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自作聰明的人就是藍如鑒,現在桂平縣衙聽差,顧元愷對他略知一二。於是問:“藍秀才,你說金田賊首是誰?”
“我家界垌村離金田僅幾裏路程,在下可以斷定前年那個假冒進士的韋正,韋昌輝絕對是賊首,賊匪們都以他家作為團營中心。”
王烈道:“韋正隻是賊首之一,可能當年曾被抓獲的那個馮雲山和一個什麼‘洪先生’才是更大的賊首。”
顧元愷道:“據情報,馮雲山、洪先生雖不在金田,卻還在遙控指揮亂賊,此二人詭計多端,躲藏隱密,你們最好先找到他們,來他個擒賊先擒王。”
幾經努力,他們終於得到洪、馮二人藏在平南花州山的蹤跡。
顧元愷大喜,即刻手令平南知縣倪濤:“平南知縣聽令:尚弟會巨魁很可能藏在花州山中,身邊兵馬無多,你應趁大股亂賊遠在金田之機,出其不意襲擊花州山,除掉會匪巨魁。”
倪濤接到手令,帶領縣衙裏僅有的幾十個兵丁,又召集了以陳上拔為首的地方團練,手忙腳亂地去打花州山。那知還沒正麵交鋒就中了埋伏,一下損失了五十多人,敗退而回。
倪濤戰敗,趕緊跑到顧元愷處訴苦。
顧元愷感到事態緊急,又接連派出潯州協副將李殿元、秦川司巡檢張鏞,帶一千人協同倪濤再攻花州山,可是一戰又敗。
平南會眾人數不到一千,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選擇有利地形,憑險據守,攔擊敵人於花州山之外,兩戰兩勝。
秦川司巡檢張鏞,很熟悉這一帶地形。花州四麵皆山,隻有西南一條路通往金田,張鏞就扼守在路邊一個名叫思旺圩的小鎮上。
這次頂頭上司親自來督陣,張鏞顯得盡心盡力,他帶著江西口音道:“副將大人,知縣大人,這花州四麵皆山,隻有一條路通往西南。若在路口上遍打木樁,修築工事,派兵隔斷花州與外界聯係。他們就會不戰自亂。”
李殿元點頭:“山區作戰,我明敵暗,狗咬刺蝟無處下口,也隻好采用此法了。”
這一手著實利害,被困死在山內的會眾們完全斷絕了與外界聯係,生活用品發生困難。
洪秀全、馮雲山焦急萬分,召集平南拜會骨幹開會。洪秀全說明事態嚴重性:“眼下妖兵不僅僅要困住我們,而且正調兵遣將要置我於死地。燃眉之急是派人到金田大本營告急,速速請來救兵。”
馮雲山符合道:“是的,這個任務很重,妖兵已把守了各個交通要道,要衝出去困難很大,必須選派一個熟悉地形,有勇有謀的人去。誰願前往金田告急?”
馮雲山話音剛落,有一人自告奮勇道:“二位先生放心,我蒙得恩土生土長,熟悉山內地形,自有辦法避開妖兵到達金田。”
蒙得恩身高體大,有點聳肩駝背,麵黑而方,鼻大眉粗,嘴唇厚厚,胡須濃濃。他本名蒙上升,入拜會後避“上”字諱,改名得天,又避“天”字諱,再改名“得恩”,意思是加入拜會後,得到了上帝恩惠,他與洪秀全同年生隻小月份。
洪秀全讚賞地點點頭:“在此危難之時,得恩弟挺身而出,實乃令人欽佩。你能否安全到達金田,關係著花州弟兄們的生死存亡。責任重大,得恩弟當然自知。願天父皇上帝保佑你順利突破清妖封鎖。”
天上又下起了蒙蒙小雨,山風一陣陣吹來,把雨絲絞得零亂紛飛。天地間仿佛掛了一層薄紗,十幾米以外便一片模糊了。這正是蒙得恩行動的好時機,他毅然告別弟兄們,隻身衝進了風雨之中。
蒙得恩深感責任重大,加倍謹慎小心,他避開清軍扼守的交通要道,向人跡罕至的荒山中走去。這荒山中有一條羊腸小道,彎彎曲曲、七上八下秘密地通往山外,很少有人知道。有一次,蒙得恩上山采藥,順著草木叢生處攀登行進,摸出了這條秘密小路,想不到這條路,現在排上了大用場。
煙雨蒙蒙,山路難行,蒙得恩步履艱辛。
終於衝出來了,羊腸小道已被蒙得恩甩在了後麵,蒙蒙細雨還在山風中紛飛飄舞。圍困花州山的清軍,作夢也沒想到就在這鐵桶似的包圍中,上帝會竟有人溜了出來。
雨停了,風仍在一陣陣吹拂,天地顯得格外清新。金田村就在眼前,蒙得恩加快腳步走上去。突然,路旁一棵大榕樹上,跳下兩個手拿梭鏢的少年。那大一點的孩子厲聲喝問:“什麼人?沒有路牌不準進村。”
蒙得恩知道遇上小崗哨了,他從懷中掏出一塊刻有耶穌十字架像的小竹牌。那兩個少年見了仍然盤問:“有路牌也得說明身份,你是屬於哪一路的?”
