它的南麵卻是貧瘠的山區。太平軍沿山路而來,必須要經過高坳,除此別無他路。因為,黑雲山又高又大,由東向西擋住了南來之路。
黑雲山頂時常籠罩著層層黑雲,因此得名。這一帶懸崖峭壁,人跡罕到。據說隻有雲雀才能飛過去。誰人想穿山,唯有走高坳山口。
史大威命兵勇在高坳修築工事,加強防禦。他手握一根馬鞭,大耍威風道:“弟兄們,咱們是朝廷正規軍,紮營設防是有一套的。總兵說了,隻要咱們把發匪擋在高坳以南,發匪就會自己困死在荒山之中。為保證勝利,鼓勵大家,我已派人到高坳湖中打魚去了,會有魚吃的。”
清兵們都知道就在這高坳山口北側路旁,有一高坳湖,沿黑雲山腳呈月亮形,長約十裏,寬僅數裏。當地百姓在湖中喂了很多鯉魚。史大威不想放掉這一便利,兵勇們更想嚐嚐鮮。
“哎!我說弟兄們,剛剛出水的活鯉魚怎樣弄熟,才更好吃呢?紅燒全魚、溜魚片、炸魚丸,嘿!我看都不錯。”一個清兵手裏搬石頭修工事,口裏說著好吃佬話,不由得流下幾滴涎水來。
“鯉魚好吃啊,可是它背內有一根白筋,如果不抽掉它,吃起來是很有股腥味的呢!”另一個清兵很內行地說。
“你不知道啊!我就是愛吃魚的那種腥味,我這人口味很特別呀,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我尤其喜愛。哎!聽說這黑雲山上雲雀很多,等把發匪困死在山南以後啊!我們上去打幾隻鳥雀下來吃。”這好吃佬想得倒遠。
太平軍可不像鯉魚和雲雀那樣,隻能當人家的美餐,他們一心想的是要吃掉高坳這股清兵,打通北進道路。
楊秀清向肖朝貴麵授機宜:“白天敵人疲於加固工事,晚上必然睡得像死豬,可用夜襲。”
夜晚,兩千太平軍精銳戰士,吃飽睡足之後,在一個當地樵夫引路下,悄悄向高坳進發。
黑雲山上黑雲壓頂,大風呼呼刮個不停,清軍設了十幾處崗哨,隻是聾子的耳朵做擺式。到了後半夜,天地一團漆黑,伸手難見五指。哨兵們打熬不過,各自躲進帳篷內打瞌睡。
天色微明,剛剛看得見人影。太平軍兩千精銳戰士在林鳳祥、李開芳率領下,突然出現在高坳清軍營地上。他們個個右手握大砍刀,左臂綁白布條,一起衝向敵營,頓時殺聲振天,哀號四起,一千名清兵死傷近半。
史大威一點威風也沒有了,他慌忙抓起馬掛披在身上往北逃跑。天黑看不清路,他一下掉到高坳湖裏淹死了。生前要吃魚,死了反要被魚吃。
更多的清兵奪路而逃,太平軍架起敵人留下的火炮予以轟擊。有的炮彈落在高坳湖裏,激起層層波浪,將水中鯉魚衝上了高灘。
太平軍一舉奪得高坳要地,繳獲大批軍火物質。緊接著,大部隊越過高坳,在五軍主將的率領下,分別去攻打古城、寺村、中坪、百丈、新塞和大樂圩。
太平軍浩浩蕩蕩,撼天動地,把黑雲山大量雲雀飛鳥驚得騰空而去。
過高坳山口再往北,是一片平原和丘陵,基本無地理障礙。太平軍猛攻猛打,速戰速決,前後左右,四麵開花,於當日占領全部目的地。
太平軍和從前一樣,每到一地劫富濟貧,招收新兵,秋毫無犯,紀律嚴明,深受百姓歡迎。太平軍在兵源物質上得到補充又有了一次轉機。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讚頌太平軍此次進軍象州,歌詞道:鯉魚破浪上高灘,雲雀穿過黑雲山。
天軍爬過東鄉界,一天攻下五六關。
太平軍是否能按原定計劃繼續北上,奪取象州縣城呢?正是:起義已有半年整,渴望占領一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