蒙得恩急切道:“小兄弟,別磨牙了。洪先生、馮先生被圍困在花州山中,形勢十分危急,我是來討救兵的。快領我去見楊首領。”
兩個小哨兵一左一右地送蒙得恩去見楊秀清。在團營指揮部裏,蒙得恩一五一十地稟告了花州山被困的緊急局勢。
楊秀清對蒙得恩道:“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緩。你先休息一下吧,我和其他首領商量一下即刻就發救兵。”
趁休息之機,蒙得恩找到那兩個小哨兵,聊起天來。兩個小哨兵見是自己人,也就嘰嘰喳喳說個不休,介紹出各自的情況。
那個大些的少年才十四、五歲,名叫譚體元,象州縣人,隨叔父一起參加了團營。小些的孩子姓範名汝增,隻有十三歲,是個乞兒,拜上帝會收養,組建成童子軍。
蒙得恩聽了很高興道:“小小年紀有出息,我有個兒子名叫蒙時雍,和你們上下年紀。日後來同你們一起站崗放哨。”
這時,楊秀清派親信付學賢叫蒙得恩去聽令。原來經首領們商定,已組成了一支兩千人的襲擊隊,由蒙得恩帶領去救花州山。
這支襲擊隊的確是精銳之師,隊員的年齡都在三十歲以下,正是年輕力壯時。他們已受過了幾個月的艱苦訓練,心裏早想試一試自己的本領,當得知要去襲擊清軍,營救花州時,他們一個個既興奮又緊張。
出發前,楊秀清當著全體襲擊隊員的麵道:“弟兄們,自我們敬拜天父上帝以來,形勢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清妖愈來愈腐朽,我們愈來愈強大。清妖對此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他們對我們金田大本營不敢輕舉妄動,卻集中兵力包圍了花州山人村,洪先生和馮先生麵臨很大危險,我們要盡力去營救。”
隊員中有人大聲道:“殺清妖,救兄弟,我們願意。隻是缺少武器,我們總不能赤手空拳去硬拚吧。”
“是啊,我們赤手空拳,不是白白去送死嗎?”隊員中又有人隨聲附合道。
楊秀清沒有立即回答,他微閉雙眼,兩手貼胸,口中喃喃自語,熟悉這種表情的人都知道,天父上帝又降附在他身上了。每到關鍵時刻,天父總是通過代言人來為教徒排憂解難。
襲擊隊員們平心靜氣,等待著天父代言人含糊不清的囈語之後,那語破天驚的詞句。果然,不一會,天父代言人清楚地說道:“反清滅妖的勇士們,不要為武器發愁,一切困難都由我天父解除,一切行動都由我天父保佑。武器我為大家安排好了,就在村頭的犀牛潭中,大家盡快去取吧!”
隊員中有人歡呼:“啊!上帝賜給我們武器了,感謝上帝恩賜啊!”
人多力量大,到了犀牛潭邊。大家你一盆我一桶地戽水,很快就把潭水戽幹了。池潭底下露出了大批的大刀長矛,人們跳躍著,歡呼著,真感到這是上帝的恩賜。
隊員們每人分到一件武器,或是大刀或是長矛,求戰的欲望更強了。
望著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楊秀清心裏當然是美滋滋的。是啊!犀牛潭給武器提供了一個安全蘊藏地,現在又起到了鼓舞大家鬥誌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啊!
楊秀清更加自信。自拜上帝以來,他出沒於紫荊山中,發展了大批會員,顯示了他的組織才能。馮雲山被捕,洪秀全奔走之後,群龍無首,人心渙散,又是他借天父傳言安定了人心,表明他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才。現在,他號令一出,不又使大家心悅誠服嗎?